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内窥镜的传动结构和内窥镜手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3997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内窥镜的传动结构和内窥镜手柄,所述传动结构设置于内窥镜手柄内,包括位于手柄部分内部的一级传动组件和位于替换部分上部的二级传动组件;所述一级传动组件包括与手轮传动连接的主动轮、位于手柄部分的下部的从动轮、以及依次绕过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并由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绷紧的柔性传动件,所述从动轮同轴连接有一级传动轮,所述一级传动轮与所述二级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二级传动组件控制内窥镜的引导头摆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一级传动组件仅需要设置主动轮和从动轮两个传动部件,因此内窥镜手柄内部的部件数量大大减少,整体质量减轻,使用更轻便,且传动过程中的阻力降低,使用时只需要轻轻转动手轮即可。轻轻转动手轮即可。轻轻转动手轮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内窥镜的传动结构和内窥镜手柄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内窥镜的传动结构和内窥镜手柄。

技术介绍

[0002]内窥镜是安装于肠镜前端的电子摄像头将结肠黏膜的图像传输于电子计算机处理中心,然后显示于监视器屏幕上,可观察到大肠黏膜的微小变化,其采集的图像清晰、逼真,有利于对病变的性质进行组织学定性,如炎症程度等进一步升级;有利于了解病变的轻重,知道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或判断治疗效果。但是目前医院使用的胃肠镜是重复使用的,尽管经过化学消毒,仍不能规避交叉感染的风险,所以我们设计了一次性胃肠镜,与人体接触的部分术后可以直接抛弃处理,有效避免交叉感染。
[0003]专利号为CN201711127752的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使手柄的控制部和替换部便于拆卸的内窥镜传动结构,该传动结构由上齿轮模块和下齿轮模块组件,上齿轮模块和下齿轮模块之间通过多级齿轮逐级啮合传动,从而导致手柄内部的部件过多,手柄质量较大,容易引起使用疲劳,并且多级传动下摩擦力大大增加,使用者需要使用较大的力才能实现内窥镜镜头的角度偏转。另外,从该专利技术专利的附图可知,当上齿轮模块设置两组齿轮传动结构时,需要通过内外基板夹住两组齿轮,手柄控制部内部结构十分紧凑,安装难度大,手柄的外部仅设置一个手轮,通过一个手轮控制两组齿轮传动,仅能实现内窥镜镜头向两个相反方向偏转,偏转方向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应用于内窥镜的传动结构,用于解决现有的传动结构部件过多、摩擦力过大,安装难度大,导致使用时过于费力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内窥镜手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内窥镜手柄内部结构过多、过于紧凑,导致安装难度大、使用时过于费力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应用于内窥镜的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设置于内窥镜手柄内,包括位于手柄部分内部的一级传动组件和位于替换部分上部的二级传动组件;所述一级传动组件包括与手轮传动连接的主动轮、位于手柄部分的下部的从动轮、以及依次绕过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并由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绷紧的柔性传动件,所述从动轮同轴连接有一级传动轮,所述一级传动轮与所述二级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二级传动组件控制内窥镜的引导头摆动。
[0008]优选的,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均为齿轮,所述柔性传动件为与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啮合的传动链。
[0009]优选的,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均为带轮,所述柔性传动件为贴合在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周向表面的传动带。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一级传动轮为齿轮,所述二级传动组件包括与所述一级传动轮啮合的一级齿轮和与所述一级齿轮同步旋转的转动轮,所述转动轮的两侧各固定一牵引丝,牵引丝的另一端与所述引导头的端部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一级传动组件和二级传动组件均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一级传动组件的主动轮分别为前后轮和上下轮,所述前后轮与前后翻转手轮传动连接,所述上下轮与上下翻转手轮传动连接,所述前后轮适于驱动其中一组二级传动组件,所述上下轮适于驱动另一组二级传动组件。
[0012]优选的,所述前后轮固定于第一传动轴的轴向一端,所述上下轮固定于第二传动轴的轴向一端,第二传动轴的轴向另一端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轴向一端穿过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上下翻转手轮连接。
