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装配式墙板的垫块及装配式墙板的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912802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用于装配式墙板的垫块及装配式墙板的装配方法,所述垫块包括五个面,分别为第一斜面、第二平面、第三垂直面、第四垂直面、第五垂直面;所述第一斜面、第二平面、第三垂直面为矩形;所述第四垂直面、第五垂直面为三角形;所述第一斜面、第二平面分别设有起抗滑作用的凹槽。所述垫块的材料包括: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机制骨料、减水剂(配合比为1:0.25~0.3:0.5~0.7:2.70~4.00:0.01~0.05)。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用于装配式墙板的垫块及装配式墙板的装配方法,垫块结构简单,节能环保,轻质高强(每块垫块的质量为100g~300g,强度在30~80mpa),施工效率高,节省人工成本,能有效完善或解决木楔垫块在施工时存在的不足,提高装配质量,加快装配速率的用于墙板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装配式墙板的垫块及装配式墙板的装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配件
,涉及一种楔形垫块,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式墙板的垫块及装配式墙板的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装配式结构也迅速发展。预制板墙的拼装过程是装配式建筑的重要部分。在现有的装配技术中,木楔垫块被大量用于调整板墙,但是需在七天后将木楔垫块拔出,并且进行修补缺洞;这不仅仅是增加了工程量,还有可能造成墙板的不均匀下沉从而导致粘结剂接缝处开裂,影响装配质量,造成连接不牢固,从而产生安全隐患。同时,受限于自身的材质劣性及其力学性能的薄弱,在受压工作的状态下,会伴随着慢性塑性变形,甚至压坏,造成严重后果,耽误工程进行。有鉴于此,如今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新的预制板墙的拼装方式,以便克服现有预制板墙的拼装方式存在的上述至少部分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装配式墙板的垫块及装配式墙板的装配方法,垫块结构简单,施工效率高,节省人工成本。能有效完善或解决木楔垫块存在的不足,提高装配质量,加快装配速率的用于墙板安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装配式墙板的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包括五个面,分别为第一斜面、第二平面、第三垂直面、第四垂直面、第五垂直面;所述第一斜面、第二平面、第三垂直面为矩形;所述第四垂直面、第五垂直面为三角形;所述第一斜面、第二平面分别设有起抗滑作用的凹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凹槽的剖面可以为三角形、矩形、正方形、半圆形等形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垫块的材料包括: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机制骨料,减水剂;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机制骨料、减水剂的配合比为1:0.25~0.3:0.5~0.7:2.70~4.00:0.01~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机制骨料包括尾矿机制骨料,节能环保。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斜面、第二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7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斜面设有若干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剖面可以为三角形、矩形、正方形、半圆形等形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所述第一凹槽设有第一凹槽面、第二凹槽面,所述第一凹槽面与第二凹槽面所呈角度为15°~60°;所述第二凹槽面与第一斜面所呈角度为60°~120°;在同一第一凹槽中,第一凹槽面的中心与第三垂直面的距离小于第二凹槽面中心与第三垂直面的距离。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平面设有若干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剖面可以为三角形、矩形、正方形、半圆形等形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所述第二凹槽设有第三凹槽面、第四凹槽面,所述第三凹槽面与第四凹槽面所呈角度为15°~60°;所述第三凹槽面与第二平面所呈角度为9°~89°,所述第四凹槽面与第二平面所呈角度为10°~89°;在同一第二凹槽中,第三凹槽面的中心与第三垂直面的距离小于第四凹槽面中心与第三垂直面的距离。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垫块的一个纵切面呈直角三角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垫块的一个纵切面呈楔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垫块的质量为100g~300g,强度在30~80mpa。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装配式墙板的垫块,所述垫块包括五个面,分别为第一斜面、第二平面、第三面、第四面、第五面;所述第一斜面、第二平面为矩形;所述第一斜面、第二平面分别设有起抗滑作用的凹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面,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墙板的装配方法,所述装配方法包括:施工前现场清理干净,按照确认的施工图放线,隔墙安装部位弹基线与梁底基线垂直;确保墙板垂直度和平整度,并标识门洞位置;装配式墙板在安装过程中实行干法切割作业;上浆前地面提前打扫,装配式墙板凹凸槽表面粉尘和杂物需处理干净,之后将装配式墙板粘结剂抹在装配式墙板的凹槽内、坚向接板及地板基线上;装配式墙板安装时先用工具将其从底部撬起并用力使墙板间压紧,将饱满的装配式墙板粘结剂从接缝挤出;在装配式墙体安装好后,慢慢打入上述的垫块,调整装配式墙板的平整度和垂直度,调整完毕后,保留墙板内受压的垫块部分,将墙板外未承压垫块部分截断或楼板地面找平时直接覆盖,墙板存在垫块内嵌,仅需填缝,无需修补,这样避免了墙体发生不均匀下沉从而导致粘结剂接缝处开裂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用于装配式墙板的垫块及装配式墙板的装配方法,垫块结构简单,轻质高强(每块垫块的质量为100g~300g,强度在30~80mpa),施工效率高,节省人工成本。