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耐腐蚀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耐腐蚀不锈钢生产
,具体的说是一种高耐腐蚀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不锈钢(StainlessSteel)是不锈耐酸钢的简称,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或具有不锈性的钢种称为不锈钢;而将耐化学腐蚀介质(酸、碱、盐等化学浸蚀)腐蚀的钢种称为耐酸钢。由于两者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而使他们的耐蚀性不同,普通不锈钢一般不耐化学介质腐蚀,而耐酸钢则一般均具有不锈性。“不锈钢”一词不仅仅是单纯指一种不锈钢,而是表示一百多种工业不锈钢,所开发的每种不锈钢都在其特定的应用领域具有良好的性能。成功的关键首先是要弄清用途,然后再确定正确的钢种。和建筑构造应用领域有关的钢种通常只有六种。它们都含有17~22%的铬,较好的钢种还含有镍。添加钼可进一步改善大气腐蚀性,特别是耐含氯化物大气的腐蚀。由于不锈钢具有耐腐蚀、耐摔以及易清洗等优点,使得不锈钢材料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比如不锈钢洗菜盆、不锈钢锅盖以及不锈钢保温杯的应用等等,不锈钢保温杯虽然具有质轻、耐摔、保温性能好等优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耐腐蚀不锈钢,其特征在于:包括材料组一、材料组二和材料组三;/n所述材料组一由以下重量组分的原料组成:C:0.08-0.15%、Si:0.01-0.6%、Mn:0.02-0.6%、P:0.01-0.03%、S:0.0002-0.03%、Cr:12-14%、Mo:0.8-1.5%、Bi:1.2-6%、V:0.1-0.3%、余量为铁;/n所述材料组二由以下重量组分的原料组成:C:0.05-0.08%、Si:0.06-0.09%、Mn:1-1.8%、P:0.03-0.035%、S:0.01-0.02%、Cr:16-18%、Mo:2-3%、Bi:0.1-0.25%、V: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耐腐蚀不锈钢,其特征在于:包括材料组一、材料组二和材料组三;
所述材料组一由以下重量组分的原料组成:C:0.08-0.15%、Si:0.01-0.6%、Mn:0.02-0.6%、P:0.01-0.03%、S:0.0002-0.03%、Cr:12-14%、Mo:0.8-1.5%、Bi:1.2-6%、V:0.1-0.3%、余量为铁;
所述材料组二由以下重量组分的原料组成:C:0.05-0.08%、Si:0.06-0.09%、Mn:1-1.8%、P:0.03-0.035%、S:0.01-0.02%、Cr:16-18%、Mo:2-3%、Bi:0.1-0.25%、V:0.6-0.7%、Al:0.003-0.01%、余量为铁;
所述材料组三由以下重量组分的原料组成:C:0.04-0.07%、Si:0.03-0.05%、Mn:0.12-0.15%、P:0.02-0.04%、S:0.003-0.01%、Cr:16-18%、Mo:1.5-2.0%、Bi:0.05-0.2%、V:4.5-6.7%、Al:15.6-20.3%、余量为铁;
所述耐腐蚀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如下:
S1:称取上述材料组二中的相应比例的C、Si、Mn、Cr、Bi、S、Fe,并将其加入高温电弧熔炉中熔化,熔化温度为1570-1630℃,然后钢水升温至1630-1690℃,加入相应组分的Mo、V、P,然后将钢水在钢包炉中进行精炼,精练后放入真空脱气装置中进行脱气处理,真空脱气装置中的绝对压强小于70Pa、保持时间为15-20min;
S2:将S1中的钢水倒入模具中浇铸成铸坯,将铸坯以5-10℃/min的速度加热1187-1260℃,然后将铸坯进行热轧成热轧板,再将冷轧板放入锻压机中进行锻造得柱状槽体结构的不锈钢一(1),第一道锻造程序的锻造温度为1130-1250℃,第二道锻造程序的锻造温度为860-900℃;
S3:称取材料组二中的各个组分,然后将其放入高温电弧熔炉中进行熔炼得钢水,高温熔炉内部的温度控制在1560-1700℃,然后将钢水倒入模具中进行浇铸成型得空心圆管状的半成品,再将半成品的顶部采用冲压机冲压形成有光滑外翻边的圆管状不锈钢二(2);
S4:称取材料组一中的各个组分,然后将其放入高温电弧熔炉中进行熔炼得钢水,高温熔炉内部的温度为1450-1550℃,将钢水倒入模具中浇铸成型得半圆球壳状的不锈钢三(3),再将不锈钢(3)的边缘采用打磨机打磨平整;
S5:称取材料组三中的相应比例的C、Si、Mn、Cr、Bi、S、Fe,并将其加入电弧熔炉中熔炼,熔炼温度为1570-1630℃,然后再将钢水以5-10℃/min的速度降温至1250-1350℃,加入相应组分的P和Al,将后将熔融后的钢水倒入模具中浇铸成环形结构的不锈钢四(5);
所述不锈钢二(2)与不锈钢一(3)相互拼接,且不锈钢二(2)位于不锈钢一(3)的上表面;所述不锈钢二(2)的底部边缘以及不锈钢一(3)的顶部边缘均开设有第一环形连接槽(4);所述不锈钢三(5)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位于不锈钢二(2)底部的第一环形连接槽(4)内、不锈钢一(3)顶部的第一环形连接槽(4)内,且第一环形连接槽(4)的形状与不锈钢三(5)的形状相匹配;所述不锈钢一(1)位于不锈钢二(2)和...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