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与诚专利>正文

可控锁定钢绞线的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2761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2
本申请涉及一种可控锁定钢绞线的装置和方法,包括:锚具,一端与混凝土构件或者钢构件接触,设置有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预留孔;顶压部件,与锚具背向混凝土构件或者钢构件的端面对应设置,设置有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预留孔;阻挡部件,安装于顶压部件和锚具之间,设置有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预留孔,第三预留孔、第二预留孔以及第一预留孔一一对应设置;多个锁定部件,各个锁定部件一端抵靠在顶压部件靠近锚具的端面,另一端穿过第三预留孔延伸至第一预留孔,锁定部件设置有围绕自身外周延伸的第一卡设部,阻挡部件围成各个第三预留孔的外周卡设于第一卡设部;推动顶压部件使锁定部件完全进入预留孔内以完成锁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控锁定钢绞线的装置和方法
本申请涉及钢材预应力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可控锁定钢绞线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在基坑工程和边坡治理工程中常常使用锚杆。按照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锚杆在锁定之前必须检测锚杆的抗拔承载力,只有当锚杆的抗拔承载力符合要求之后才能卸载至锁定值进行锁定。锚杆的主要受拉材料为钢绞线。现有技术中,钢绞线张拉锁定的施工过程需要两次安装千斤顶。首先安装张拉千斤顶,通过张拉千斤顶向钢绞线施加一定的预应力,用于测试锚杆的抗拔承载力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然后卸载张拉千斤顶以释放预应力,然后安装夹片,再次安装张拉千斤顶,通过张拉千斤顶向钢绞线施加一定的预应力,卸载张拉千斤顶,钢绞线回缩带动夹片完成自锁。针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需要两次安装和卸载千斤顶才能实现钢绞线的张拉和锁定,安装和卸载千斤顶的过程既费力又费时;二是自锁时的钢绞线收缩量比较大,应力损失较多,且多根钢绞线的锁定不同步;三是钢绞线在张拉时受到夹片的刮伤。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装置只安装一次千斤顶就可以既能测量锚杆的抗拔承载力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又可以通过控制夹片在不刮伤钢绞线的前提下完成精准锁定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完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控锁定钢绞线的装置和方法,达到只安装一次千斤顶就可以既能测量锚杆的抗拔承载力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又可以通过控制锁定部件完成钢绞线的精准锁定。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控锁定钢绞线的装置,包括:锚具,一端与混凝土构件或者钢构件接触,设置有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预留孔;顶压部件,与所述锚具背向所述混凝土构件或者钢构件的端面对应设置,所述顶压部件设置有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预留孔,所述第二预留孔与所述第一预留孔一一对应设置;阻挡部件,安装于所述顶压部件和所述锚具之间,设置有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预留孔,所述第三预留孔与所述第一预留孔一一对应设置;多个锁定部件,各个所述锁定部件一端抵靠在所述顶压部件靠近所述锚具的端面,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三预留孔延伸至所述第一预留孔,所述锁定部件设置有围绕自身外周延伸的第一卡设部,所述阻挡部件围成各个所述第三预留孔的外周卡设于所述第一卡设部;推动所述顶压部件使所述锁定部件完全进入所述第一预留孔内以完成锁定。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锁定部件设置有围绕自身外周延伸的第二卡设部,所述第一卡设部和所述第二卡设部在所述锁定部件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设部为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卡设部为第二凹槽。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能够和围成各个所述第三预留孔的外周间隙配合。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推动所述顶压部件使所述锁定部件完全进入到所述第一预留孔内完成锁定。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推动机构为液压控制机构,所述液压控制机构包括外壳、内壳、活塞以及弹簧,所述内壳套设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活塞设置于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之间,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活塞的外表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安装于所述锚具结构外表面与所述外壳内表面之间。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锁定部件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四预留孔,所述锁定部件的围成所述第四预留孔的内表面设置有咬合齿。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阻挡部件,为以上任一项所述的阻挡部件,所述阻挡部件安装于所述顶压部件和所述锚具之间,设置有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预留孔,所述第三预留孔与所述第一预留孔一一对应设置。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三预留孔围绕所述阻挡部件的中心呈环形阵列均匀分布,各个所述第三预留孔与所述阻挡部件的外轮廓分别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弹性缝。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阻挡部件沿自身的外周均匀设置有多个缺口,各个所述缺口的两侧均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三预留孔。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压控制机构,为以上任一项所述的液压控制机构,所述液压控制机构包括外壳、内壳、活塞以及弹簧,所述内壳套设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活塞设置于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之间,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活塞的外表面。