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稳态旋钮换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897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稳态旋钮换挡器,包括旋转轴和基座,旋转轴安装于基座内,旋转轴可从中点位置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至第一位点或第二位点,并可自动回位至中点位置,以实现P、R、N、D挡之间的切换,单稳态旋钮换挡器还包括按键、解锁杆和容置孔,容置孔以沿上下方向贯穿的方式设置于旋转轴,按键设于容置孔内且不能相对旋转轴转动,解锁杆的一端连接于按键的下侧,解锁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卡止件,基座设有第二卡止件;按键未被按下时,第一卡止件和第二卡止件相卡止,旋转轴不能相对基座旋转;按键被按下时,第一卡止件和第二卡止件相脱离,旋转轴能相对基座旋转。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单稳态旋钮换挡器设有防误操作设计,能提高换挡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稳态旋钮换挡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单稳态旋钮换挡器。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的旋钮换挡器主要有两种结构。第一种如图1所示,其有四个绝对位置挡位,分别为P、R、N、D挡。但是为了使消费者能感知到挡位位置,每个挡位均需精心设计,以确保各挡位具有不同手感。另外,此种旋钮换挡器也无法满足自动泊车或自动驾驶的要求。第二种如图2所示,其为一种单稳态结构,换挡器的中点位置(即O点)为稳态位点,从中点位置顺时针旋转一下可至L1位点,从中点位置顺时针旋转两下可至L2位点,从中点位置逆时针旋转一下可至R1位点,从中点位置逆时针旋转两下可至R2位点,且在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后换挡器可自动回位至中点位置,以此可实现换挡器的P、R、N、D挡之间的切换。此种旋钮换挡器能满足自动泊车或自动驾驶的需求,但是此种旋钮换挡器并无锁止结构,在驾驶员因误操作而旋转了旋钮时,换挡器会发生挡位切换,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锁止结构,从而能提高换挡器安全性的单稳态旋钮换挡器。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稳态旋钮换挡器,包括旋转轴和基座,旋转轴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基座内,旋转轴可从中点位置顺时针或逆时针分别旋转至第一位点或第二位点,并可自动回位至中点位置,以实现P、R、N、D挡之间的切换,单稳态旋钮换挡器还包括按键、解锁杆和容置孔,容置孔以沿上下方向贯穿的方式设置于旋转轴,按键设于容置孔内且不能相对旋转轴转动,解锁杆的一端连接于按键的下侧,解锁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卡止件,基座设有与第一卡止件相配合的第二卡止件;按键未被按下时,第一卡止件和第二卡止件相卡止,旋转轴不能相对基座旋转;按键被按下时,第一卡止件和第二卡止件相脱离,旋转轴能相对基座旋转。进一步地,第二卡止件为直角型凹槽,第一卡止件为可嵌入于直角型凹槽内的块体。进一步地,容置孔内设有回位弹簧,回位弹簧连接在按键和基座之间。进一步地,按键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向筋,旋转轴设有与导向筋相配合的导向槽,导向筋嵌入于导向槽内并可在导向槽内上下滑动。进一步地,旋转轴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一部分和位于下方的第二部分,基座设有容置槽,第二部分以可旋转的方式插设于容置槽内,第一部分位于容置槽外。进一步地,容置孔开设于第一部分。进一步地,容置槽内设有轴承,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于基座,第二部分插设于轴承的内圈。进一步地,容置槽内设有扭力弹簧,扭力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部分,扭力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基座。进一步地,第一部分外套设有换挡面板,换挡面板上安装有P挡按键。进一步地,按键未被按下时,按键的上端面和旋转轴的上端面相平齐;按键被按下时,按键的上端面低于旋转轴的上端面。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单稳态旋钮换挡器还包括按键、解锁杆和容置孔,容置孔以沿上下方向贯穿的方式设置于旋转轴,按键设于容置孔内且不能相对旋转轴转动,解锁杆的一端连接于按键的下侧,解锁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卡止件,基座设有与第一卡止件相配合的第二卡止件;按键未被按下时,第一卡止件和第二卡止件相卡止,旋转轴不能相对基座旋转;按键被按下时,第一卡止件和第二卡止件相脱离,旋转轴能相对基座旋转,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单稳态旋钮换挡器设有锁止结构,能提高换挡器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第一种旋钮换挡器的结构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第二种旋钮换挡器的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单稳态旋钮换挡器的立体结构图。图4为图3所示的单稳态旋钮换挡器的剖视图图5为图3所示的单稳态旋钮换挡器的俯视图图6为图3所示的单稳态旋钮换挡器的局部结构图图7为图3所示的单稳态旋钮换挡器的局部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3和4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单稳态旋钮换挡器包括旋转轴1和基座4。旋转轴1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基座4内,旋转轴1可从中点位置顺时针或逆时针分别旋转至第一位点或第二位点,并可自动回位至中点位置,以实现P、R、N、D挡之间的切换。在本实施例中,旋转轴1包括位于上方的的第一部分1a和位于下方的第二部分1b,第一部分1a和第二部分1b均形成为柱状,第一部分1a的外径大于第二部分1b的外径。基座4设有容置槽42,第二部分1b以可旋转的方式插设于容置槽42内。第一部分1a安置于基座4上方且位于容置槽42外。容置槽42内设有轴承2,轴承2的外圈固定连接于基座4,第二部分1b插设于轴承2的内圈。