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抗拔锚杆及其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12761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2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强度抗拔锚杆及其安装方法,涉及抗拔锚杆领域,以解决锚杆与肋板之间发生脱焊,造成锚杆的抗拔能力下降的问题,其包括锚杆主体,所述锚杆主体上设置有肋板结构,所述肋板结构包括第一肋板、第二肋板和第三肋板,所述第一肋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肋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肋板与第二肋板之间夹角呈60度,所述第二肋板上远离第一肋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三肋板的一侧,且第二肋板与第三肋板之间夹角呈60度,第三肋板上远离第二肋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肋板的一侧。本申请具有通过模块化拼接方式安装,不仅操作简单,且使肋板结构安装稳定,无需采用焊接工艺,提高锚杆的抗拔能力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强度抗拔锚杆及其安装方法
本申请涉及抗拔锚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强度抗拔锚杆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在岩土工程涉及的地下工程、采矿工程、基坑与边坡加固等工程过程中,为了防止岩土内部发生滑移,导致地层变形坍塌或者失稳而产生安全隐患,从而需要对岩土体进行加固处理,以便增强岩土体结构的稳定性,现有技术中,对地层进行加固的一种主要的支护技术是锚杆加固。在实际的施工中,锚杆的孔道内壁经过扰动,其岩土体扰动较剧烈,锚固效果非常局限,容易造成与岩土体脱开,导致锚杆直接从孔道被拔出,为提高锚杆的抗拔能力,通常在锚杆的杆身上设置肋板,依靠肋板将杆身固定于地层内,在现有技术中,肋板通常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于锚杆上,然而焊接的加工难度大,在焊接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且在安装后锚杆和肋板容易脱焊,影响锚杆的抗拔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避免锚杆与肋板之间发生脱焊,造成锚杆的抗拔能力下降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强度抗拔锚杆及其安装方法。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强度抗拔锚杆,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抗拔锚杆,包括锚杆主体,所述锚杆主体上设置有肋板结构,所述肋板结构包括第一肋板、第二肋板和第三肋板,所述第一肋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肋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肋板与第二肋板之间夹角呈60度,所述第二肋板上远离第一肋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三肋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二肋板与第三肋板之间夹角呈60度,所述第三肋板上远离第二肋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肋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三肋板与第一肋板之间夹角呈60度;所述第一肋板、第二肋板和第三肋板的内侧均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块和固定连接于连接块一端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呈弧形,三个所述连接块分别与第一肋板、第二肋板和第三肋板活动连接,三个所述连接块分别沿垂直于第一肋板、第二肋板和第三肋板的方向运动;所述锚杆主体的侧壁开设有三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呈L形,所述连接槽的顶端延伸至锚杆主体的顶端形成开口,且所述连接槽包括相互连通的滑槽和限位槽,所述滑槽与限位块相适配,所述限位槽与连接块相适配,所述限位槽的侧壁延伸至锚杆主体的外周壁形成开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锚杆主体上开设连接槽,肋板结构由第一肋板、第二肋板和第三肋板组成,第一肋板、第二肋板和第三肋板的中部形成等边三角形,使肋板结构设置更加稳定,且第一肋板、第二肋板和第三肋板通过连接组件安装在锚杆主体上,通过模块化拼接方式安装,不仅操作简单,且使肋板结构安装稳定,无需采用焊接工艺,提高锚杆的抗拔能力。