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行星减速动力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892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行星减速动力单元,包括依次同轴连接的输出轴、行星齿轮机构、齿轮轴和驱动电机,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内齿盘、至少三个沿轴线方向周向均匀分布的双联齿轮;所述双联齿轮包括同轴一体连接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分度圆半径大于第二齿轮;其中,所述第一齿轮与内齿盘啮合,所述齿轮轴依次穿过内齿盘的中心、至少三个双联齿轮的中心并与所有第一齿轮啮合;所述输出轴端部具有内齿圈,所述第二齿轮与内齿圈啮合。通过调整双联齿轮上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分度圆半径大小,进而改变减速比;这样的减速机构具有空间小,减速比匹配范围大,输出扭矩可灵活变化,能承受高转速,低噪音,结构简易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行星减速动力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减速器减速齿轮
,具体是一种新型行星减速动力单元。
技术介绍
当前减速器的结构主要有行星、摆线、谐波、RV等,其中谐波和RV减速器的空间利用率是最高的,同样的空间可以覆盖大范围的减速比需求,但是对材料、加工工艺要求很高的要求;行星减速器对材料、加工工艺要求相对一般,成本低,但是传统的行星减速器的减速比是通过多级行星减速机构叠加形成,相对应的空间和效率都会有大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行星减速动力单元,可以在不变的空间内,通过调整双联齿轮上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分度圆半径大小来调整减速比,实现小空间、大减速比范围,而且成本低的优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行星减速动力单元,包括依次同轴连接的输出轴、行星齿轮机构、齿轮轴和驱动电机,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内齿盘、至少三个沿轴线方向周向均匀分布的双联齿轮;所述双联齿轮包括同轴一体连接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分度圆半径大于第二齿轮;其中,所述第一齿轮与内齿盘啮合,所述齿轮轴一端依次穿过内齿盘的中心、至少三个双联齿轮的中心并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另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输出轴端部具有内齿圈,所述第二齿轮与内齿圈啮合。进一步的:所述行星齿轮机构还包括行星架,所述双联齿轮轴向开设有贯穿的通孔;所述行星架具有空心的柱状结构,所述柱状结构的侧壁周向开设有多个用于容纳双联齿轮的开口;所述柱状结构的顶面周向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底面周向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通孔中贯穿有行星销,所述行星销一端穿过第一安装孔、另一端穿过第二安装孔设置。进一步的:所述行星架底部容纳于内齿盘中、顶部容纳于内齿圈中,所述内齿盘和行星架底部之间设有垫片;所述内齿圈与行星架顶部之间设有第一轴承。进一步的:还包括拆卸式连接的输出端盖和输入端盖,所述输出端盖和输入端盖之间形成用于容纳输出轴、行星齿轮机构、齿轮轴和电机的容纳腔;所述输出轴的输出端穿设所述输出端盖设置,所述齿轮轴远离输出轴的一端穿设所述输入端盖设置。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中容纳有定子以及嵌入定子中心的转子,所述转子与齿轮轴远离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定子底端设有驱动控制板,所述驱动控制板与输入端盖底部固接。进一步的:所述输出端盖外侧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轴承套设在输出轴的输出端外周。进一步的:所述输入端盖外侧设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套设在齿轮轴远离输出轴的一端外周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轴承外侧设有第一挡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调整双联齿轮上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分度圆半径大小,进而改变减速比;齿轮轴上的太阳轮与第一齿轮啮合,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与之啮合的内齿圈转动,形成差速,达成减速效果,这样的减速机构具有空间小,减速比匹配范围大,输出扭矩可灵活变化,能承受高转速,低噪音,结构简易等优势。驱动电机体积小,内置于输入端盖中,不占用多余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爆炸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双联齿轮、行星架、行星销和第二挡圈的细节爆炸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输出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输出轴、11-内齿圈、2-行星齿轮机构、21-内齿盘、22-双联齿轮、221-第一齿轮、222-第二齿轮、223-滚针轴承、23-行星架、231-第一安装孔、232-第二安装孔、24-行星销、25-第二挡圈、26-垫片、27-第一轴承、28-骨架油封、29-连接板、3-齿轮轴、4-驱动电机、41-定子、42-转子、43-驱动控制板、44-壳体、5-输出端盖、51-第二轴承、52-第一挡圈、6-输入端盖、61-第三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新型行星减速动力单元,包括依次同轴连接的输出轴1、行星齿轮机构2、齿轮轴3和驱动电机4,所述行星齿轮机构2包括内齿盘21、四个沿轴线方向周向均匀分布的双联齿轮22;其中,所述双联齿轮22包括同轴一体连接的第一齿轮221和第二齿轮222,所述第一齿轮221的分度圆半径大于第二齿轮222设置;所述第一齿轮221与内齿盘21相啮合;所述齿轮轴3一端依次穿过内齿盘21、四个双联齿轮22的中心并与所述第一齿轮221啮合、另一端与驱动电机4相连接;所述输出轴1端部具有内齿圈11,所述第二齿轮222与内齿圈11相啮合。