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直接功率控制的带储电装置的电压型PWM整流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3800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直接功率控制的带储电装置的电压型PWM整流器,实现储电装置对整流器输出功率的补偿作用。其电路是在三状态直接功率控制系统框图的基础上,在整流桥直流端加入一带有直流斩波器的储电装置。储电装置输出功率由整流器瞬时输出功率影响,直流斩波器占空比由直流端电压影响。优点:能实现在输出电压与整流桥直流端电压一致的前提下,补偿电压源输出功率不足以满足负载目标输出功率的部分。并且储电系统输出功率变化更加快速、瞬态调节过程中整流器和储电装置输出功率与负载功率平衡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直接功率控制的带储电装置的电压型PWM整流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子整流器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基于直接功率控制的带储电装置的电压型PWM整流器。
技术介绍
传统功率是基于电压与电流正弦的条件下,利用有效值进行定义,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非线性负载特性逐渐增多,基于有效值定义的传统功率无法很好地分析非线性功率特性,也不利于基于快速响应变流器的实时功率控制。而瞬时功率理论,能够准确地、瞬时地对功率进行分析和控制。目前,国内针对电力变换装置的控制策略主要是直接功率控制策略(DPC),DPC采用功率内环、电压外环的控制结构,将给定与实际的有功、无功功率相比较,通过查询开关表选择电压矢量,来控制PWM整流器的开关状态。该策略受使用一个开关表调节同时调节有功和无功功率解耦能力的制约,其网侧电流仍有着较高的谐波含量,且在每个周期内存在无功失控区域。为了改善该控制策略性能,有学者提出改进算法和双开关表结构,例如:王久和等人在《中国机电学报》第25卷第16期上的论文“一种新的电压型PWM整流器直接功率控制策略”对其做了详细的介绍与实验分析,但由于所采用的双开关表结构的实质是单独控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导致系统稳态性能欠佳性能,结果仍不够理想。又有学者在其基础上提出了新型三状态DPC策略,通过增加一个表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状态的变量进一步划分开关表,拥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例如:韩愚拙等人在《电工技术学报》第28卷第5期上的论文“电压型PWM整流器三状态直接功率控制策略”对三状态直接功率控制策略的仿真与实验结果证实了三状态DPC控制系统具有的优点。用于PWM整流器和逆变器的直接功率控制已有很多文献发表,但对于利用瞬时功率对带储电装置的电压型PWM整流器进行功率分析和控制的文献还未见报道。现有技术无储电装置,对于负载功率需求的动态响应反应缓慢。因此,基于直接功率控制的带储电装置的电压型PWM整流器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更加快速、高性能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直接功率控制策略的带储电装置的电压型PWM整流器装置,增强了系统对于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解耦控制和响应能力,提高了整流器的功率因数,实现了发电系统和储电系统对负载的快速稳定供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直接功率控制的带储电装置的电压型PWM整流器,其包括有:对称三相电压源,所述对称三相电压源三相电压为Ua、Ub、Uc。滤波电感,所述滤波电感为三组电阻、电感串联,所述电阻阻值为R,电感为L。三相PWM整流桥,所述三相PWM整流桥由3个开关信号Sa、Sb、Sc影响,三相PWM整流桥交流端电流分别为ia、ib、ic,直流端电压为Udc。所述三相PWM整流桥直流端采用电压外环、功率内环的结构,其中包括比较器、PI调节器、乘法器组成。开关表,所述开关表由影响参数Sr、Sp、Sq共同决定开关信号Sa、Sb、Sc。储电系统,所述储电系统由储电装置与直流斩波器组成,所述储电系统并联在PWM整流桥直流端。储电系统并联在整流桥直流端,由功率内环给定的Pref和负载目标功率P*经过比较和PI调节得到储电装置在该瞬时要求的输出功率,根据电压外环测量到的瞬时电压Udc控制直流斩波器中的占空比D,使储电装置的输出电压与发电装置经整流后的输出电压一致并快速跟随负载目标电压所述的功率内环给定的Pref和负载目标功率P*经过比较和PI调节,由目标电压和整流器输出的瞬时电压Udc经比较器得到偏差电压,再经PI调节器得到偏差电流,与瞬时电压Udc相乘得到功率内环给定的Pref,再与负载目标功率P*经过比较器和PI调节器得到储电系统输出功率。