可选的,所述连接块远离限位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连接块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螺纹杆和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杆,所述第一肋板、第二肋板和第三肋板上均贯穿开设有螺纹孔和位于所述螺纹孔两侧的限位孔,所述螺纹杆和限位杆分别穿过螺纹孔和限位孔伸至另一侧,且所述螺纹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杆在螺纹孔处螺纹连接,通过转动螺纹杆,从而能够推动连接板移动,连接板带动连接块和限位块移动,限位块与限位槽的内壁抵接,从而提高肋板结构的安装紧固性。可选的,所述限位槽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条,所述安装条的长度与限位槽的高度相同,所述安装条的两侧均设置有一体成型的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与卡槽相适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安装条插入限位槽中,安装条两侧限位条插入卡槽中,从而使安装条位置固定,通过安装条能够对连接块起到一定的限位效果,进一步提高肋板结构的安装稳定性。可选的,所述锚杆主体的顶端开设有灌胶槽,所述灌胶槽的内壁开设有若干导流孔,所述导流孔的底端均延伸至限位槽的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灌胶槽,向灌胶槽中灌入液体胶,液体胶穿过导流孔流进限位槽中,对安装条和肋板结构进一步固定,且能够对连接槽进行密封,避免土层中的水分渗入连接槽中,对肋板结构造成腐蚀损坏。可选的,所述锚杆主体的外周壁的顶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锚杆的顶端设置有螺纹盖,所述螺纹盖的内周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内螺纹相适配,所述螺纹盖上开设有圆形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螺纹盖,螺纹盖与锚杆之间为螺纹连接,从而能够将螺纹盖安装于锚杆上,通过螺纹盖对安装条进行固定,同时对连接槽的顶端起到保护的作用。可选的,所述肋板结构的内部设置有三个紧固机构,所述紧固机构包括连接杆和两个固定连接于连接杆端部的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远离连接杆的一侧均开设有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的内壁开设有垂直于支撑板的第一穿孔,所述第一肋板、第二肋板和第三肋板上均开设有与第一穿孔在同一轴线的第二穿孔,所述支撑板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肋板、第二肋板和第三肋板固定连接,且螺栓穿过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肋板结构内部设置紧固机构,紧固机构包括支撑板和连接杆,支撑板分别与第一肋板、第二肋板和第三肋板,通过连接板起到支撑的效果,第一肋板、第二肋板和第三肋板均处于支撑板上的条形凹槽中,从而提高安装稳定性,同时提高肋板结构的连接强度。可选的,所述第一肋板、第二肋板和第三肋板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水平设置,所述第一肋板、第二肋板和第三肋板和固定板的材料均为不锈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肋板、第二肋板和第三肋板上设置的固定板,增大肋板结构与土层之间的接触面积,且材料是不锈钢,使锚杆安装后更加稳定,抗拔性能更好。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强度抗拔锚杆的安装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抗拔锚杆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安装肋板结构,限位块插入限位槽中,连接块进入滑槽中,使肋板结构进入连接槽的底部;S2、固定肋板结构,转动处于连接槽底部的肋板结构,使连接块转动至连接槽的端部,再转动螺纹杆使连接组件移动,使限位块与限位槽的内壁抵接;S3、固定安装条,安装条插入滑槽中,限位条插入卡槽中,转动螺纹盖使安装条的顶部抵住;S4、灌胶,通过螺纹盖上的圆形通孔向灌胶槽中灌液体胶,液体胶从导流孔中流进限位槽中,直到液体胶的平面与螺纹盖的顶面在同一水平面,实现对肋板结构加固。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有益技术效果:1.第一肋板、第二肋板和第三肋板通过连接组件插入连接槽中,从而使肋板结构安装在锚杆主体上,肋板结构与锚杆通过模块化拼接方式安装,不仅操作简单,且使肋板结构安装稳定,无需采用焊接工艺,提高锚杆的抗拔能力;2.通过设置连接板、螺纹杆和限位杆,通过转动螺纹杆,限位杆对连接板限位,从而能够推动连接板移动,连接板带动连接块和限位块移动,限位块与限位槽的内壁抵接,同时通过设置安装条对连接块的位置固定,通过向灌胶槽中注入液体胶,液体胶穿过导流孔流进限位槽中,对安装条和肋板结构进一步固定,且能够对连接槽进行密封,从而提高肋板结构的安装紧固性;3.