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连续进样测序建库仪的仓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461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连续进样测序建库仪的仓门结构,至少包括:壳体以及置于壳体顶侧的空气过滤模块,壳体的底座、侧壁以及空气过滤模块包围形成工作空间,外壳罩套置在工作空间外,且外壳罩上设有进样开口,其中侧壁上设有侧壁出风口,底座上表面设有底座出风口,空气过滤模块的出风口朝向工作空间设置,该仓门结构特别适用于连续进样测序建库仪,可减少连续进样过程中造成的人为污染,且可过滤外界的空气,以保证样品置于相对无污染的环境下建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连续进样测序建库仪的仓门结构
本技术涉及测序仪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连续进样测序建库仪的仓门结构。
技术介绍
基因序列信息的快速获得对于生命科学的研究非常重要,目前最常用的手段是核酸高通量基因测序,该技术可一次性对几十万到几百万条DNA分子进行序列测定。而为了能使从生命体中提取的DNA能满足测序的要求,需要对打断后的DNA进行末端修复,加接头,纯化等操作,需要将样品置于测序建库仪中进行处理。目前的测序建库仪大多只能进行单次样品的样品建库,若需要进行更多样品的上样检测就需要重新更换建库仪内的耗材以及配置参数,每次重新配置测序建库仪需要耗费2-3小时,导致建库时间长,且难以满足多样品的混合建库;且,为了减少测序结果的假阳性以及减少样品资源的浪费,需要严格保证样品测序置于无污染环境下进行,目前的测序建库仪在建库单次样品时往往是将仓门关闭,这种方式不适用于连续进样的测序建库仪。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连续进样测序建库仪的仓门结构,该仓门结构特别适用于连续进样测序建库仪,可减少连续进样过程中造成的人为污染,且可过滤外界的空气,以保证样品置于相对无污染的环境下建库。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应用于连续进样测序建库仪的仓门结构,至少包括:壳体以及置于壳体顶侧的空气过滤模块,壳体的底座、侧壁以及空气过滤模块包围形成工作空间,外壳罩套置在工作空间外,且外壳罩上设有进样开口,其中侧壁上设有侧壁出风口,底座上表面设有底座出风口,空气过滤模块的出风口朝向工作空间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连续进样测序建库仪至少包括依次序排布在底座上的连续上样模块、试剂存放模块、至少两PCR模块,以及,活动置于工作空间内的移液模块和磁棒套模块。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样开口对应连续进样测序仪的连续上样模块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空气过滤模块内设置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器的出风口均匀布置在工作空间顶侧。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出风口间隔均匀布置在底座的边侧,且环绕工作空间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侧壁上的侧壁出风口均匀间隔布置在侧壁的底部。在一些实施例中,侧壁出风口包括一体相通的竖直孔和转角孔,转角孔位于竖直孔的底部且朝向边侧弯曲。在一些实施例中,转角孔的形状为椭圆形,并自竖直孔的尾部弧度向边侧弯曲。在一些实施例中,空气过滤模块以层流方式向工作空间压送过滤后的空气。在一些实施例中,连续上样模块上设置多排上样反应管相较现有技术,该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在建库仪的顶部设置空气过滤模块,可过滤从外界进入建库仪的空气杂质,保证相对洁净的空气进入建库环境中;在建库仪的底部边侧依照流力学原理设置出风口,使得从建库仪顶侧进行的空气以层流的方式向下压迫,用户在连续进样过程中带入的外界空气也能被层流气流压出,减少外来空气杂质对建库环境造成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带有外壳罩的连续进样测序建库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摘取外壳罩的连续进样测序建库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连续进样测序建库仪的仓门结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0-壳体,100-工作空间,11-外壳罩,111-进样开口,12-底座,121-底座出风口,13-侧壁,131-侧壁出风口,1311-竖直孔,1312-转角孔,20-空气过滤模块,21-空气过滤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本方案提供一种应用于连续进样测序建库仪的仓门结构,特别适用于可在样品建库的过程中实现连续进样的连续进样测序建库仪,而该仓门结构的设置可避免在连续进样过程中带入空气污染,具体的,该仓门结构至少包括:壳体10以及置于壳体10顶侧的空气过滤模块20,壳体10的底座12、侧壁13以及空气过滤模块20包围形成工作空间100,外壳罩11套置在工作空间100外,且外壳罩11上设有进样开口111,其中侧壁13上设有侧壁出风口131,底座12上表面设有底座出风口121,空气过滤模块20的出风口朝向工作空间100设置。