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螺纹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作为自攻螺钉来使用或者也可以作为螺栓来使用的外螺纹部件,所述自攻螺钉用于针对未切有内螺纹的底孔在形成螺纹的同时进行旋入及紧固,所述螺栓用于针对附着有涂膜、飞溅物(spatter)等异物的内螺纹(螺帽等)在去除异物的同时可旋入及紧固。
技术介绍
自攻螺钉之所以被广泛使用是因为无需预先在底孔实施自攻加工,但是要求形成底孔时的旋入扭矩尽可能小。作为降低旋入扭矩的自攻螺钉,已知例如专利文献1那样缩小螺纹与底孔的接触面积的外螺纹。该专利文献1所述的外螺纹由螺钉头部侧的第一区域螺纹部和螺钉前端部侧的第二区域螺纹部构成,在第二区域螺纹部从牙底的始端部至牙峰牙顶的终端部形成牙峰高度增大的螺钉自攻螺钉部,来使螺纹高度在圆周上发生变化,从而抑制切屑的产生。但是,当内螺纹的长度较长时,形成的螺纹数会增加,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即,在第二区域螺纹部的螺钉自攻螺钉部的空间内,切屑的排出无法顺利进行而使切屑蓄积在内螺纹内,进而造成旋入扭矩急剧上升的问题。此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具备对内螺纹进行加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螺纹部件,其特征在于,具有头部和从该头部直线延伸的轴部,在轴部,从所述头部侧朝向前端侧依次具备平行螺钉部和锥形螺钉部,在所述平行螺钉部和所述锥形螺钉部以同一螺距连续地设置有螺纹,在所述锥形螺钉部,所述螺纹以牙峰高度逐渐减小的形态设置而成,/n其中,所述锥形螺钉部至所述平行螺钉部,所述平行螺钉部和所述锥形螺钉部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与所述螺纹的顶部相比向径向外方突出的凸部,/n所述凸部的旋入方向侧的端面成为如下的倾斜面,即,从该端面的所述螺纹的顶部侧的根部位置朝向所述凸部的顶部,朝所述螺纹的旋入方向的相反方向逐渐立起直至所述凸部的顶部的倾斜面,/n所述凸部在周向上被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21 JP 2019-0954181.一种外螺纹部件,其特征在于,具有头部和从该头部直线延伸的轴部,在轴部,从所述头部侧朝向前端侧依次具备平行螺钉部和锥形螺钉部,在所述平行螺钉部和所述锥形螺钉部以同一螺距连续地设置有螺纹,在所述锥形螺钉部,所述螺纹以牙峰高度逐渐减小的形态设置而成,
其中,所述锥形螺钉部至所述平行螺钉部,所述平行螺钉部和所述锥形螺钉部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与所述螺纹的顶部相比向径向外方突出的凸部,
所述凸部的旋入方向侧的端面成为如下的倾斜面,即,从该端面的所述螺纹的顶部侧的根部位置朝向所述凸部的顶部,朝所述螺纹的旋入方向的相反方向逐渐立起直至所述凸部的顶部的倾斜面,
所述凸部在周向上被设置为1个以上,在一个凸部中,作为该凸部的最大直径的顶部的周长被设定在如下范围内,即:穿过所述螺纹的所述凸部的顶部的圆周的2.5%~5.0%的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螺纹部件,其中,
将所述凸部的旋入方向侧的端面的倾斜角设为在所述轴部的中心轴线与轴直角的投影面上、在轴向上投影的所述凸部的投影图像中倾斜线与基准线所成的角时,所述倾斜角被设定在10°以上60°以下的范围内,其中,所述倾斜线是所述端面的轮廓的所述凸部的顶部侧的端缘与螺纹顶部侧的端缘连结而成的直线,所述基准线是与所述凸部的顶部的轮廓的周向上的中点和螺钉轴的中心轴连结的线正交的直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螺纹部件,其中,
所述凸部可采用在圆周上等间隔地设置有1~10个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外螺纹部件,其中,
具有所述凸部的螺纹的压力侧牙侧成为如下结构,即,由具有至少2个以上的不同的牙侧角的牙侧部构成,并且具有成为所述各牙侧部的边界的1个以上的拐点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螺纹部件,其中,
具有所述凸部的螺纹的所述压力侧牙侧成为如下结构,即,以位于最顶部侧的第一拐点为界,与该第一拐点相邻的谷部侧的牙侧部的牙侧角大于顶部侧的牙侧部的牙侧角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螺纹部件,其中,
第二拐点被设置在比所述第一拐点更靠外螺纹的谷部侧,由具有比所述谷部侧的牙侧部更大的角度的中间牙侧部形成,所述中间牙侧部的牙侧角被设定为大于所述谷部侧的牙侧部的牙侧角,并且,所述谷部侧的牙侧部的牙侧角被设定为顶部侧牙侧部的牙侧角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螺纹部件,其中,
所述凸部可采用在圆周上等间隔地设置有1~10个的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螺纹部件,其中,
具有所述凸部的螺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奥胁武大,泽西健树,森茂人,松野真弓,佐藤良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托普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