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兆启专利>正文

一种高耐腐蚀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12654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高耐腐蚀不锈钢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高耐腐蚀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包括材料组一、材料组二和材料组三;所述材料组一由以下重量组分的原料组成:C:0.08‑0.15%、Si:0.01‑0.6%、Mn:0.02‑0.6%、P:0.01‑0.03%、S:0.0002‑0.03%、Cr:12‑14%、Mo:0.8‑1.5%、Bi:1.2‑6%、V:0.1‑0.3%、余量为铁;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具有“弹性”的不锈钢三可以起到维持不锈钢二和不锈钢三内部处于近似恒压的一个状态,从而避免不锈钢二和不锈钢三内部的水长时间放置温度降低时保温杯上的密封盖打开困难;且由于不锈钢三由材料组一制成,不锈钢二由材料组一制成,材料组一与材料组二中的Cr的含量都比较高,进而使得不锈钢二与不锈钢一的耐腐蚀性较好;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不需要将不锈钢二和不锈钢三的拼接处进行焊接,从而比较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耐腐蚀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耐腐蚀不锈钢生产
,具体的说是一种高耐腐蚀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不锈钢(StainlessSteel)是不锈耐酸钢的简称,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或具有不锈性的钢种称为不锈钢;而将耐化学腐蚀介质(酸、碱、盐等化学浸蚀)腐蚀的钢种称为耐酸钢。由于两者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而使他们的耐蚀性不同,普通不锈钢一般不耐化学介质腐蚀,而耐酸钢则一般均具有不锈性。“不锈钢”一词不仅仅是单纯指一种不锈钢,而是表示一百多种工业不锈钢,所开发的每种不锈钢都在其特定的应用领域具有良好的性能。成功的关键首先是要弄清用途,然后再确定正确的钢种。和建筑构造应用领域有关的钢种通常只有六种。它们都含有17~22%的铬,较好的钢种还含有镍。添加钼可进一步改善大气腐蚀性,特别是耐含氯化物大气的腐蚀。由于不锈钢具有耐腐蚀、耐摔以及易清洗等优点,使得不锈钢材料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比如不锈钢洗菜盆、不锈钢锅盖以及不锈钢保温杯的应用等等,不锈钢保温杯虽然具有质轻、耐摔、保温性能好等优点,但是在实际使用时保温杯仍然存在以下弊端:现有技术中的保温杯在使用时,倒入保温杯内部的热水长时间不饮用的话,水温将会逐渐降低直至常温,此时由于保温杯内部相对于刚加入开水时温度较低,进而此时保温杯内部的压力相对于刚开始较低,保温杯内部将会相对形成一个相对负压的状态,进而使得保温杯的杯盖不易拧下,这将会对实用保温杯的用户造成极大的不便。