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的墙面模板连接结构,包括竖直设置的铝合金墙柱模板、水平设置的木制梁模板以及设置在墙面转角处用于连接的C型槽,C型槽包括相互垂直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分别与墙柱模板和梁模板之间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墙角这种难以操作其他辅助性器材设备,也不便于用力的情况下,可以极为简便的完成连接固定,简化了建筑模板在安装中的流程,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不会影响后续加工,有利于模板的重复使用,从而降低了原料成本,节约了资源;还解决了传统铝模板和木模板在组合使用时,需要对连接部位进行二次加工,并使用螺钉固定,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金属屑和木屑,从而减少了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的墙面模板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的墙面模板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增加,建筑业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放眼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正掀起大兴土木的热潮。建筑业的快速发展,现浇混凝土的大量应用,模板组合结构市场需求旺盛。建筑模板体系具有设计构思巧妙,组装、拆卸操作简单快捷,生产效率高,调整灵活方便,重复利用周转次数多等特点,满足现浇混凝土梁、板、柱、以及剪力墙等多方面的需求,并有助于提高现浇混凝土工程质量,且可节约大量木材,符合我国节能降耗的产业政策,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推广前景。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拼装式模板绝大部分为铝合金模板,铝合金模板通常具有结构规范化,尺寸精确,连接方便等优点,在标准化程度高的区域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快捷,但是当需要处理梁板、楼梯等尺寸变化大,标准化低的区域时,铝合金模板因为硬度过高、二次加工困难,在需要不断修改结构大小的环境下就难以使用,因此这种地方使用传统的木模板更为方便。因铝合金模板之间使用的标准化的连接件进行连接,当需要将铝合金模板和木模板结构使用时,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就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大多数情况下是使用螺钉进行固定式连接,但是在墙面模板相互连接的角落位置,由于空间狭小,难以对螺钉进行操作,导致连接起来非常不方便,因此需要一种更便于使用的墙面木板连接结构,来解决不同材质、不同方向的模板在墙角接触处的连接结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的墙面模板连接结构,用以解决在铝合金模板和木模板在墙角连接处,因为空间狭小,难以对螺钉进行操作等因素,导致连接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的墙面模板连接结构,包括竖直设置的铝合金墙柱模板、水平设置的木制梁模板以及设置在墙面转角处用于连接的C型槽,所述墙柱模板紧贴竖直墙面设置,梁模板和墙柱模板相邻的一端在靠近墙面转角处,分别与C型槽连接,形成稳固的一体式结构;所述C型槽包括紧贴墙角相互垂直的竖直固定面和水平固定面,其中竖直固定面的底端设置有水平的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与墙柱模板的端面配合并可拆卸连接,所述水平固定面的端面设置有竖直的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二连接面的顶部对应梁模板的端面设置,梁模板下方还设置有紧靠第二连接面的木制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第二连接面之间固定设置,梁模板与固定块之间可拆卸的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墙柱模板为空心结构,其背离墙面的一侧顶部开设有销孔,销孔内部配合设置有销片,所述销孔上方对应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C型槽的第一连接面上对应第一连接孔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销片上对应第一连接孔和第一固定孔的位置设置有穿孔,还包括从C型槽内部自上而下依次穿过第一固定孔、第一连接孔和穿孔的销钉。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面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固定块内部对应第二固定孔设置有水平穿透式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固定孔和第二连接孔内部贯穿设置有螺栓和螺母。进一步的,还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贯穿梁模板和固定块的钉子,所述钉子的末端位于固定块内部。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面的端面上还设置有L型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一面固定在第二连接面上,另一面垂直第二连接面的底端朝向梁模板方向;所述固定块卡设在连接头内部,梁模板则堆放在固定块上方,所述连接头的竖直一侧上对应螺栓设置有圆孔。进一步的,所述螺栓和螺母为水平并列设置的两套,所述第二固定孔和第二连接孔对应设置有两个。进一步的,所述C型槽的顶部还设置有依次搭设在C型槽、连接头、梁模板上表面的密封胶带。