[0013]进一步的,两个所述一级传动组件的从动轮均套设在从动轴上,且两个所述从动轮分别与相应的一级传动轮端面固定,所述从动轴与所述内窥镜手柄固定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从动轴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端面相互抵设的第一从动轴和第二从动轴,与前后轮连接的从动轮套设在第一从动轴上,与上下轮连接的从动轮套设在第二从动轴上,第一从动轴和第二从动轴的端部分别固定在内窥镜手柄上。
[0015]一种内窥镜手柄,包括手柄部分和替换部分,所述手柄部分的上部设有手轮,手柄部分和替换部分之间通过以上所述的应用于内窥镜的传动结构连接。
[0016]进一步的,所述手柄部分包括相互盖合的手柄上壳和手柄下壳,所述主动轮和所述手轮位于所述手柄上壳的内外两侧。
[0017]优选的,所述手柄上壳和手柄下壳采用卡扣连接。
[0018]优选的,所述手柄部分的下部设有卡槽,所述替换部分的上部设有沿径向凸出的凸起,凸起适于卡入卡槽。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本技术中的一级传动组件仅需要设置主动轮和从动轮两个传动部件,两个传动部件通过柔性传动件连接,因此内窥镜手柄内部的部件数量大大减少,整体质量减轻,使用更轻便,且传动过程中的阻力降低,使用时只需要轻轻转动手轮即可。
[0021](2)本技术可以通过两个手轮分别控制两组一级传动组件,两组所述一级传动组件的扭矩传递互不干涉,从而实现内窥镜引导头在四个方向的角度摆动,同理,若需要控制内窥镜引导头向更多角度的摆动,可以设置更多的一级传动组件和相应的手轮。
[0022](3)本技术中,手柄部分内的第一传动轮和替换部分内的第二传动组件为齿轮啮合传动,手柄部分和替换部分相互卡接,两个部分拆卸方便快捷,便于迅速更换替换部分。
附图说明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内窥镜手柄的外形图;
[0025]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应用于内窥镜的传动结构中一级传动组件与手柄部分的安装示意图;
[0026]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应用于内窥镜的传动结构中一级传动组件与手柄部分的
安装示意图;
[0027]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应用于内窥镜的传动结构中二级传动组件与替换部分的安装示意图;
[0028]图5是本技术中所述手柄部分的分解示意图;
[0029]图6是图1中的M处放大图。
[0030]图中,1、一级传动组件,101、上下轮,102、前后轮,103a、第一从动轮,103b、第二从动轮,104a、第一一级传动轮,104b、第二一级传动轮,105、柔性传动件,106、第一传动轴,107、第二传动轴,108a、第一从动轴,108b、第二从动轴,109、垫片,2、二级传动组件,201a、第一一级齿轮,201b、第二一级齿轮,202a、第一转动轮,202b、第二转动轮,203、牵引丝,204、齿轮轴,205、挡板,3、手柄部分,301、手柄上壳,302、手柄下壳,4、替换部分,5、前后翻转手轮,6、上下翻转手轮,7、卡槽,8、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内窥镜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设置于内窥镜手柄内,包括位于手柄部分(3)内部的一级传动组件(1)和位于替换部分(4)上部的二级传动组件(2);所述一级传动组件(1)包括与手轮传动连接的主动轮、位于手柄部分(3)的下部的从动轮、以及依次绕过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并由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绷紧的柔性传动件(105),所述从动轮同轴连接有一级传动轮,所述一级传动轮与所述二级传动组件(2)传动连接,所述二级传动组件(2)控制内窥镜的引导头摆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内窥镜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均为齿轮,所述柔性传动件(105)为与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啮合的传动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内窥镜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均为带轮,所述柔性传动件(105)为贴合在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周向表面的传动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内窥镜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传动轮为齿轮,所述二级传动组件(2)包括与所述一级传动轮啮合的一级齿轮和与所述一级齿轮同步旋转的转动轮,所述转动轮的两侧各固定一牵引丝(203),牵引丝(203)的另一端与所述引导头的端部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内窥镜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传动组件(1)和二级传动组件(2)均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一级传动组件(1)的主动轮分别为前后轮(102)和上下轮(101),所述前后轮(102)与前后翻转手轮(5)传动连接,所述上下轮(101)与上下翻转手轮(6)传动连接,所述前后轮(102)适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丹徐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唯德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