在本方案中,连续进样测序建库仪的工作元件置于工作空间内执行文库构建工作。具体的,连续进样测序建库仪至少包括依次序排布在底座12上的连续上样模块、试剂存放模块、至少两PCR模块,以及,活动置于工作空间100内的移液模块和磁棒套模块,其中连续上样模块上至少设有多排进样反应管,置于连续上样模块上的每次上样样品在移液模块和磁棒套模块的配合作用下置于单独的PCR模块中进行反应,进而实现连续进样。关于连续进样测序仪的工作元件在此不做过多的说明,仅阐述其工作原理:首先将上样样品置于连续上样模块的上样反应管内,驱动移液模块移取上样样品和反应试剂添加到对应的PCR模块上的PCR反应管内进行PCR扩增,驱动磁棒套模块实现PCR反应管内的磁珠的转移和洗脱,若有新样品添加至上样反应管内,则移液模块移取新的上样样品和反应试剂至新的PCR模块上进行反应,每个PCR模块之间独立工作进而实现连续进样。对应的,进样开口111对应连续进样测序仪的连续上样模块设置,以便于用户添加新样品。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方案中空气过滤模块20配合底座出风口121和侧壁出风口131的设置方式,使得顶侧进入的空气以层流的方式向下压迫,为了能够更好地减少加样过程中引入的空气污染,进样开口111优选设置在外壳罩11的底部且位于边角位置,以使得下压的空气更好地排挤出进样开口进入的空气。在本方案中,空气过滤模块20内设置空气过滤器21,其中空气过滤器21的出风口朝向工作空间100设置,进风口置于顶侧并与外界环境相同,空气过滤器21过滤外界空气以将清洁的空气输入工作空间100内。优选的,空气过滤器21的出风口均匀布置在工作空间100顶侧,以更稳定地将空气层流向下压迫。在一些实施例中,空气过滤器21为HEPA过滤器。底座12上的底座出风口121和底座12内部相通,且最终可从底座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连续进样测序建库仪的仓门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n壳体(10)以及置于壳体(10)顶侧的空气过滤模块(20),壳体(10)的底座(12)、侧壁(13)以及空气过滤模块(20)包围形成工作空间(100),外壳罩(11)套置在工作空间(100)外,且外壳罩(11)上设有进样开口(111),其中侧壁(13)上设有侧壁出风口(131),底座(12)上表面设有底座出风口(121),空气过滤模块(20)的出风口朝向工作空间(100)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连续进样测序建库仪的仓门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壳体(10)以及置于壳体(10)顶侧的空气过滤模块(20),壳体(10)的底座(12)、侧壁(13)以及空气过滤模块(20)包围形成工作空间(100),外壳罩(11)套置在工作空间(100)外,且外壳罩(11)上设有进样开口(111),其中侧壁(13)上设有侧壁出风口(131),底座(12)上表面设有底座出风口(121),空气过滤模块(20)的出风口朝向工作空间(100)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连续进样测序建库仪的仓门结构,其特征在于,连续进样测序建库仪至少包括依次序排布在底座(12)上的连续上样模块、试剂存放模块、至少两PCR模块,以及,活动置于工作空间(100)内的移液模块和磁棒套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连续进样测序建库仪的仓门结构,其特征在于,进样开口(111)对应连续进样测序仪的连续上样模块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连续进样测序建库仪的仓门结构,其特征在于,空气过滤模块(20)内设置空气过滤器(21),空气过滤器(21)的出风口均匀布置在工作空间(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彬王烨凤褚嘉豪蔡媛媛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迅敏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