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百叶帘,包括百叶帘片、转向梯绳、升降拉绳,以及驱动机构,所述百叶帘片搭架在转向梯绳上,所述百叶帘片的下方依次设有梯绳固定扣和弹性固定件;所述转向梯绳的底端与梯绳固定扣固定,其顶端与驱动机构连接以驱动百叶帘片翻转;所述升降拉绳的底端与弹性固定件连接,所述升降拉绳的顶端依次穿过所述百叶帘片上的过孔,且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当所述驱动机构驱动弹性固定件升降运动至预设高度上方时,所述升降拉绳驱动弹性固定件伸缩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百叶帘片上升过高时,可以保护百叶帘不受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百叶帘
本技术涉及百叶帘
,尤其涉及一种升降百叶帘。
技术介绍
随着玻璃窗户的面积增大,阳光房建造的增多,升降百叶帘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升降百叶帘通过电机驱动实现百叶帘的升降和叶片的翻转,其具有操控便利、可远距离控制的优点。现有的升降百叶帘为实现百叶帘升降高度的定位,通常都会设置行程控制机构。然而,现有升降百叶帘上安装的行程控制机构的精确度不够高,通过该行程控制机构控制电机的旋转,当电机转动的圈数过多时,驱动百叶帘升降的升降拉绳将过度拉扯百叶帘下方的托架、挤压百叶帘,造成百叶帘、升降绳或托架受损,甚至出现电机烧坏的情形。而在升降百叶帘上安装高精度的行程控制机构,无疑会大大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升降百叶帘,在百叶帘片上升过高时,可以保护百叶帘不受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升降百叶帘,包括百叶帘片、转向梯绳、升降拉绳,以及驱动机构,所述百叶帘片搭架在转向梯绳上,所述百叶帘片的下方依次设有梯绳固定扣和弹性固定件;所述转向梯绳的底端与梯绳固定扣固定,其顶端与驱动机构连接以驱动百叶帘片翻转;所述升降拉绳的底端与弹性固定件连接,所述升降拉绳的顶端依次穿过所述百叶帘片上的过孔,且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当所述驱动机构驱动弹性固定件升降运动至预设高度上方时,所述升降拉绳驱动弹性固定件伸缩移动。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弹性固定件包括安装座和弹簧,所述安装座设有穿线柱和导向滑槽,所述穿线柱设有与导向滑槽相通的穿线孔;所述弹簧设于所述导向滑槽内且与穿线柱相抵接,所述升降拉绳的底端穿过穿线孔和弹簧,且与弹簧远离穿线柱的一端相接,当所述驱动机构驱动弹性固定件升降运动至预设高度上方时,所述升降拉绳驱动所述弹簧与升降拉绳相接的一端在导向滑槽内伸缩移动。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穿线孔包括第一穿线孔及第二穿线孔,所述第一穿线孔竖直设置,所述第二穿线孔与第一穿线孔交叉相通。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梯绳固定扣设有过线孔,所述过线孔与第一穿线孔对应,所述升降拉绳的底端依次穿过过孔、第一穿线孔、第二穿线孔及弹簧,且与弹簧远离穿线柱的一端相接。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升降拉绳的底端设有拉绳固定塞,所述拉绳固定塞用于封堵所述弹簧远离穿线柱的一端。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托架,所述托架内设有与百叶帘片相适配的托槽,所述梯绳固定扣和弹性固定件设于所述托槽内。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卷筒和行程控制机构,所述卷筒上设有翻叶轮,所述升降拉绳的顶端与卷筒连接,所述转向梯绳的顶端与翻叶轮相连,所述卷筒的两端部分别与电机及行程控制机构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行程控制机构包括行程丝杆、丝杆螺母、行程调节块及行程止块,所述行程调节块、丝杆螺母及行程止块依次设于所述行程丝杆上;所述卷筒套设在行程止块外,且其端部与丝杆螺母固定连接。实施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升降百叶帘,通过在百叶帘片的下方依次设置梯绳固定扣和弹性固定件,百叶帘片搭架在转向梯绳上,转向梯绳的底端与梯绳固定扣固定,其顶端与驱动机构连接以驱动百叶帘片翻转;通过将升降拉绳的底端与弹性固定件连接,其顶端与驱动机构连接,由于弹性固定件有伸缩性,当驱动机构驱动弹性固定件升降运动至预设高度上方时,升降拉绳驱动弹性固定件伸缩移动,由此可以增加升降拉绳的收卷长度,减轻百叶帘片之间的挤压,以及升降拉绳对百叶帘下方的弹性固定件的拉扯,避免驱动机构、升降拉绳或百叶帘片受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升降百叶帘一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正视图;图4是图3的弹性固定件升降至预设高度下方时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的弹性固定件升降至预设高度上方时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升降百叶帘的一实施例,包括百叶帘片1、转向梯绳2、升降拉绳3,以及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所述百叶帘片1搭架在转向梯绳2上,所述百叶帘片1的下方依次设有梯绳固定扣4和弹性固定件5;所述转向梯绳2的底端与梯绳固定扣4固定,其顶端与驱动机构连接以驱动百叶帘片1翻转;所述升降拉绳3的底端与弹性固定件5连接,所述升降拉绳3的顶端依次穿过所述百叶帘片1上的过孔,且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当所述驱动机构驱动弹性固定件5升降运动至预设高度上方时,所述升降拉绳3驱动弹性固定件5伸缩移动。