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尾螺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8846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钻尾螺丝,其主要在于该钻体末端形成有一钻部,分别形成于该钻体两侧且与该切削刃相接的尖部,以及分别凹设于该钻体上且由该钻部往该尖部延伸的凹弧面;其中,该钻部位于该杆体的中心上,且该钻部夹角不超过60度,并且该钻部凸伸长度大于该等尖部位置,同时该等尖部夹角不超过50度;故通过该钻部、尖部及凹弧面设计,使得该钻体尾端形成弦切状态,使该二切削刃、尖部能在该钻部定位下精准快速且锋利切削旋入外,且通过该凹弧面及排屑槽能迅速提供排屑作用,有效避免切屑堆积所产生的阻力与裂材状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钻尾螺丝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螺丝,尤其涉及一种钻尾螺丝。
技术介绍
参阅图1,公知钻尾螺丝1包含有一螺头11,一由该螺头11向外延伸的杆体12,一设于该杆体12上且相反该螺头11一端的钻尾部13,以及多个螺旋环设于该杆体12上的螺牙14;其中,该钻尾部13具有一由该杆体12向外延伸的钻体131,一由该钻体131向外延伸且呈倾斜状的钻尾13,至少一开设于该钻体131、钻尾132上的排屑槽133,以及一位于该钻尾132端缘的钻部134,而上述该排屑槽133与该钻体131相接处形成有二钻刃135,且该等钻刃135分设于该钻部134二侧;故通过该钻部134与锁合物(图中未示)的表面接触,同时施予该螺头11下压扭转力,通过该排屑槽133与该钻刃135的配合,使得该钻刃135能切削该锁合物的表面,而切削过程所产生的切屑能从该排屑槽133排出,并达带动该等螺牙14旋锁进入该锁合物中定位的功效。再者,该钻部134夹角134α设计,将影响钻刃135与该钻部134本身的锐利度,如该钻部134的夹角134α角度较小时,将可以有效提升该钻部134α的锐利度,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钻尾螺丝,其包含有一螺头,一由该螺头向外延伸的杆体,一设于该杆体上且相反该螺头一端的钻尾部,以及多个螺旋环设于该杆体上的螺牙;其中,该钻尾部具有一由该杆体向外延伸的钻体,分别形成于该钻体两侧且呈交错设置的排屑槽,以及分别形成于该钻体且该排屑槽相接处的切削刃;其特征在于:/n该钻体末端形成有一钻部,分别形成于该钻体两侧且与该切削刃相接的尖部,以及分别凹设于该钻体上且由该钻部往该尖部延伸的凹弧面;其中,该钻部末端形成有一位于该杆体的中心上的钻尖,另,该尖部末端形成有一刀尖,且该钻部夹角不超过60度,并且该钻尖与螺头的距离大于该刀尖与螺头之间的距离,同时该等尖部夹角不超过50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尾螺丝,其包含有一螺头,一由该螺头向外延伸的杆体,一设于该杆体上且相反该螺头一端的钻尾部,以及多个螺旋环设于该杆体上的螺牙;其中,该钻尾部具有一由该杆体向外延伸的钻体,分别形成于该钻体两侧且呈交错设置的排屑槽,以及分别形成于该钻体且该排屑槽相接处的切削刃;其特征在于:
该钻体末端形成有一钻部,分别形成于该钻体两侧且与该切削刃相接的尖部,以及分别凹设于该钻体上且由该钻部往该尖部延伸的凹弧面;其中,该钻部末端形成有一位于该杆体的中心上的钻尖,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国材苏昱荣
申请(专利权)人:庆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