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C型槽作为铝合金墙面模板和木制梁模板之间在墙角的连接件,在C型槽与墙柱模板的端面上通过销片和销钉的配合即可完成固定,在C型槽与梁模板的端面上,通过螺栓和螺母的配合即可完成固定,唯一需要用锤子来固定的钉子位于梁模板顶部,不存在操作障碍,因此在墙角这种难以操作其他辅助性器材设备,也不便于用力的情况下,可以极为简便的完成连接固定,简化了建筑模板在安装中的流程,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2、本技术的铝合金墙柱模板和木质的梁模板之间实际上采用的是可拆卸的安装方式,相比于传统在端面上使用螺钉的方法,可以更好地保护模板的结构,拆卸后仅会留下垂直于端面方向的钉孔,不会影响后续加工,有利于模板的重复使用,从而降低了原料成本,节约了资源;3、本技术解决了传统铝模板和木模板在组合使用时,需要对连接部位进行二次加工,并使用螺钉固定的问题,避免在此过程中产生大量金属屑和木屑,从而减少了环境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面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梁模板一侧端面示意图;图中:1、C型槽;2、墙柱模板;3、梁模板;4、销片;5、销钉;6、固定块;7、连接头;8、钉子;9、密封胶带;10、螺栓和螺母;11、第一连接面;12、第二连接面;21、销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建筑施工的墙面模板连接结构,包括竖直设置的铝合金墙柱模板2、水平设置的木制梁模板3以及设置在墙面转角处用于连接的C型槽1,所述墙柱模板2紧贴竖直墙面设置,梁模板3水平搭设在墙柱模板2上,从而形成一层层具有支撑能力的建筑模板结构。其中梁模板3和墙柱模板2相邻的一端在靠近墙面转角处分别与C型槽1连接,形成稳固的一体式结构,这样梁模板3具有承重能力,能实现完整的支撑效果。本技术中,所述C型槽1包括紧贴墙角相互垂直的竖直固定面和水平固定面,其中竖直固定面的底端设置有水平的第一连接面11,所述第一连接面11与墙柱模板2的端面配合并可拆卸连接,所述水平固定面的端面设置有竖直的第二连接面12,所述第二连接面12的顶部对应梁模板3的端面设置,梁模板3下方还设置有紧靠第二连接面12的木制固定块6,所述固定块6与第二连接面12之间固定设置,梁模板3与固定块6之间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如图1、图2所示,具体的,所述墙柱模板2为空心铝合金结构,其背离墙面的一侧顶部开设有销孔21,销孔21内部配合设置有销片4,所述销孔21上方对应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C型槽1的第一连接面11上对应第一连接孔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销片4上对应第一连接孔和第一固定孔的位置设置有穿孔,还包括从C型槽1内部自上而下依次穿过第一固定孔、第一连接孔和穿孔的销钉5。该销钉5顶部设置有钉帽,从而在销钉5插入后将其卡设固定在C型槽1顶部。该结构在安装时,先将C型槽1对应墙柱模板2的顶部端面放置到位,然后将销片4插入到销孔21内部,最后将销钉5从C型槽1内部向下贯穿第一固定孔、第一连接孔和穿孔插入,即完成了C型槽1与墙柱模板2之间的连接,拆卸时依次拔出销钉5和销片4即可。本实施例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的墙面模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铝合金墙柱模板、水平设置的木制梁模板以及设置在墙面转角处用于连接的C型槽,所述墙柱模板紧贴竖直墙面设置,梁模板和墙柱模板相邻的一端在靠近墙面转角处,分别与C型槽连接,形成稳固的一体式结构;/n所述C型槽包括紧贴墙角相互垂直的竖直固定面和水平固定面,其中竖直固定面的底端设置有水平的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与墙柱模板的端面配合并可拆卸连接,所述水平固定面的端面设置有竖直的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二连接面的顶部对应梁模板的端面设置,梁模板下方还设置有紧靠第二连接面的木制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第二连接面之间固定设置,梁模板与固定块之间可拆卸的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的墙面模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铝合金墙柱模板、水平设置的木制梁模板以及设置在墙面转角处用于连接的C型槽,所述墙柱模板紧贴竖直墙面设置,梁模板和墙柱模板相邻的一端在靠近墙面转角处,分别与C型槽连接,形成稳固的一体式结构;
所述C型槽包括紧贴墙角相互垂直的竖直固定面和水平固定面,其中竖直固定面的底端设置有水平的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与墙柱模板的端面配合并可拆卸连接,所述水平固定面的端面设置有竖直的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二连接面的顶部对应梁模板的端面设置,梁模板下方还设置有紧靠第二连接面的木制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第二连接面之间固定设置,梁模板与固定块之间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的墙面模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柱模板为空心结构,其背离墙面的一侧顶部开设有销孔,销孔内部配合设置有销片,所述销孔上方对应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C型槽的第一连接面上对应第一连接孔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销片上对应第一连接孔和第一固定孔的位置设置有穿孔,还包括从C型槽内部自上而下依次穿过第一固定孔、第一连接孔和穿孔的销钉。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军,郭卫平,曹阳,王吉平,许鹏,
申请(专利权)人:国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