能有效完善或解决木楔垫块存在的不足,提高装配质量,加快装配速率的用于墙板安装。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其益处在于:一、不需要拔出垫块,板墙调整完毕后,保留墙板内受压的垫块部分,将墙板外未承压垫块部分截断或楼板地面找平时直接覆盖,墙板存在垫块内嵌,仅需填缝,无需修补。不仅避免了墙体发生不均匀下沉从而导致粘结剂接缝处开裂的情况,还提高装配质量。施工效率高,节省人工成本。二,本专利技术采用尾矿机制骨料高强混凝土,节能环保,强度大,不变形,防腐,防水,在受压的状态下,不会发生慢性塑性变形,更不会被压坏,避免了墙体发生不均匀下沉从而导致侧边粘结缝开裂的情况,不会影响装配的进行,提高了装配质量。三、不用二次补洞,减少了工程量,节省时间,缩短工期。四、本专利技术材质为尾矿机制骨料,该材质节能环保,结构简单,生产容易,施工效率高,节省人工成本。五、本专利技术材质为高强混凝土,与粘结剂和墙体有较好的相容性,并且在表面设计的抗滑移的凹槽,可使该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稳定,提供了一个咬合力,提高了墙板施工时的稳定性。六、本专利技术材质为尾矿机制骨料制成的高强混凝土,其使用寿命长于建筑本身。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用于装配式墙板的垫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用于装配式墙板的垫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用于装配式墙板的垫块的使用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用于装配式墙板的垫块的使用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用于装配式墙板的垫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用于装配式墙板的垫块的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为了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限制。该部分的描述只针对几个典型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并不仅局限于实施例描述的范围。相同或相近的现有技术手段与实施例中的一些技术特征进行相互替换也在本专利技术描述和保护的范围内。说明书中的“连接”既包含直接连接,也包含间接连接。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用于装配式墙板的垫块,图1至图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装配式墙板的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包括五个面,分别为第一斜面、第二平面、第三垂直面、第四垂直面、第五垂直面;/n所述第一斜面、第二平面、第三垂直面为矩形;所述第四垂直面、第五垂直面为三角形;所述第一斜面、第二平面分别设有起抗滑作用的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装配式墙板的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包括五个面,分别为第一斜面、第二平面、第三垂直面、第四垂直面、第五垂直面;
所述第一斜面、第二平面、第三垂直面为矩形;所述第四垂直面、第五垂直面为三角形;所述第一斜面、第二平面分别设有起抗滑作用的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配式墙板的垫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垫块的材料包括: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机制骨料,减水剂;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机制骨料、减水剂的配合比为1:0.25~0.3:0.5~0.7:2.70~4.00:0.01~0.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配式墙板的垫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的剖面为三角形或矩形或正方形或半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配式墙板的垫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斜面、第二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7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配式墙板的垫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斜面设有若干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剖面可以为三角形、矩形、正方形、半圆形等形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
所述第一凹槽设有第一凹槽面、第二凹槽面,所述第一凹槽面与第二凹槽面所呈角度为15°~60°;所述第二凹槽面与第一斜面所呈角度为60°~120°;
在同一第一凹槽中,第一凹槽面的中心与第三垂直面的距离小于第二凹槽面中心与第三垂直面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配式墙板的垫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平面设有若干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剖面可以为三角形、矩形、正方形、半圆形等形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
所述第二凹槽设有第三凹槽面、第四凹槽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成赵阳闫鑫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智聚智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