通过设置支撑板与第一肋板、第二肋板和第三肋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从而对第一肋板、第二肋板和第三肋板连接部分起到固定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抗拔锚杆,包括锚杆主体(1),所述锚杆主体(1)上设置有肋板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板结构(2)包括第一肋板(21)、第二肋板(22)和第三肋板(23),所述第一肋板(2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肋板(22)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肋板(21)与第二肋板(22)之间夹角呈60度,所述第二肋板(22)上远离第一肋板(2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三肋板(23)的一侧,且所述第二肋板(22)与第三肋板(23)之间夹角呈60度,所述第三肋板(23)上远离第二肋板(2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肋板(21)的一侧,且所述第三肋板(23)与第一肋板(21)之间夹角呈60度;/n所述第一肋板(21)、第二肋板(22)和第三肋板(23)的内侧均设置有连接组件(3),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连接块(31)和固定连接于连接块(31)一端的限位块(32),所述限位块(32)呈弧形,三个所述连接块(31)分别与第一肋板(21)、第二肋板(22)和第三肋板(23)活动连接,三个所述连接块(31)分别沿垂直于第一肋板(21)、第二肋板(22)和第三肋板(23)的方向运动;/n所述锚杆主体(1)的侧壁开设有三组连接槽(4),所述连接槽(4)呈L形,所述连接槽(4)的顶端延伸至锚杆主体(1)的顶端形成开口,且所述连接槽(4)包括相互连通的滑槽(41)和限位槽(42),所述滑槽(41)与限位块(32)相适配,所述限位槽(42)与连接块(31)相适配,所述限位槽(42)的侧壁延伸至锚杆主体(1)的外周壁形成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抗拔锚杆,包括锚杆主体(1),所述锚杆主体(1)上设置有肋板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板结构(2)包括第一肋板(21)、第二肋板(22)和第三肋板(23),所述第一肋板(2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肋板(22)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肋板(21)与第二肋板(22)之间夹角呈60度,所述第二肋板(22)上远离第一肋板(2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三肋板(23)的一侧,且所述第二肋板(22)与第三肋板(23)之间夹角呈60度,所述第三肋板(23)上远离第二肋板(2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肋板(21)的一侧,且所述第三肋板(23)与第一肋板(21)之间夹角呈60度;
所述第一肋板(21)、第二肋板(22)和第三肋板(23)的内侧均设置有连接组件(3),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连接块(31)和固定连接于连接块(31)一端的限位块(32),所述限位块(32)呈弧形,三个所述连接块(31)分别与第一肋板(21)、第二肋板(22)和第三肋板(23)活动连接,三个所述连接块(31)分别沿垂直于第一肋板(21)、第二肋板(22)和第三肋板(23)的方向运动;
所述锚杆主体(1)的侧壁开设有三组连接槽(4),所述连接槽(4)呈L形,所述连接槽(4)的顶端延伸至锚杆主体(1)的顶端形成开口,且所述连接槽(4)包括相互连通的滑槽(41)和限位槽(42),所述滑槽(41)与限位块(32)相适配,所述限位槽(42)与连接块(31)相适配,所述限位槽(42)的侧壁延伸至锚杆主体(1)的外周壁形成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抗拔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31)远离限位块(3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远离连接块(3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螺纹杆(6)和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杆(7),所述第一肋板(21)、第二肋板(22)和第三肋板(23)上均贯穿开设有螺纹孔和位于所述螺纹孔两侧的限位孔,所述螺纹杆(6)和限位杆(7)分别穿过螺纹孔和限位孔伸至另一侧,且所述螺纹杆(6)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抗拔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42)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8),所述限位槽(42)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条(9),所述安装条(9)的长度与限位槽(42)的高度相同,所述安装条(9)的两侧均设置有一体成型的限位条(10),所述限位条(10)与卡槽(8)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抗拔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峰李鹏飞熊建依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金港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