本实施例通过在百叶帘片1的下方依次设置梯绳固定扣4和弹性固定件5,百叶帘片1搭架在转向梯绳2上,转向梯绳2的底端与梯绳固定扣4固定,其顶端与驱动机构连接以驱动百叶帘片1翻转;通过将升降拉绳3的底端与弹性固定件5连接,其顶端与驱动机构连接,由于弹性固定件5有伸缩性,当驱动机构驱动弹性固定件5升降运动至预设高度上方时,升降拉绳3驱动弹性固定件5伸缩移动,由此可以增加升降拉绳3的收卷长度,减轻百叶帘片1之间的挤压,以及升降拉绳3对百叶帘下方的弹性固定件5的拉扯,避免驱动机构、升降拉绳3或百叶帘片1受损。具体地,本实施例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卷筒和行程控制机构,所述卷筒上设有翻叶轮,所述升降拉绳3的顶端与卷筒连接,所述转向梯绳2的顶端与翻叶轮相连,所述卷筒的两端部分别与电机及行程控制机构连接。所述行程控制机构包括行程丝杆、丝杆螺母、行程调节块及行程止块,所述行程调节块、丝杆螺母及行程止块依次设于所述行程丝杆上;所述卷筒套设在行程止块外,且其端部与丝杆螺母固定连接。由于本实施例弹性固定件5有伸缩性,当卷筒上升降拉绳3驱动弹性固定件5升降运动至预设高度上方时,升降拉绳3驱动弹性固定件5伸缩移动,由此可以增加升降拉绳3的收卷长度,保护驱动机构、升降拉绳3或百叶帘片1不受损,因此可以降低对行程控制机构的精度要求。对于通过行程控制机构控制百叶帘升降高度(上限位高度及下限位高度)的情形,该预设高度为行程控制机构调节确定的上限位高度。具体地,本实施例所述百叶帘片1的下方还设有托架6,所述托架6内设有与百叶帘片1相适配的托槽,该托槽可以为百叶帘片1提供良好的支撑,所述梯绳固定扣4和弹性固定件5设于所述托槽内。如图4和图5,所述弹性固定件5包括安装座51和弹簧52,所述安装座51设有穿线柱511和导向滑槽512,所述穿线柱511设有与导向滑槽512相通的穿线孔;所述弹簧52设于所述导向滑槽512内且与穿线柱511相抵接,所述升降拉绳3的底端穿过穿线孔和弹簧52,且与弹簧52远离穿线柱511的一端相接,当所述驱动机构驱动弹性固定件5升降运动至预设高度上方时,所述升降拉绳3驱动所述弹簧52与升降拉绳3相接的一端在导向滑槽512内伸缩移动。本实施例所述升降拉绳3的底端设有拉绳固定塞7,所述拉绳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百叶帘,其特征在于,包括百叶帘片、转向梯绳、升降拉绳,以及驱动机构,/n所述百叶帘片搭架在转向梯绳上,所述百叶帘片的下方依次设有梯绳固定扣和弹性固定件;/n所述转向梯绳的底端与梯绳固定扣固定,其顶端与驱动机构连接以驱动百叶帘片翻转;/n所述升降拉绳的底端与弹性固定件连接,所述升降拉绳的顶端依次穿过所述百叶帘片上的过孔,且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当所述驱动机构驱动弹性固定件升降运动至预设高度上方时,所述升降拉绳驱动弹性固定件伸缩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百叶帘,其特征在于,包括百叶帘片、转向梯绳、升降拉绳,以及驱动机构,
所述百叶帘片搭架在转向梯绳上,所述百叶帘片的下方依次设有梯绳固定扣和弹性固定件;
所述转向梯绳的底端与梯绳固定扣固定,其顶端与驱动机构连接以驱动百叶帘片翻转;
所述升降拉绳的底端与弹性固定件连接,所述升降拉绳的顶端依次穿过所述百叶帘片上的过孔,且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当所述驱动机构驱动弹性固定件升降运动至预设高度上方时,所述升降拉绳驱动弹性固定件伸缩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百叶帘,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固定件包括安装座和弹簧,所述安装座设有穿线柱和导向滑槽,所述穿线柱设有与导向滑槽相通的穿线孔;
所述弹簧设于所述导向滑槽内且与穿线柱相抵接,所述升降拉绳的底端穿过穿线孔和弹簧,且与弹簧远离穿线柱的一端相接,当所述驱动机构驱动弹性固定件升降运动至预设高度上方时,所述升降拉绳驱动所述弹簧与升降拉绳相接的一端在导向滑槽内伸缩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百叶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孔包括第一穿线孔及第二穿线孔,所述第一穿线孔竖直设置,所述第二穿线孔与第一穿线孔交叉相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扬礼,徐海生,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汉狮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