一种表面抛丸用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4175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表面抛丸用除尘装置,涉及一种除尘装置,具体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上的过滤箱,以及焊接固定在底座上的除尘装置,所述过滤箱的底面两端分别与一根竖直安装的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杆的底端均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过滤箱的一侧底部开设有吸尘口,过滤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竖直的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所述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的两侧均设有毛刷,所述过滤箱的另一侧安装有引风机,引风机的输入端与过滤箱的另一侧中部固定连接,引风机的输出端与除尘装置固定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使用过程中,避免了引风机发生堵塞,且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清理时操作简单方便,降低了工作人员清理滤网时的工作难度。降低了工作人员清理滤网时的工作难度。降低了工作人员清理滤网时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表面抛丸用除尘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除尘装置,具体是一种表面抛丸用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抛丸机可以对零件的强度进行提高,且还可以对零件表面的毛刺、隔膜和铁锈进行除去,同时对铸件进行落砂、除芯和清理。
[0003]抛丸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金属碎屑和粉尘,这样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极大危害。现有的技术中通常是直接通过引风机将携带金属碎屑和灰尘的空气吸收到特定的容器中,但是这样的处理方式,由于金属碎屑的颗粒较大,日积月累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引风机发生堵塞,从而影响抛丸机的除尘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面抛丸用除尘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表面抛丸用除尘装置,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上的过滤箱,以及焊接固定在底座上的除尘装置,所述过滤箱的底面两端分别与一根竖直安装的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杆的底端均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过滤箱的一侧底部开设有吸尘口,过滤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竖直的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
[0007]所述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的两侧均设有毛刷,且毛刷均与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的侧面接触,毛刷分别焊接固定在一根竖直安装的连接杆的底端连接杆的顶端均伸出过滤箱上方与把手的底面固定连接,连接杆与过滤箱的顶部滑动连接,过滤箱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可拆卸的底板;
[0008]所述过滤箱的另一侧底部焊接有固定块,固定块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引风机,引风机的输入端与过滤箱的另一侧中部固定连接,引风机的输出端与除尘装置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滤网位于吸尘口和第二滤网之间。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均由框体和焊接在框体内的滤网本体构成,框体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过滤箱内。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滤网中的滤网本体规格为4目筛孔的筛网,第二滤网中的滤网本体规格为20目筛孔的筛网。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除尘装置主要由除尘箱、连接管、中空支柱和花洒构成,除尘箱焊接在底座的上表面,除尘箱的底部中部焊接有竖直的中空支柱,中空支柱与花洒的底面固定连接,中空支柱的侧面与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且连通,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引风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本技术的使用过程中,通过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对抛丸机中喷出的空气进行初步过滤,从而空气中携带的颗粒较大的金
属碎屑进行初步过滤,并通过除尘装置将空气中细小的灰尘吸收,从而有效避免了引风机发生堵塞;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通过毛刷进行清理,操作时简单方便,降低了工作人员清理滤网时的工作难度;通过除尘箱内设置的花洒对空气进行分散,从而使水与空气充分接触,有效提高了除尘装置的除尘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一种表面抛丸用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一种表面抛丸用除尘装置中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如图所示:底座1、支撑杆2、过滤箱3、底板4、固定块5、除尘装置6、除尘箱61、连接管62、中空支柱63、花洒64、引风机7、毛刷8、连接杆9、第二滤网10、把手11、第一滤网12、吸尘口13。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 /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0]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表面抛丸用除尘装置,包括底座1和安装在底座1上的过滤箱3,以及焊接固定在底座1上的除尘装置6,所述过滤箱3的底面两端分别与一根竖直安装的支撑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杆2的底端均与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过滤箱3的一侧底部开设有吸尘口13,吸尘口13通过管道与外部的抛丸机出尘口连接,从而将抛丸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灰尘吸收处理,过滤箱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竖直的第一滤网12和第二滤网10,第一滤网12位于吸尘口13和第二滤网10之间,第一滤网12和第二滤网10均由框体和焊接在框体内的滤网本体构成,框体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过滤箱3内,且第一滤网12中的滤网本体规格为4目筛孔的筛网,第二滤网10中的滤网本体规格为20目筛孔的筛网,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一滤网12对进入到过滤箱3中较大的金属碎屑进行初步过滤,通过第二滤网10对进入到过滤箱3中较小的金属碎屑进行进一步过滤,而细小的灰尘则通过底座1上安装的除尘装置6进行处理,避免灰尘排放到空气中;
[0021]所述第一滤网12和第二滤网10的两侧均设有毛刷8,且毛刷8均与第一滤网12和第
二滤网10的侧面接触,毛刷8分别焊接固定在一根竖直安装的连接杆9的底端连接杆9 的顶端均伸出过滤箱3上方与把手11的底面固定连接,连接杆9与过滤箱3的顶部滑动连接,过滤箱3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可拆卸的底板4,使用时,通过把手11拉着连接杆9和毛刷8沿着竖直方向运动,从而对第一滤网12和第二滤网10的侧面进行清理,落下的杂物通过将底板4拆卸下来,从而方便清理;
[0022]所述过滤箱3的另一侧底部焊接有固定块5,固定块5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引风机 7,引风机7的型号选用Y5

47且由外部电源供电,引风机7的输入端与过滤箱3的另一侧中部固定连接,引风机7的输出端与除尘装置6固定连接,使用时,通过引风机7将带有细小灰尘的空气输入到除尘装置6中进行处理;
[0023]所述除尘装置6主要由除尘箱61、连接管62、中空支柱63和花洒64构成,除尘箱 61焊接在底座1的上表面,除尘箱61的底部中部焊接有竖直的中空支柱63,中空支柱63 与花洒64的底面固定连接,中空支柱63的侧面与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面抛丸用除尘装置,包括底座(1)和安装在底座(1)上的过滤箱(3),以及焊接固定在底座(1)上的除尘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3)的底面两端分别与一根竖直安装的支撑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杆(2)的底端均与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过滤箱(3)的一侧底部开设有吸尘口(13),过滤箱(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竖直的第一滤网(12)和第二滤网(10);所述第一滤网(12)和第二滤网(10)的两侧均设有毛刷(8),且毛刷(8)均与第一滤网(12)和第二滤网(10)的侧面接触,毛刷(8)分别焊接固定在一根竖直安装的连接杆(9)的底端连接杆(9)的顶端均伸出过滤箱(3)上方与把手(11)的底面固定连接,连接杆(9)与过滤箱(3)的顶部滑动连接,过滤箱(3)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可拆卸的底板(4);所述过滤箱(3)的另一侧底部焊接有固定块(5),固定块(5)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引风机(7),引风机(7)的输入端与过滤箱(3)的另一侧中部固定连接,引风机(7)的输出端与除尘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安元石晓波杜好杰张海媚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德聚源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