请继续参阅图2,所述行星齿轮机构2包括内齿盘21、四个双联齿轮22,所述双联齿轮22中心轴向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容纳有滚针轴承223;行星齿轮机构2还包括行星架23和行星销24,所述行星架23具有空心的柱状结构,所述柱状结构的侧壁周向开设有四个开口,每个开口中放置一个双联齿轮22;所述柱状结构的顶面开设有第一安装孔231、底面开设有第二安装孔232,所述行星销24穿过滚针轴承223的中心,并且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孔231和第二安装孔232固接,所述行星销24的延伸端套设有第二挡圈25。行星销24将双联齿轮22固定在行星架23上,限制了双联齿轮22轴向转动,使整个行星齿轮机构2的结构更加稳定。进一步的,所述行星架23底部容纳于内齿盘21中、顶部容纳于内齿圈11中,所述内齿盘21和行星架23底部之间设有垫片26;所述内齿圈11与行星架23顶部之间设有第一轴承27。所述垫片26和内齿盘21之间设有骨架油封28。所述齿轮轴3的外周还套设有两个连接板29,其中一个连接板29位于骨架油封28和内齿盘21之间,另一个连接板29位于第三轴承61的外周,两个连接板29起到齿轮轴3的固定作用。垫片26可防止行星齿轮机构2各部件在运行时的异常摆动。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3,本专利技术还包括拆卸式连接的输出端盖5和输入端盖6,所述输出端盖5和输入端盖6之间形成用于容纳输出轴1、行星齿轮机构2、齿轮轴3和驱动电机4的容纳腔;输出端盖5和输入端盖6通过长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输出端盖5顶端开设装配孔,所述输出轴1的输出端穿过装配孔位于所述输出端盖5外侧设置,进一步的,所述输出端盖5外侧设有第二轴承51,所述第二轴承51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轴承51套设在输出轴1的输出端外周。考虑到输出轴1在旋转驱动时其输出端会承受较大的倾覆力矩,使用单个第二轴承51容易磨损,使用两个第二轴承51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更换次数。所述第二轴承5外侧设有第一挡圈52。所述输入端盖6外侧设有第三轴承61,套设在齿轮轴3远离输出轴1的一端外周设置。第一轴承27、第二轴承51、第三轴承61的作用均为作为支撑连接件之间的旋转体,减小转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行星减速动力单元,包括依次同轴连接的输出轴(1)、行星齿轮机构(2)、齿轮轴(3)和驱动电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2)包括内齿盘(21)、至少三个沿轴线方向周向均匀分布的双联齿轮(22);所述双联齿轮(22)包括同轴一体连接的第一齿轮(221)和第二齿轮(222),所述第一齿轮(221)的分度圆半径大于第二齿轮(222);其中,所述第一齿轮(221)与内齿盘(21)啮合,所述齿轮轴(3)一端依次穿过内齿盘(21)的中心、至少三个双联齿轮(22)的中心并与所述第一齿轮(221)啮合、另一端与驱动电机(4)连接;所述输出轴(1)端部具有内齿圈(11),所述第二齿轮(222)与内齿圈(11)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行星减速动力单元,包括依次同轴连接的输出轴(1)、行星齿轮机构(2)、齿轮轴(3)和驱动电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2)包括内齿盘(21)、至少三个沿轴线方向周向均匀分布的双联齿轮(22);所述双联齿轮(22)包括同轴一体连接的第一齿轮(221)和第二齿轮(222),所述第一齿轮(221)的分度圆半径大于第二齿轮(222);其中,所述第一齿轮(221)与内齿盘(21)啮合,所述齿轮轴(3)一端依次穿过内齿盘(21)的中心、至少三个双联齿轮(22)的中心并与所述第一齿轮(221)啮合、另一端与驱动电机(4)连接;所述输出轴(1)端部具有内齿圈(11),所述第二齿轮(222)与内齿圈(11)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行星减速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2)还包括行星架(23),所述双联齿轮(22)轴向开设有贯穿的通孔;所述行星架(23)具有空心的柱状结构,所述柱状结构的侧壁周向开设有多个用于容纳双联齿轮(22)的开口;所述柱状结构的顶面周向开设有第一安装孔(231)、底面周向开设有第二安装孔(232),所述通孔中贯穿有行星销(24),所述行星销(24)一端穿过第一安装孔(231)、另一端穿过第二安装孔(232)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行星减速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23)底部容纳于内齿盘(21)中、顶部容纳于内齿圈(11)中,所述内齿盘(21)和行星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坚段悠扬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波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