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廊移动模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6063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城市综合管廊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综合管廊移动模架。包括立柱,立柱上端连接有横梁,立柱下段安装有移动轮;所述立柱上可滑动设置有安装座,通过升降装置控制安装座的上下运动,所述安装座的侧边安装有水平设置的载人平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可旋转安装在立柱上且平行于立柱的丝杠,所述丝杠与安装座螺接;丝杠的下端连接有手柄用于转动丝杠。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具有载人平台的移动模架,同时载人平台可以通过升降装置的手柄和丝杠进行高度的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综合管廊移动模架
本技术涉及城市综合管廊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综合管廊移动模架。
技术介绍
城市综合管廊广泛应用于现代城市的建设,目前越来越多的城市采用综合管廊代替以往的地下小规模管网施工。现在对综合管廊进行施工时会用到移动模架对管廊的顶部进行施工。移动模架基本上就是一个钢筋框架结构,上方对管廊顶部的模板进行支撑,待浇筑完成混凝土强度达标,之后即可通过移动模架下方设置有移动轮移动到下一施工位置。但是现有的综合管廊自行式移动模架体系有其一定缺点,在浇筑混凝土时工人没有施工工作面,需要在作业时临时搭设梯子等辅助工具才能更好的进行浇筑作业,而综合管廊一次浇筑施工一般是两个变形缝的间距,在施工浇筑作业完成后还需要移动到下一施工位置,就需要反复拆除和安装这些临时的工人施工作业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综合管廊移动模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在的综合管廊施工模架没有专门的供工人施工时站立的平台,只能临时搭设反复拆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综合管廊移动模架,采用如下方案。综合管廊移动模架,包括立柱,立柱上端连接有横梁,立柱下段安装有移动轮;所述立柱上可滑动设置有安装座,通过升降装置控制安装座的上下运动,所述安装座的侧边安装有水平设置的载人平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可旋转安装在立柱上且平行于立柱的丝杠,所述丝杠与安装座螺接;丝杠的下端连接有手柄用于转动丝杠。进一步的,所述载人平台一侧可旋转的安装在安装座上,载人平台的另一侧固定有钢丝绳,钢丝绳上端连接在所述横梁上。进一步的,所述横梁上安装有起吊葫芦,所述钢丝绳安装在起吊葫芦上。进一步的,所述载人平台包括平台骨架和安装在平台骨架上的平台板;所述平台骨架包括两根平行于载人平台延伸方向的主杆,在两根主杆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垂直于主杆的支杆,所述平台板安装在支杆上并可沿着支杆的延伸方向滑动。进一步的,所述平台板上设置有紧定螺钉用于固定所述平台板。进一步的,所述钢丝绳安装在远离立柱一侧的主杆上,钢丝绳与主干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丝杠与手柄之间通过锥齿轮机构连接,所述锥齿轮机构包括两个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安装在丝杠的末端,第二齿轮可旋转安装在立柱上且旋转轴垂直于丝杠;所述手柄安装在第二齿轮上。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和立柱上开设有销孔,所述立柱上的销孔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安装座与立柱销接固定。进一步的,所述丝杠的两端通过推力轴承安装到立柱上。进一步的,所述立柱包括多个,多个立柱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载人平台安装在多个立柱上。本技术综合管廊移动模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综合管廊移动模架的立柱上安装可上下滑动的安装座,然后在安装座上安装载人平台,载人平台水平设置,工人可以直接站在载人平台上进行施工。然后在移动模架移动后会通过立柱直接带动载人平台移动,避免了在移动模架移动后需要对临时搭设在施工平台进行拆装的问题。同时安装有载人平台的安装座能够在立柱上滑动,然后利用升降装置带动安装座滑动并对安装座进行锁定。升降装置主要包括平行于立柱设置的丝杠,然后在安装座上开设有与丝杠配合的螺纹孔,安装座通过螺纹孔与丝杠螺接。丝杠安装在立柱上,安装座对丝杠施加的向下的压力通过丝杠传导到立柱上。然后在丝杠的下端连接有手柄用来驱动丝杠旋转。