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铆钉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防松结构的抽芯铆钉。它包括铆体和钉体,铆体套接在钉体上,钉体的一端连接有与铆体端部相连的限位帽,铆体远离限位帽的一端设置有钉帽,铆体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个限位槽,限位槽内壁一端的上部转动连接有与其匹配的凸板,限位槽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凸板固定连接,凸板远离铰接点的一端朝向钉帽一侧设置,钉体上设置有与凸板相配合的限位块。它使得抽芯铆钉在铆接后不易出现松动的现象,提高了铆接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松结构的抽芯铆钉
本专利技术涉铆钉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防松结构的抽芯铆钉。
技术介绍
抽芯铆钉是一类单面铆接用的铆钉,但须使用专用工具——拉铆枪(手动、电动、气动)进行铆接。铆接时,铆钉钉芯由专用铆枪拉动,使铆体膨胀,起到铆接作用.这类铆钉特别适用于不便采用普通铆钉(须从两面进行铆接)的铆接场合,故广泛用于建筑、汽车、船舶、飞机、机器、电器、家具等产品上。其中以开口型扁圆头抽芯铆钉应用最广,沉头抽芯铆钉适用于表面需要平滑的铆接场合,封闭型抽芯铆钉适用于要求较高载荷和具有一定密封性能的铆接场合。但是现有的抽芯铆钉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部分抽芯铆钉在铆接后,由于存放环境的影响,被铆接件会出现震动的情况,从而导致了抽芯铆钉出现松动的情况,最终影响了铆接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松结构的抽芯铆钉,使得抽芯铆钉在铆接后不易出现松动的现象,提高了铆接的质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松结构的抽芯铆钉,包括铆体和钉体,所述铆体套接在钉体上,所述钉体的一端连接有与铆体端部相连的限位帽,所述铆体远离限位帽的一端设置有钉帽,所述铆体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壁一端的上部转动连接有与其匹配的凸板,所述限位槽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凸板固定连接,所述凸板远离铰接点的一端朝向钉帽一侧设置,所述钉体上设置有与凸板相配合的限位块。优选地,所述钉帽的侧壁向外延伸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朝向限位帽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第一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朝向限位帽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防滑凸起。优选地,所述钉体包括依次同轴连接为一体的连接件、断裂件和钉芯,所述连接件、断裂件和钉芯均为圆柱结构,所述断裂件上开设有断裂槽,所述限位帽与连接件远离断裂件的一端相连接,所述限位块设置在连接件的侧壁上。优选地,所述限位槽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槽沿铆体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在铆体的内壁上。优选地,所述凸板为长方体板状结构,所述限位块的纵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结构,所述限位块的斜面朝向钉帽一侧设置。优选地,所述限位块的斜面与凸板远离第一弹簧的一面平行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弹簧的数量至少设置有两个且均与凸板的中部连接。优选地,所述限位块与连接件为一体成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1)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具有防松结构的抽芯铆钉,使得抽芯铆钉在铆接后不易出现松动的现象,提高了铆接的质量;2)通过将铆体套接在钉体上,在钉体的一端连接有与铆体端部相连的限位帽,在铆体远离限位帽的一端设置钉帽,在铆体的内壁上开设若干个限位槽,在限位槽内壁一端的上部转动连接有与其匹配的凸板,在限位槽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将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凸板固定连接,将凸板远离铰接点的一端朝向钉帽一侧设置,在钉体上设置有与凸板相配合的限位块,在铆接前,将抽芯铆钉放置在被铆接件上,再使用拉铆枪将钉体向外拉出直至固定,随后拉断部分钉体,钉体的移动带动了限位块的移动,限位块的向外移动使得在与凸板相抵接时将凸板向限位槽的内部压迫,此时第一弹簧具备了弹力,当限位块移动至钉帽与凸板之间后,限位块与凸板远离铰接点的一端抵接,凸板在第一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复位后形成障碍,而当被铆接件出现震动的情况时,凸板与限位孔之间相互抵触即无法出现松动的现象,提高了铆接的质量;3)通过在钉帽的侧壁向外延伸有第一连接板,在第一连接板朝向限位帽一侧的两端均设置第二弹簧,在第二弹簧远离第一连接板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板,在第二连接板朝向限位帽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防滑凸起,当使用铆钉对被铆接件进行铆接后,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