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绞线张拉及锁定的方法,在钢绞线的相应位置安装锚具、阻挡部件、锁定部件以及顶压部件;推动所述顶压部件使所述锁定部件完全移动至所述锚具结构以完成锁定。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安装锚具、阻挡部件、锁定部件以及顶压部件的步骤之后还包括,通过张拉千斤顶将钢绞线拉伸至第一预应力。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通过张拉千斤顶将钢绞线拉伸至第一预应力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将承载第一预应力的钢绞线释放应力至第二预应力。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推动所述顶压部件使所述锁定部件完全移动至所述锚具结构以完成锁定的步骤还包括:钢绞线释放应力至第二预应力后,通过液压控制机构推动所述顶压部件使所述锁定部件完全移动至所述锚具结构以完成锁定。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可控锁定钢绞线的装置包括锚具、顶压部件、阻挡部件以及锁定部件,锚具、阻挡部件以及顶压部件在钢绞线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各个锁定部件一端抵靠在顶压部件靠近锚具的端面,另一端穿过阻挡部件的第三预留孔延伸至锚具的第一预留孔。钢绞线的一端预埋至在土层或岩层中,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预留孔、第三预留孔、锁定部件的第四预留孔以及第二预留孔。首先对钢绞线施加第一预应力使钢绞线拉伸一定的长度,在顶压部件的阻挡作用下,锁定部件无法朝钢绞线的拉伸方向移动,然后卸载张拉千斤顶以释放钢绞线的预应力,在钢绞线预应力的释放过程中,由于锁定部件中各个围成第三预留孔的外周分别卡设于各个第一卡设部,从而保证锁定部件不能移动至锚具的第一预留孔的内部,当钢绞线的预应力即将释放至锁定值的时候,推动顶压部件,通过顶压部件推动锁定部件朝锚具中的第一预留孔移动,直至锁定部件中围成各个第三预留孔的外周完全脱离各个第一卡设部,锁定部件进入第一预留孔与钢绞线抱紧,钢绞线回缩带动锁定部件完全移动至锚具中的第一预留孔内后完成锁定。可以保证各个钢绞线的受力均匀,也可以保证各个锁定部件能够完全进入第一预留孔内抱紧钢绞线,且只需要一次安装张拉千斤顶就可以实现既能测量钢绞线的拉伸程度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又可以使钢绞线在承受任意预应力的情况下控制锁定部件完成精准的锁定。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控锁定钢绞线的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定部件与阻挡部件相连接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控锁定钢绞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锚具,一端与混凝土构件或者钢构件接触,设置有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预留孔;/n顶压部件,与所述锚具背向所述混凝土构件或者钢构件的端面对应设置,所述顶压部件设置有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预留孔,所述第二预留孔与所述第一预留孔一一对应设置;/n阻挡部件,安装于所述顶压部件和所述锚具之间,设置有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预留孔,所述第三预留孔与所述第一预留孔一一对应设置;/n多个锁定部件,各个所述锁定部件一端抵靠在所述顶压部件靠近所述锚具的端面,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三预留孔延伸至所述第一预留孔,所述锁定部件设置有围绕自身外周延伸的第一卡设部,所述阻挡部件围成各个所述第三预留孔的外周卡设于所述第一卡设部;/n推动所述顶压部件使所述锁定部件完全进入所述第一预留孔内以完成锁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锁定钢绞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锚具,一端与混凝土构件或者钢构件接触,设置有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预留孔;
顶压部件,与所述锚具背向所述混凝土构件或者钢构件的端面对应设置,所述顶压部件设置有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预留孔,所述第二预留孔与所述第一预留孔一一对应设置;
阻挡部件,安装于所述顶压部件和所述锚具之间,设置有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预留孔,所述第三预留孔与所述第一预留孔一一对应设置;
多个锁定部件,各个所述锁定部件一端抵靠在所述顶压部件靠近所述锚具的端面,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三预留孔延伸至所述第一预留孔,所述锁定部件设置有围绕自身外周延伸的第一卡设部,所述阻挡部件围成各个所述第三预留孔的外周卡设于所述第一卡设部;
推动所述顶压部件使所述锁定部件完全进入所述第一预留孔内以完成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锁定钢绞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件设置有围绕自身外周延伸的第二卡设部,所述第一卡设部和所述第二卡设部在所述锁定部件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锁定钢绞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设部为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卡设部为第二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控锁定钢绞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能够和围成各个所述第三预留孔的外周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锁定钢绞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推动所述顶压部件使所述锁定部件完全进入到所述第一预留孔内完成锁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控锁定钢绞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为液压控制机构,所述液压控制机构包括外壳、内壳、活塞以及弹簧,所述内壳套设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活塞设置于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之间,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活塞的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控锁定钢绞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安装于所述锚具外表面与所述外壳内表面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锁定钢绞线的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与诚杨斌陈茜郭跃龙张德萍高见闻
申请(专利权)人:周与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