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蓄热的紧凑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储能
,涉及一种组合式蓄热的紧凑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目前可以分为补燃式和非补燃式两类,专利CN105370408A虽然提出了紧凑型蓄热系统,但蓄热子系统的蓄热范围较低,采用水作为传热介质和蓄热介质,虽然可以降低出投资成本,但是因为考虑的蓄热温度和释热温度不高,在释能过程中传递给进入透平的空气的热量较低,热电转化的整体效率有待提高。专利CN105370408采用高温蓄热子系统,能够在释能过程中使进入透平的空气提高到更高的温度,从而提高系统的热电转化效率。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中,蓄热和释热采用两套设备和两套管路,使得整个系统占用空间大;其次,在储能过程中,如果储能温度达不到设定值造成做功转化效率低,系统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合式蓄热的紧凑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方法,结构简单,采用填充蓄热装置与共用回路串联,辅助回路与共用回路并联,储气罐和做功回路与共用回路中的换热器连接,做功回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蓄热的紧凑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其特征是:它包括填充蓄热装置(1)、共用回路(2)、储气罐(3)、辅助回路(4)和做功回路(5);所述填充蓄热装置(1)与共用回路(2)串联,辅助回路(4)与共用回路(2)并联,储气罐(3)和做功回路(5)与共用回路(2)中的换热器(21)连接,做功回路(5)中连接有压缩机(52)和膨胀机(53);储能和释能皆采用共用回路(2),释能过程中辅助回路(4)对共用回路(2)进行加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蓄热的紧凑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其特征是:它包括填充蓄热装置(1)、共用回路(2)、储气罐(3)、辅助回路(4)和做功回路(5);所述填充蓄热装置(1)与共用回路(2)串联,辅助回路(4)与共用回路(2)并联,储气罐(3)和做功回路(5)与共用回路(2)中的换热器(21)连接,做功回路(5)中连接有压缩机(52)和膨胀机(53);储能和释能皆采用共用回路(2),释能过程中辅助回路(4)对共用回路(2)进行加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蓄热的紧凑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填充蓄热装置(1)包括与填充床(11)连接的储液罐(12),填充床(11)的进液端和储液罐(12)的排液端与共用回路(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蓄热的紧凑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共用回路(2)的共用管路上串联有换热器(21)和屏蔽泵(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蓄热的紧凑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储气罐(3)连接的气管与换热器(21)连接,进气和排气时共用气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蓄热的紧凑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辅助回路(4)包括与加热管路串联的加热器(41),以及与加热管路连接的分支管路(42),加热管路两端分别与储液罐(12)和共用回路(2)连接,分支管路(42)与共用回路(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蓄热的紧凑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做功回路(5)的做功管路上连接有三通换向阀(51),做功管路两端分别与压缩机(52)和换热器(21)连接,膨胀机(53)与三通换向阀(5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蓄热的紧凑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填充蓄热装置(1)的填充床(11)的进液端设置稳压系统(13)与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蓄热的紧凑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共用回路(2)的共用管路中连接有膨胀槽(2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蓄热的紧凑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宁宁,孙长平,尹立坤,唐博进,蔺新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