轴承2支撑旋转轴1的第二部分1b,降低旋转轴1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单稳态旋钮换挡器还包括按键6、解锁杆7和容置孔11。容置孔11以沿上下方向贯穿的方式设置于旋转轴1,在本实施例中,容置孔11开设于第一部分1a。按键6以间隙配合的方式设于容置孔11内,按键6可在容置孔11内上下移动。此外,按键6不能相对旋转轴1转动,具体可如图6所示,在按键6的下侧设有若干个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向筋61,在旋转轴1的第一部分1a设有与导向筋61相配合的导向槽12,导向筋61和导向槽12均位于容置孔11内,导向筋61嵌入于导向槽12内,从而限制按键6和容置孔11之间的相对转动。另外,导向筋61还可在导向槽12内上下滑动,从而对按键6的上下移动进行导向。按键6未被按下时,按键6的上端面和旋转轴1的上端面相平齐。按键6被按下时,按键6的上端面低于旋转轴1的上端面,这样使用者可以将手指插入到容置孔11内来旋转旋转轴1。解锁杆7的一端连接于按键6的下侧,解锁杆7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卡止件71。基座4设有与第一卡止件71相配合的第二卡止件41。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卡止件41为直角型凹槽,该直角型凹槽的槽壁先沿竖直方向由下至上延伸,再沿前后方向由后向前延伸。第一卡止件71为可嵌入于直角型凹槽内的块体。在按键6未被按下时,块体嵌入于直角型凹槽,第一卡止件71和第二卡止件41相卡止,旋转轴1不能相对基座4旋转。在按键6被按下时,块体从直角型凹槽脱离,第一卡止件71和第二卡止件41相脱离,旋转轴1能相对基座4旋转。另外,为了使被按下的按键6能自动复位,容置孔11内还设有回位弹簧,回位弹簧连接在按键6的下端壁和基座4的上端壁之间。在按键6被按下时,回位弹簧被压缩;松开手指后,按键6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第一部分1a外还套设有换挡面板10。换挡面板10上安装有P挡按键111。通过按压P挡按键111,可将当前挡位从R、N、D挡位切换至P挡。另外,在第二部分1b的下端设有永磁片3,在永磁片3的下方安装有PCB板8,PCB板8上安装有角度传感器,当旋转轴1旋转时,永磁片3同时沿轴线转动,角度传感器与永磁片3配合来识别旋转轴1转动的角度。请一并结合图7,在第二部分1b外周套设有扭力弹簧5,扭力弹簧5位于容置槽42内。扭力弹簧5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部分1b,扭力弹簧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稳态旋钮换挡器,包括旋转轴(1)和基座(4),所述旋转轴(1)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基座(4)内,所述旋转轴(1)可从中点位置顺时针或逆时针分别旋转至第一位点或第二位点,并可自动回位至所述中点位置,以实现P、R、N、D挡之间的切换,其特征在于,/n所述单稳态旋钮换挡器还包括按键(6)、解锁杆(7)和容置孔(11),所述容置孔(11)以沿上下方向贯穿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旋转轴(1),所述按键(6)设于所述容置孔(11)内且不能相对所述旋转轴(1)转动,所述解锁杆(7)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按键(6)的下侧,所述解锁杆(7)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卡止件(71),所述基座(4)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止件(71)相配合的第二卡止件(41);/n所述按键(6)未被按下时,所述第一卡止件(71)和所述第二卡止件(41)相卡止,所述旋转轴(1)不能相对所述基座(4)旋转;/n所述按键(6)被按下时,所述第一卡止件(71)和所述第二卡止件(41)相脱离,所述旋转轴(1)能相对所述基座(4)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稳态旋钮换挡器,包括旋转轴(1)和基座(4),所述旋转轴(1)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基座(4)内,所述旋转轴(1)可从中点位置顺时针或逆时针分别旋转至第一位点或第二位点,并可自动回位至所述中点位置,以实现P、R、N、D挡之间的切换,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稳态旋钮换挡器还包括按键(6)、解锁杆(7)和容置孔(11),所述容置孔(11)以沿上下方向贯穿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旋转轴(1),所述按键(6)设于所述容置孔(11)内且不能相对所述旋转轴(1)转动,所述解锁杆(7)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按键(6)的下侧,所述解锁杆(7)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卡止件(71),所述基座(4)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止件(71)相配合的第二卡止件(41);
所述按键(6)未被按下时,所述第一卡止件(71)和所述第二卡止件(41)相卡止,所述旋转轴(1)不能相对所述基座(4)旋转;
所述按键(6)被按下时,所述第一卡止件(71)和所述第二卡止件(41)相脱离,所述旋转轴(1)能相对所述基座(4)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稳态旋钮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止件(41)为直角型凹槽,所述第一卡止件(71)为可嵌入于所述直角型凹槽内的块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稳态旋钮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孔(11)内设有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连接在所述按键(6)和所述基座(4)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稳态旋钮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6)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向筋(61),所述旋转轴(1)设有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海洋李明谭火南朱玉珊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