所述的电压外环测量到的瞬时电压Udc控制直流斩波器中的占空比D,由于储电系统与整流桥直流端并联,为防止出现环流现象增加损耗,因此通过直流斩波器调节储电系统的输出电压与整流器输出的瞬时电压Udc相等,通过调节直流斩波器中晶体管导通时间与循环周期的比值,即占空比D可在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调节其输出电压为Udc。直流斩波器采用Cuk电路,如图1所示。在ton期间,晶体管导通,相当于图2中的开关拨到B处。此时E-L1-V回路和R-L2-C-V回路有电流,二级管D截止,L2储能。在toff期间,晶体管截止,相当于开关拨到A处。此时E-L1-C-VD回路和R-L2-VD回路有电流,二级管D导通,L1被电源E充电,L2向负载释放能量。由于一个周期内通过电容的电流和为0,有由此可推得负载电压其中ton、toff分别为晶体管导通和截止时间,T为循环周期,为占空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能实现在输出电压与整流桥直流端电压一致的前提下,补偿电压源输出功率不足以满足负载目标输出功率的部分。(2).储电系统输出功率变化更加快速。(3).瞬态调节过程中整流器和储电装置输出功率与负载功率平衡稳定。(4).增强了系统对于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解耦控制,提高了整流器的功率因数。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是直流斩波器主电路结构图;附图2是直流斩波器主电路结构等效图;附图3是三状态DPC系统框图;附图4是基于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分布式电推进系统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详细参照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尽管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本专利技术,但将理解,不是想要将本专利技术限于所述的实施例。相反,想要覆盖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包括的变更、修改和等价物。应注意,这里描述的方法步骤都可以由任何功能块或功能布置来实现,且任何功能块或功能布置可被实现为物理实体或逻辑实体、或者两者的组合。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注意:接下来要介绍的示例仅是一个具体的例子,而不作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必须为如下具体的步骤、数值、条件、数据、顺序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阅读本说明书来运用本专利技术的构思来构造本说明书中未提到的更多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可用于如图4所示的基于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分布式电推进系统,其中包括微型燃气涡轮发动机、高速永磁发电机、带储电装置的整流器、逆变器、控制器和分布式推进系统组成。该系统工作原理为:空气经过过滤器过滤后进入压气机,经压气机压缩进入回热器预热,再进入燃烧室与燃油燃烧,燃气膨胀推动涡轮做功,通过轴传动一方面驱动压气机旋转使系统自持工作,另一方面驱动高速永磁电机工作输出电能。发电机输出的电能经整流器整流后与储电装置中经直流斩波器斩波后的电能共同为负载供能。传统的燃气轮机发电系统仅由发动机带动发电机为负载提供功率。在飞机起飞阶段负载需求功率提高,对于发动机输出功率要求提高,因此发动机重量提高、耗油率增大,且传统微燃机输出功率变化缓慢,瞬态调节过程中微燃机输出功率与负载功率不平衡。针对微燃机输出功率变化缓慢,瞬态调节过程中微燃机输出功率与负载功率不平衡的问题,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直接功率控制的带储电装置的电压型PWM整流器,其包括有对称三相电压源,所述对称三相电压源三相电压为U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直接功率控制的带储电装置的电压型PWM整流器,其包括有对称三相电压源,所述对称三相电压源三相电压为Ua、Ub、Uc,滤波电感,所述滤波电感为三组电阻、电感串联,所述电阻阻值为R,电感为L,三相PWM整流桥,所述三相PWM整流桥由3个开关信号Sa、Sb、Sc影响,三相PWM整流桥交流端电流分别为ia、ib、ic,直流端电压为Udc,所述三相PWM整流桥直流端采用电压外环、功率内环的结构,其中包括比较器、PI调节器、乘法器组成,开关表,所述开关表由影响参数Sr、Sp、Sq共同决定开关信号Sa、Sb、Sc,储电系统,所述储电系统由储电装置与直流斩波器组成,所述储电系统并联在PWM整流桥直流端,其特征在于储电系统并联在整流桥直流端,由功率内环给定的Pref和负载目标功率P*经过比较和PI调节得到储电装置在该瞬时要求的输出功率,根据电压外环测量到的瞬时电压Ud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兵清郭家玮郭浩然吴佳璇于兵张天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