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高耐腐蚀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倒入保温杯内部的热水长时间不饮用的话,水温将会逐渐降低直至常温,此时由于保温杯内部相对于刚加入开水时温度较低,进而此时保温杯内部的压力相对于刚开始压力较低,保温杯内部将会相对形成一个相对负压的状态,进而使得保温杯的杯盖不易拧下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高耐腐蚀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耐腐蚀不锈钢,包括材料组一、材料组二和材料组三;所述材料组一由以下重量组分的原料组成:C:0.08-0.15%、Si:0.01-0.6%、Mn:0.02-0.6%、P:0.01-0.03%、S:0.0002-0.03%、Cr:12-14%、Mo:0.8-1.5%、Bi:1.2-6%、V:0.1-0.3%、余量为铁;所述材料组二由以下重量组分的原料组成:C:0.05-0.08%、Si:0.06-0.09%、Mn:1-1.8%、P:0.03-0.035%、S:0.01-0.02%、Cr:16-18%、Mo:2-3%、Bi:0.1-0.25%、V:0.6-0.7%、Al:0.003-0.01%、余量为铁;所述材料组三由以下重量组分的原料组成:C:0.04-0.07%、Si:0.03-0.05%、Mn:0.12-0.15%、P:0.02-0.04%、S:0.003-0.01%、Cr:16-18%、Mo:1.5-2.0%、Bi:0.05-0.2%、V:4.5-6.7%、Al:15.6-20.3%、余量为铁;所述耐腐蚀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如下:S1:称取上述材料组二中的相应比例的C、Si、Mn、Cr、Bi、S、Fe,并将其加入高温电弧熔炉中熔化,熔化温度为1570-1630℃,然后钢水升温至1630-1690℃,加入相应组分的Mo、V、P,然后将钢水在钢包炉中进行精炼,精练后放入真空脱气装置中进行脱气处理,真空脱气装置中的绝对压强小于70Pa、保持时间为15-20min;S2:将S1中的钢水倒入模具中浇铸成铸坯,将铸坯以5-10℃/min的速度加热1187-1260℃,然后将铸坯进行热轧成热轧板,再将冷轧板放入锻压机中进行锻造得柱状槽体结构的不锈钢一,第一道锻造程序的锻造温度为1130-1250℃,第二道锻造程序的锻造温度为860-900℃;S3:称取材料组二中的各个组分,然后将其放入高温电弧熔炉中进行熔炼得钢水,高温熔炉内部的温度控制在1560-1700℃,然后将钢水倒入模具中进行浇铸成型得空心圆管状的半成品,再将半成品的顶部采用冲压机冲压形成有光滑外翻边的圆管状不锈钢二;S4:称取材料组一中的各个组分,然后将其放入高温电弧熔炉中进行熔炼得钢水,高温熔炉内部的温度为1450-1550℃,将钢水倒入模具中浇铸成型得半圆球壳状的不锈钢三,再将不锈钢三的边缘采用打磨机打磨平整;S5:称取材料组三中的相应比例的C、Si、Mn、Cr、Bi、S、Fe,并将其加入电弧熔炉中熔炼,熔炼温度为1570-1630℃,然后再将钢水以5-10℃/min的速度降温至1250-1350℃,加入相应组分的P和Al,将后将熔融后的钢水倒入模具中浇铸成环形结构的不锈钢四;所述不锈钢二与不锈钢一相互拼接,且不锈钢二位于不锈钢一的上表面;所述不锈钢二的底部边缘以及不锈钢一的顶部边缘均开设有第一环形连接槽;所述不锈钢三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位于不锈钢二底部的第一环形连接槽内、不锈钢一顶部的第一环形连接槽内,且第一环形连接槽的形状与不锈钢三的形状相匹配;所述不锈钢一位于不锈钢二和不锈钢一的外侧;所述不锈钢二的顶部边缘与不锈钢一的内壁相互焊接;所述不锈钢一和不锈钢二、不锈钢一之间形成环形空腔;所述不锈钢三的顶部边缘以及底部边缘均为光滑的曲面设计,且不锈钢三的顶部边缘的厚度、底部边缘的厚度均大于不锈钢三中间部位的厚度;工作时,本专利技术中制得的不锈钢一、不锈钢二、不锈钢一和不锈钢三特别使用于制作保温杯内胆,在将不锈钢一、不锈钢二、不锈钢一和不锈钢三拼装成保温杯内胆时可采取如下步骤进行:一、将不锈钢三在低温环境下存储20-25h,存储温度为-20-28℃,并将不锈钢二和不锈钢一放入500-600℃的加热箱内加热0.5-0.7h;然后将不锈钢二和不锈钢一相互拼接,并将不锈钢三置于不锈钢二和不锈钢一之间,采用热压机对不锈钢二的顶部施压,使得不锈钢三的两端分别嵌入不锈钢二底部的第一环形连接槽以及不锈钢一顶部的第一环形连接槽内,静置10-15h;二、然后在不锈钢二的内壁开设与第一