此时防滑凸起与被铆接件紧密贴合,防滑凸起的设置增加了与钉帽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抽芯铆钉在铆接后不易出现松动的现象,提高了铆接的质量;4)通过将连接件、断裂件和钉芯依次同轴连接为一体,将连接件、断裂件和钉芯均设置为圆柱结构,在断裂件上开设断裂槽,将限位帽与连接件远离断裂件的一端相连接,将限位块设置在连接件的侧壁上,在铆接前,将抽芯铆钉放置在被铆接件上,再使用拉铆枪将钉体向外拉出,随后将钉芯与断裂件从断裂槽之间断开即可完成铆接,此时限位块与凸板之间相互抵触即无法出现松动的现象,提高了铆接的质量;5)通过将限位槽的数量设置两个,将两个限位槽沿铆体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在铆体的内壁上,两个限位槽内均铰接有凸板且设置有第一弹簧,两个凸板分别与两个限位块相抵接的设置进一步的减少了铆接后出现松动的现象,提高了铆接的质量;6)通过将凸板设置为长方体板状结构,将限位块的纵截面设置为直角三角形结构,将限位块的斜面朝向钉帽一侧设置,限位块与凸板形状的设置使得在铆接时更加的顺畅,且使得限位块不易出现向限位帽一侧移动的情况,减少了铆接后出现松动的现象,提高了铆接的质量;7)通过将限位块的斜面与凸板远离第一弹簧的一面平行设置,这使得限位块在移动至与凸板相抵接时不会出现卡顿的情况,提高了在铆接时钉体移动的顺畅程度;8)通过将第一弹簧的数量至少设置有两个且均与凸板的中部连接,至少两个第一弹簧的提高了凸板的稳定性,不仅保证了对限位块形成障碍,同时也保证了铆接的质量;9)通过将限位块与连接件设置为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结构的设置提高了限位块与连接件之间的结构强度,避免了限位块与连接件上脱落,保证了铆接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抽芯铆钉铆接前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中B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抽芯铆钉铆接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C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的含义:1、铆体;2、钉体;200、连接件;201、断裂件;202、钉芯;3、限位帽;4、钉帽;5、限位槽;6、凸板;7、第一弹簧;8、限位块;9、第一连接板;10、第二弹簧;11、第二连接板;12、防滑凸起;16、断裂槽;100、被铆接件。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松结构的抽芯铆钉,包括铆体(1)和钉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铆体(1)套接在钉体(2)上,所述钉体(2)的一端连接有与铆体(1)端部相连的限位帽(3),所述铆体(1)远离限位帽(3)的一端设置有钉帽(4),所述铆体(1)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个限位槽(5),所述限位槽(5)内壁一端的上部转动连接有与其匹配的凸板(6),所述限位槽(5)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7),所述第一弹簧(7)的另一端与凸板(6)固定连接,所述凸板(6)远离铰接点的一端朝向钉帽(4)一侧设置,所述钉体(2)上设置有与凸板(6)相配合的限位块(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松结构的抽芯铆钉,包括铆体(1)和钉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铆体(1)套接在钉体(2)上,所述钉体(2)的一端连接有与铆体(1)端部相连的限位帽(3),所述铆体(1)远离限位帽(3)的一端设置有钉帽(4),所述铆体(1)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个限位槽(5),所述限位槽(5)内壁一端的上部转动连接有与其匹配的凸板(6),所述限位槽(5)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7),所述第一弹簧(7)的另一端与凸板(6)固定连接,所述凸板(6)远离铰接点的一端朝向钉帽(4)一侧设置,所述钉体(2)上设置有与凸板(6)相配合的限位块(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松结构的抽芯铆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钉帽(4)的侧壁向外延伸有第一连接板(9),所述第一连接板(9)朝向限位帽(3)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弹簧(10),所述第二弹簧(10)远离第一连接板(9)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1),所述第二连接板(11)朝向限位帽(3)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防滑凸起(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防松结构的抽芯铆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钉体(2)包括依次同轴连接为一体的连接件(200)、断裂件(201)和钉芯(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宜宗,黄永柱,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凯荣精密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