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墙浇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652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外墙浇筑结构,包括保温板、钢筋框架、第一连接组件以及第二连接组件,保温板设置于钢筋框架的外侧。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相连的连接件和第一固定件,连接件与钢筋框架连接,第一固定件位于钢筋框架中。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相连的止挡件和第二固定件,止挡件设置于保温板的外侧,第二固定件穿过保温板并与第一固定件连接,以实现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的连接,同时,止挡件抵接于保温板的外侧,使保温板牢固连接于钢筋框架上,防止浇筑高度较高时保温板受到冲击而变形,有效减少保温板的位移,防止混凝土外泄,使浇筑后的外墙符合工程要求,避免返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墙浇筑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外墙浇筑结构。
技术介绍
外墙浇筑结构包括钢筋框架以及设置于钢筋框架两侧的模板,在浇筑外墙时,通常将保温板作为模板安装在钢筋框架面向室外的一侧,钢筋框架面向室内的一侧设置木模板,在保温板与木模板之间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凝固后,形成混凝土结构外墙,保温板粘接在外墙上,可省去拆卸外侧模板的工作。由于混凝土自上而下浇筑,对保温板的冲击较大,且保温板厚度较薄,强度较低,浇筑时易产生位移,脱离钢筋框架,导致混凝土外泄。因此,为提高现浇外墙的质量,需要保证保温板与钢筋框架贴合的牢固性。现有外墙浇筑结构是通过对拉螺杆将钢筋框架两侧的木模板和保温板对拉紧固,保温板的稳定性较差,当浇筑高度较高时,保温板易产生位移,导致混凝土大量外泄,浇筑后的外墙不符合工程要求,造成返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墙浇筑结构,可以提高保温板的稳定性,降低浇筑高度较高时保温板产生位移的可能性,有效防止混凝土大量外泄,保证浇筑后的外墙符合工程要求,避免返工。r>为达此目的,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墙浇筑结构,包括保温板(100)以及钢筋框架(200),所述保温板(100)贴设于所述钢筋框架(200)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浇筑结构还包括:/n第一连接组件(1),包括相连的连接件(11)和第一固定件,所述连接件(11)与所述钢筋框架(200)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位于所述钢筋框架(200)中;/n第二连接组件(2),包括相连的止挡件(21)和第二固定件,所述止挡件(21)抵接于所述保温板(100)的外侧,所述第二固定件穿过所述保温板(100)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墙浇筑结构,包括保温板(100)以及钢筋框架(200),所述保温板(100)贴设于所述钢筋框架(200)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浇筑结构还包括:
第一连接组件(1),包括相连的连接件(11)和第一固定件,所述连接件(11)与所述钢筋框架(200)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位于所述钢筋框架(200)中;
第二连接组件(2),包括相连的止挡件(21)和第二固定件,所述止挡件(21)抵接于所述保温板(100)的外侧,所述第二固定件穿过所述保温板(100)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浇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中的一个为固定管(12),另一个为固定杆(22),所述固定杆(22)插设连接于所述固定管(1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墙浇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12)包括管本体(121)和设置于所述管本体(121)的内壁的第一卡接部,所述固定杆(22)包括杆本体(221)和设置于所述杆本体(221)的外壁的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墙浇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包括凸设于所述管本体(121)的内壁的第一凸起(122),所述第二卡接部包括凸设于所述杆本体(221)的外壁的第二凸起(222),所述第一凸起(122)与所述第二凸起(222)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墙浇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起(122)设置有多列,多列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守诚杨成姚伟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润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