环形连接槽内部连通的浇铸口,通过浇铸口向第一环形连接槽的内部注入连接钢水,连接铁水的成分与材料组三的成分相同;三、再静置20-25h,然后通过打磨设备将不锈钢二和不锈钢一的边缘打磨光滑,然后将不锈钢一套设在不锈钢二和不锈钢一的外部,最后将不锈钢二的顶部边缘与不锈钢一的内壁焊接得保温杯内胆,焊接材料为316cb、316L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中的不锈钢一和不锈钢二由材料组二制成,且材料组二中含有V,V使得不锈钢一和不锈钢二具有高强度的特性,进而防止保温杯内胆被摔时不锈钢一和不锈钢二发生变形;同时由于不锈钢三由材料组一组成,材料组一具有较高的弹性,进而当在不锈钢二和不锈钢三的内部装入热水时,不锈钢二和不锈钢三内部压力逐渐增大,此时不锈钢三将会发生形变而使得其体积增大,从而避免不锈钢二和不锈钢三内部压力过大,且可以避免当不锈钢二和不锈钢三内部装水过满时由于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耐腐蚀不锈钢,其特征在于:包括材料组一、材料组二和材料组三;/n所述材料组一由以下重量组分的原料组成:C:0.08-0.15%、Si:0.01-0.6%、Mn:0.02-0.6%、P:0.01-0.03%、S:0.0002-0.03%、Cr:12-14%、Mo:0.8-1.5%、Bi:1.2-6%、V:0.1-0.3%、余量为铁;/n所述材料组二由以下重量组分的原料组成:C:0.05-0.08%、Si:0.06-0.09%、Mn:1-1.8%、P:0.03-0.035%、S:0.01-0.02%、Cr:16-18%、Mo:2-3%、Bi:0.1-0.25%、V:0.6-0.7%、Al:0.003-0.01%、余量为铁;/n所述材料组三由以下重量组分的原料组成:C:0.04-0.07%、Si:0.03-0.05%、Mn:0.12-0.15%、P:0.02-0.04%、S:0.003-0.01%、Cr:16-18%、Mo:1.5-2.0%、Bi:0.05-0.2%、V:4.5-6.7%、Al:15.6-20.3%、余量为铁;/n所述耐腐蚀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如下:/nS1:称取上述材料组二中的相应比例的C、Si、Mn、Cr、Bi、S、Fe,并将其加入高温电弧熔炉中熔化,熔化温度为1570-1630℃,然后钢水升温至1630-1690℃,加入相应组分的Mo、V、P,然后将钢水在钢包炉中进行精炼,精练后放入真空脱气装置中进行脱气处理,真空脱气装置中的绝对压强小于70Pa、保持时间为15-20min;/nS2:将S1中的钢水倒入模具中浇铸成铸坯,将铸坯以5-10℃/min的速度加热1187-1260℃,然后将铸坯进行热轧成热轧板,再将冷轧板放入锻压机中进行锻造得柱状槽体结构的不锈钢一(1),第一道锻造程序的锻造温度为1130-1250℃,第二道锻造程序的锻造温度为860-900℃;/nS3:称取材料组二中的各个组分,然后将其放入高温电弧熔炉中进行熔炼得钢水,高温熔炉内部的温度控制在1560-1700℃,然后将钢水倒入模具中进行浇铸成型得空心圆管状的半成品,再将半成品的顶部采用冲压机冲压形成有光滑外翻边的圆管状不锈钢二(2);/nS4:称取材料组一中的各个组分,然后将其放入高温电弧熔炉中进行熔炼得钢水,高温熔炉内部的温度为1450-1550℃,将钢水倒入模具中浇铸成型得半圆球壳状的不锈钢三(3),再将不锈钢(3)的边缘采用打磨机打磨平整;/nS5:称取材料组三中的相应比例的C、Si、Mn、Cr、Bi、S、Fe,并将其加入电弧熔炉中熔炼,熔炼温度为1570-1630℃,然后再将钢水以5-10℃/min的速度降温至1250-1350℃,加入相应组分的P和Al,将后将熔融后的钢水倒入模具中浇铸成环形结构的不锈钢四(5);/n所述不锈钢二(2)与不锈钢一(3)相互拼接,且不锈钢二(2)位于不锈钢一(3)的上表面;所述不锈钢二(2)的底部边缘以及不锈钢一(3)的顶部边缘均开设有第一环形连接槽(4);所述不锈钢三(5)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位于不锈钢二(2)底部的