从而带动载人平台上下移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和管廊移动模架的正视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是图2中A-A的剖视图,也是本技术升降装置和载人平台部分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立柱,2-横梁,3-安装座,4-升降装置,4a-丝杠,4b-手柄,4c-锥齿轮机构,4c1-第一齿轮,4c2-第二齿轮,5-载人平台,5a-平台骨架,5a1-主杆,5a2-支杆,5b-平台板,6-钢丝绳,7-起吊葫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1所示的上、下、左、右;“前、后”是指图1中纸面方向“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城市综合管廊施工用的移动模架,没有专门供工人施工时站立的位置,需要外搭设,而移动模架在移动后搭设的工人施工的支撑需要反复拆装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管廊移动模架,如图1-3中所示的。综合管廊移动模架,包括立柱1,立柱1上端连接有横梁2,立柱1下段安装有移动轮;所述立柱1上可滑动设置有安装座3,通过升降装置4控制安装座3的上下运动,所述安装座3的侧边安装有水平设置的载人平台5;所述升降装置4包括可旋转安装在立柱1上且平行于立柱1的丝杠4a,所述丝杠4a与安装座3螺接;丝杠4a的下端连接有手柄4b用于转动丝杠4a。具体的本技术主要是在现有的综合管廊移动模架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立柱1,在立柱1上设置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设置在立柱1上并可沿着立柱1滑动,所以优选的所述安装座3为筒状,安装座3套设在立柱1上,安装座3的内径与移动模架的立柱1契合。由于移动模架本身就是模块化的,在使用前现场临时搭设,使用完之后在拆卸运走,所以安装座3在立柱1搭设是便被安装在立柱1上。安装座3上开设有与丝杠4a螺纹配合连接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可以直接开设在安装座3上,也可以设置一个内螺纹套管,然后让安装座3和内螺纹套管固定连接,所以优选的安装座3的材质外钢,内螺纹套管等设备可以通过焊接直接固定在安装座3上。安装座3的侧边连接有水平的载人平台5,为了保证载人平台5的稳定,在安装座3和载人平台5上还可以设置一个倾斜的支撑杆,利用支撑杆组成三角连接结构保持载人平台5的稳定。载人平台5就是一个让施工人员站立活动的水平平台,平台的延伸方向为前后方向。在施工的过程不断进行,需要操作的高度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所以优选的需要载人平台5可以上下移动。因此在本技术中还包括升降装置4来驱动安装座3上下移动,升降装置4包括丝杠4a,丝杠4a竖直设置与立柱1平行,丝杠4a可旋转的安装在立柱1上,立柱1上固定安装有耳座用来安装丝杠4a。耳座设置上下两个,丝杠4a通过推力轴承与安装座3连接,也就是丝杠4a通过推力轴承安装在耳座上。丝杠4a的底端连接有手柄4b,通过转动手柄4b来转动丝杠4a进而驱动载人平台5调整高度。由于丝杠4a本身具有自锁能力,所以在未对通过手柄4b转动丝杠4a是丝杠4a可以保持安装平台不向下滑动。优选的,为了防止在移动模架移动式载人平台5磕碰到施工场地中的其他设备,所述载人平台5一侧可旋转的安装在安装座3上,载人平台5的另一侧固定有钢丝绳6,钢丝绳6上端连接在所述横梁2上。具体地,在安装座3上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综合管廊移动模架,包括立柱(1),立柱(1)上端连接有横梁(2),立柱(1)下端安装有移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上可滑动设置有安装座(3),通过升降装置(4)控制安装座(3)的上下运动,所述安装座(3)的侧边安装有水平设置的载人平台(5);/n所述升降装置(4)包括可旋转安装在立柱(1)上且平行于立柱(1)的丝杠(4a),所述丝杠(4a)与安装座(3)螺接;丝杠(4a)的下端连接有手柄(4b)用于转动丝杠(4a)。/n

【技术特征摘要】
1.综合管廊移动模架,包括立柱(1),立柱(1)上端连接有横梁(2),立柱(1)下端安装有移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上可滑动设置有安装座(3),通过升降装置(4)控制安装座(3)的上下运动,所述安装座(3)的侧边安装有水平设置的载人平台(5);
所述升降装置(4)包括可旋转安装在立柱(1)上且平行于立柱(1)的丝杠(4a),所述丝杠(4a)与安装座(3)螺接;丝杠(4a)的下端连接有手柄(4b)用于转动丝杠(4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人平台(5)一侧可旋转的安装在安装座(3)上,载人平台(5)的另一侧固定有钢丝绳(6),钢丝绳(6)上端连接在所述横梁(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综合管廊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上安装有起吊葫芦(7),所述钢丝绳(6)安装在起吊葫芦(7)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人平台(5)包括平台骨架(5a)和安装在平台骨架(5a)上的平台板(5b);
所述平台骨架(5a)包括两根平行于载人平台(5)延伸方向的主杆(5a1),在两根主杆(5a1)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垂直于主杆(5a1)的支杆(5a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路路张乐李林张兴仁烨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