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向防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598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向防脱结构,包括承重轴和套设在承重轴端部的轴承盖,所述承重轴的端部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上设有两个半圆形的限位环,所述承重轴的端部套设有与所述限位环的外径相适应的防脱圈,还包括将所述防脱圈进行限位的轴向限位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轴向防脱结构,设置两个限位环将轴承盖进行轴向限位,再通过防脱圈将限位环进行径向限位,从而快速将轴承盖与承重轴进行轴向限位,安装快速,安装方便,操作简单,限位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向防脱结构
本技术涉及轴装配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轴向防脱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工程机械的轮子上的轴承盖与穿过其的转轴通常通过卡销进行限位,但是卡销容易掉落和折断,引起轮子脱落,给工程机械的行走带来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安装方便,限位可靠的轴向防脱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轴向防脱结构,包括承重轴和套设在承重轴端部的轴承盖,所述承重轴的端部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上设有两个半圆形的限位环,所述承重轴的端部套设有与所述限位环的外径相适应的防脱圈,还包括将所述防脱圈进行限位的轴向限位机构。进一步的,所述防脱圈内设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大端的内径与限位环的外径相适应,所述阶梯孔小端的内径与承重轴端部的外径相适应。更进一步的,所述阶梯孔内设有与限位环的外端面相适应的限位面。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轴向限位机构包括设于轴承盖外端面上的卡块,所述卡块的外端设有周向延伸设置的环形卡槽,所述防脱圈的里端设有能够旋转滑入所述环形卡槽内的卡合结构,所述环形卡槽的一侧设有限位销。更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卡槽为外窄内宽的凹槽,所述卡合结构包括设于防脱圈外壁上的连接块和轴向螺旋插入所述连接块设置的螺杆结构,所述螺杆结构的头部能够与外窄内宽的凹槽进行轴向限位。更进一步的,所述防脱圈与所述承重轴及限位环可相对转动的连接。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轴向防脱结构的有益效果如下:本轴向防脱结构,设置了两个限位环将轴承盖进行轴向限位,再通过防脱圈将限位环进行径向限位,从而快速将轴承盖与承重轴进行轴向限位,安装快速,安装方便,操作简单,限位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向防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防脱圈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轴承盖的结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轴承盖的结构左视图;图5是本技术中限位环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承重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承重轴;2、轴承盖;3、环形槽;4、限位环;5、防脱圈;6、轴向限位机构;601、卡块;602、环形卡槽;603、卡合结构;604、限位销;7、阶梯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是这样的:如图1-6所示,一种轴向防脱结构,包括承重轴1和套设在承重轴1端部的轴承盖2,承重轴1的端部设有环形槽3,环形槽3上设有两个半圆形的限位环4,承重轴1的端部套设有与限位环4的外径相适应的防脱圈5,还包括将防脱圈5进行限位的轴向限位机构6。本轴向防脱结构中,承重轴1穿过轴承盖2后,将两个板圆形的限位环4安装在环形槽3内,并加上润滑油,使限位环4的端面与轴承盖2的端面相抵,对轴承盖2进行限位;再通过防脱圈5套在限位环4上,对限位环4进行径向限位,即可使限位环4不会掉落,将防脱圈5锁定后,即可实现轴承盖2与承重轴1进行轴向限位,防止轴承盖2脱落,安装方便,操作简单,限位可靠。在本实施例中,防脱圈5内设有阶梯孔7,阶梯孔7大端的内径与限位环4的外径相适应,阶梯孔7小端的内径与承重轴1端部的外径相适应。阶梯孔7内设有与限位环4的外端面相适应的限位面。在本实施例中,轴向限位机构6包括设于轴承盖2外端面上的卡块601,卡块601的外端设有周向延伸设置的环形卡槽602,卡块601的一端敞开设置,防脱圈5的里端设有能够旋转滑入环形卡槽602内的卡合结构603,环形卡槽602的一侧设有限位销604,限位销604通过螺纹与卡块601连接,防止卡合结构603与卡块601发生相对位移。在本实施例中,环形卡槽602为外窄内宽的凹槽,卡合结构603包括设于防脱圈5外壁上的连接块和轴向螺旋插入连接块设置的螺杆结构,连接块通过焊接或螺栓与防脱圈5固定,螺杆结构的头部能够与外窄内宽的凹槽进行轴向限位,将防脱圈5套在限位环4上,然后旋转防脱圈5使螺杆结构的头部滑入环形卡槽602内。在本实施例中,轴承盖2外端面上中心对称的设有两个卡块601,防脱圈5的里端设有两个与两个卡块601相适应的卡合结构603。通过中心对称的两个卡块601、卡合结构603进行轴向限位,保证防脱圈5的受力平衡。在本实施例中,防脱圈5与承重轴1及限位环4可相对转动的连接,即述防脱圈5与承重轴1及限位环4间隙配合。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向防脱结构,包括承重轴(1)和套设在承重轴(1)端部的轴承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轴(1)的端部设有环形槽(3),所述环形槽(3)上设有两个半圆形的限位环(4),所述承重轴(1)的端部套设有与所述限位环(4)的外径相适应的防脱圈(5),还包括将所述防脱圈(5)进行限位的轴向限位机构(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向防脱结构,包括承重轴(1)和套设在承重轴(1)端部的轴承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轴(1)的端部设有环形槽(3),所述环形槽(3)上设有两个半圆形的限位环(4),所述承重轴(1)的端部套设有与所述限位环(4)的外径相适应的防脱圈(5),还包括将所述防脱圈(5)进行限位的轴向限位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向防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圈(5)内设有阶梯孔(7),所述阶梯孔(7)大端的内径与限位环(4)的外径相适应,所述阶梯孔(7)小端的内径与承重轴(1)端部的外径相适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向防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孔(7)内设有与限位环(4)的外端面相适应的限位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志丘天求林奔遥
申请(专利权)人:玉林市川迪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