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度悬拼拱肋吊扣分离后张拉非对称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12739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跨度悬拼拱肋吊扣分离后张拉非对称施工方法,采用缆索吊吊装拱肋节段,将拱肋起吊平台设置在一岸,先依次吊装对岸的拱肋悬臂各节段,第一扣锚点节段安装完成后继续吊装至少3‑4个节段后,在拱肋边跨段上安装扣塔进行第一次张拉,在后续节段全部吊装完成后进行第二次张拉,然后按同样方法吊装另一岸拱肋悬臂,最后吊装合龙段。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施工场地受限缆塔高度降低情况下的悬拼拱肋吊扣分离分离施工,并可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跨度悬拼拱肋吊扣分离后张拉非对称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桁梁系杆拱桥主拱肋安装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吊、扣分离施工技术在无扣索状态下进行大跨度悬拼主拱肋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无通航条件的峡谷、河道区域进行大跨度钢桁梁拱桥施工时,拱桥的拱肋常采用吊、扣分离法悬拼安装,缆索吊索塔和拱肋扣塔自成体系,拱肋节段通过缆索吊吊运,在索塔和扣塔之间设置拱肋节段的起吊平台。现有的拱肋吊扣分离悬拼施工方法,需要在拱肋节段吊装前搭设好扣塔,在每个拱肋扣锚点节段吊装到位后,马上安装扣索进行张拉,因此缆索吊缆塔必须有足够高度,以保证拱肋节段吊运时能够顺利越过扣塔顶部。但缆塔高度越高,需要浇筑的混凝土基础越大,缆塔缆风绳的锚碇也要相应设置的较远,但在山区峡谷地带,由于施工场地狭小,受地形、地质条件限制,缆塔无法设置到需要的高度,给施工顺利进行造成极大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山区峡谷地带采用吊、扣分离法安装拱肋遇到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拱肋的后张拉非对称施工方法,在施工场地狭小、索塔高度降低的情况下,完成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跨度悬拼拱肋吊扣分离后张拉非对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完成两岸缆塔及缆索吊安装,将拱肋节段起吊平台设置在一岸,并采用分体式运梁车向起吊平台运输拱肋节段,所述分体式运梁车包括两辆台车,两台车间有一定间距并采用钢丝绳连接,拱肋节段两端分搭放在两台车上;/n(2)两台车一前一后向起吊平台行驶,当前方台车到达起吊位置后,缆索吊将拱肋前端吊离前方运拱车,后方台车继续前行,完成拱肋翻身及起吊;/n(3)按照步骤(2)的运拱及翻身方法逐个运输、吊装拱肋节段;首先完成两岸拱肋边跨段的吊装;然后依次吊装对岸拱肋悬臂的各个节段,在对岸拱肋悬臂第一个扣锚点节段吊装完成后,再继续吊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跨度悬拼拱肋吊扣分离后张拉非对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完成两岸缆塔及缆索吊安装,将拱肋节段起吊平台设置在一岸,并采用分体式运梁车向起吊平台运输拱肋节段,所述分体式运梁车包括两辆台车,两台车间有一定间距并采用钢丝绳连接,拱肋节段两端分搭放在两台车上;
(2)两台车一前一后向起吊平台行驶,当前方台车到达起吊位置后,缆索吊将拱肋前端吊离前方运拱车,后方台车继续前行,完成拱肋翻身及起吊;
(3)按照步骤(2)的运拱及翻身方法逐个运输、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庆王志强罗勇华刘安政刘恒宇姚东旭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