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玉琴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组装的连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7496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6
一种便于组装的连接机构,包括需要连接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包括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外窄内宽;所述第二部件上设置有可深入到第一凹槽内的卡扣组件;所述卡扣组件包括套筒、施力单元,所述套筒侧壁上至少开设有一处功能孔,每个功能孔内均设置有一块偏转扣板,所述偏转扣板的下端与套筒铰接,所述施力单元驱使偏转扣板的上端在两个工位之间替换,第一工位是位于功能孔内,第二工位是位于套筒外能能使卡扣部件卡在第一凹槽内。卡扣组件设置在第二部件上,这样就防止卡扣组件丢失。当产品在螺丝轴向方向上受力时,此时是通过螺丝纹路来受力,本申请是通过偏转卡板位于第二工位顶住第一凹槽,该方式避免了因滑丝导致大量螺丝失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组装的连接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组装的连接机构。
技术介绍
在机械领域中,部件与部件的连接基本都是通过螺栓进行组装固定的,虽然能够实现固定,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三维转动平台,其属于精密伺服仪器,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其精度往往容易存在问题,此时就需要对转台各零部件进行拆装测试,这个过程中,需要依次持续旋转以拆除所有组装固定使用的螺栓,工作量大,十分麻烦,且拆除后的多个螺栓,在各零部件紧张测试过程中极易导致个别螺栓丢失,影响三维转台的正常组装使用,同时螺栓在频繁的拆装测试过程中也极易滑丝。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连接机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组装的连接机构,包括需要连接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包括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外窄内宽;所述第二部件上设置有可深入到第一凹槽内的卡扣组件;所述卡扣组件包括套筒、施力单元,所述套筒侧壁上至少开设有一处功能孔,每个功能孔内均设置有一块偏转扣板,所述偏转扣板的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组装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需要连接的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n所述第一部件(1)包括第一凹槽(11),所述第一凹槽(11)外窄内宽;所述第二部件(2)上设置有可深入到第一凹槽(11)内的卡扣组件;/n所述卡扣组件包括套筒(31)、施力单元(33),所述套筒(31)侧壁上至少开设有一处功能孔(311),每个功能孔(311)内均设置有一块偏转扣板(32),所述偏转扣板(32)的下端与套筒(31)铰接,所述施力单元(33)驱使偏转扣板(32)的上端在两个工位之间替换,第一工位是位于功能孔(311)内,第二工位是位于套筒(31)外能能使卡扣部件卡在第一凹槽(1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组装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需要连接的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
所述第一部件(1)包括第一凹槽(11),所述第一凹槽(11)外窄内宽;所述第二部件(2)上设置有可深入到第一凹槽(11)内的卡扣组件;
所述卡扣组件包括套筒(31)、施力单元(33),所述套筒(31)侧壁上至少开设有一处功能孔(311),每个功能孔(311)内均设置有一块偏转扣板(32),所述偏转扣板(32)的下端与套筒(31)铰接,所述施力单元(33)驱使偏转扣板(32)的上端在两个工位之间替换,第一工位是位于功能孔(311)内,第二工位是位于套筒(31)外能能使卡扣部件卡在第一凹槽(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套筒(31)外边缘与第一凹槽(11)的最窄部(112)位之间的缝隙宽度在设定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1)与第一凹槽(11)为多边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1)窄部(112)为直筒状,宽部(111)内侧面为弧面(1110),偏转扣板(32)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转换时,偏转扣板(32)远离铰接端的端面到弧面(1110)的距离在设定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偏转扣板(32)远离铰接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弹性部件(3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玉琴
申请(专利权)人:周玉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