第一环形连接槽(4)内、不锈钢一(3)顶部的第一环形连接槽(4)内,且第一环形连接槽(4)的形状与不锈钢三(5)的形状相匹配;所述不锈钢一(1)位于不锈钢二(2)和不锈钢一(3)的外侧;所述不锈钢二(2)的顶部边缘与不锈钢一(1)的内壁相互焊接;所述不锈钢一(1)和不锈钢二(2)、不锈钢一(3)之间形成环形空腔;所述不锈钢三(5)的顶部边缘以及底部边缘均为光滑的曲面设计,且不锈钢三(5)的顶部边缘的厚度、底部边缘的厚度均大于不锈钢三(5)中间部位的厚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耐腐蚀不锈钢,其特征在于:包括材料组一、材料组二和材料组三;
所述材料组一由以下重量组分的原料组成:C:0.08-0.15%、Si:0.01-0.6%、Mn:0.02-0.6%、P:0.01-0.03%、S:0.0002-0.03%、Cr:12-14%、Mo:0.8-1.5%、Bi:1.2-6%、V:0.1-0.3%、余量为铁;
所述材料组二由以下重量组分的原料组成:C:0.05-0.08%、Si:0.06-0.09%、Mn:1-1.8%、P:0.03-0.035%、S:0.01-0.02%、Cr:16-18%、Mo:2-3%、Bi:0.1-0.25%、V:0.6-0.7%、Al:0.003-0.01%、余量为铁;
所述材料组三由以下重量组分的原料组成:C:0.04-0.07%、Si:0.03-0.05%、Mn:0.12-0.15%、P:0.02-0.04%、S:0.003-0.01%、Cr:16-18%、Mo:1.5-2.0%、Bi:0.05-0.2%、V:4.5-6.7%、Al:15.6-20.3%、余量为铁;
所述耐腐蚀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如下:
S1:称取上述材料组二中的相应比例的C、Si、Mn、Cr、Bi、S、Fe,并将其加入高温电弧熔炉中熔化,熔化温度为1570-1630℃,然后钢水升温至1630-1690℃,加入相应组分的Mo、V、P,然后将钢水在钢包炉中进行精炼,精练后放入真空脱气装置中进行脱气处理,真空脱气装置中的绝对压强小于70Pa、保持时间为15-20min;
S2:将S1中的钢水倒入模具中浇铸成铸坯,将铸坯以5-10℃/min的速度加热1187-1260℃,然后将铸坯进行热轧成热轧板,再将冷轧板放入锻压机中进行锻造得柱状槽体结构的不锈钢一(1),第一道锻造程序的锻造温度为1130-1250℃,第二道锻造程序的锻造温度为860-900℃;
S3:称取材料组二中的各个组分,然后将其放入高温电弧熔炉中进行熔炼得钢水,高温熔炉内部的温度控制在1560-1700℃,然后将钢水倒入模具中进行浇铸成型得空心圆管状的半成品,再将半成品的顶部采用冲压机冲压形成有光滑外翻边的圆管状不锈钢二(2);
S4:称取材料组一中的各个组分,然后将其放入高温电弧熔炉中进行熔炼得钢水,高温熔炉内部的温度为1450-1550℃,将钢水倒入模具中浇铸成型得半圆球壳状的不锈钢三(3),再将不锈钢(3)的边缘采用打磨机打磨平整;
S5:称取材料组三中的相应比例的C、Si、Mn、Cr、Bi、S、Fe,并将其加入电弧熔炉中熔炼,熔炼温度为1570-1630℃,然后再将钢水以5-10℃/min的速度降温至1250-1350℃,加入相应组分的P和Al,将后将熔融后的钢水倒入模具中浇铸成环形结构的不锈钢四(5);
所述不锈钢二(2)与不锈钢一(3)相互拼接,且不锈钢二(2)位于不锈钢一(3)的上表面;所述不锈钢二(2)的底部边缘以及不锈钢一(3)的顶部边缘均开设有第一环形连接槽(4);所述不锈钢三(5)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位于不锈钢二(2)底部的第一环形连接槽(4)内、不锈钢一(3)顶部的第一环形连接槽(4)内,且第一环形连接槽(4)的形状与不锈钢三(5)的形状相匹配;所述不锈钢一(1)位于不锈钢二(2)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兆启姚天成
申请(专利权)人:陈兆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