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用多芯旋转过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3773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井下作业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井下用多芯旋转过线装置,包括外壳、压力平衡机构、转动机构和供电机构,外壳包括上部管体和下部管体;压力平衡机构包括平衡仓壳、平衡环和弹簧;转动机构包括旋转轴和连接杆;供电机构包括导电滑环、上承压块和下承压块,导电滑环的定子端连接在上部管体的腔内,转子端连接在旋转轴的顶部;上承压块和下承压块上均设有接电插针,上承压块位于导电滑环的上方,固定连接在上部管体的腔内,下承压块固定连接在下部管体腔内,外壳的腔内通过上承压块、下承压块以及连接杆形成上下连通的注油腔。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悬挂的设备进行供电,而且能有效避免下部设备发生扭转时,对上部悬挂电缆和设备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下用多芯旋转过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井下作业
,具体涉及一种井下用多芯旋转过线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井下作业装备由传统液压式向电动化进行转变,电动化的机械相对于液压式更加便于调节控制,而且从地面向井底长距离输送液压也不稳定;随着电动机械的普及,一般采用铠甲电缆将电动机械悬挂,然后下放到井内作业,然而在使用中发现多股用电器的电缆在井内容易缠绕打结,而且电缆在悬挂装置后,容易发生扭转,甚至拧成麻花状导致电缆损坏。另外,在电缆悬挂装置上提到地面的过程中,装置一旦被井底复杂的环境卡住,地面是无法获知的,仍继续上提电缆时,极易导致电缆断裂,以及设备和井筒损坏,而且后期对设备的打捞也相当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井下用多芯旋转过线装置,结构合理,能够对悬挂的设备进行供电,而且能够有效避免下部设备发生扭转时,对上部悬挂电缆和设备造成损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井下用多芯旋转过线装置,包括外壳、压力平衡机构、转动机构和供电机构,所述外壳包括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下用多芯旋转过线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上部管体和下部管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平衡机构、转动机构和供电机构;/n所述压力平衡机构包括平衡仓壳、平衡环和弹簧,所述平衡环固定连接在平衡仓壳内,所述平衡仓壳滑动密封连接在上部管体的底部,所述上部管体的底部设有限位凸台,所述弹簧支撑在限位凸台和平衡环之间;/n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旋转轴和连接杆,所述旋转轴和连接杆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上部管体内,所述连接杆的底部伸出平衡仓壳后与下部管体连接,并且连接杆与平衡仓壳转动密封连接,所述旋转轴和连接杆之间连接有张力传感器,所述旋转轴、张力传感器以及连接杆的中部设有连通的过线通道;/n所述供电机构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用多芯旋转过线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上部管体和下部管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平衡机构、转动机构和供电机构;
所述压力平衡机构包括平衡仓壳、平衡环和弹簧,所述平衡环固定连接在平衡仓壳内,所述平衡仓壳滑动密封连接在上部管体的底部,所述上部管体的底部设有限位凸台,所述弹簧支撑在限位凸台和平衡环之间;
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旋转轴和连接杆,所述旋转轴和连接杆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上部管体内,所述连接杆的底部伸出平衡仓壳后与下部管体连接,并且连接杆与平衡仓壳转动密封连接,所述旋转轴和连接杆之间连接有张力传感器,所述旋转轴、张力传感器以及连接杆的中部设有连通的过线通道;
所述供电机构包括导电滑环、上承压块和下承压块,所述导电滑环的定子端连接在上部管体的腔内,转子端连接在旋转轴的顶部;
所述上承压块和下承压块上均设有接电插针,所述上承压块位于导电滑环的上方,固定连接在上部管体的腔内,所述下承压块固定连接在下部管体腔内,所述外壳的腔内通过上承压块、下承压块以及连接杆形成上下连通的注油腔,所述外壳上还设有与注油腔连通的油孔,以及将注油腔和平衡仓壳内腔连通的油路。


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用多芯旋转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管体内位于下承压块的下方设有CCL检测机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泽田袁林范玉斌许建波胡培卫杨鹏刘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中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