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丙醇废水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12459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异丙醇废水的处理方法。该方法采用提升泵将异丙醇废水分别打入活性炭固定床和活性炭固定床进行处理,所述活性炭固定床和活性炭固定床采用双塔串联方式连接,所述的活性炭固定床和活性炭固定床分别装填有活性炭。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活性炭表面进行改性,从而提高对异丙醇废水中的有机物的吸附能力,有效降低废水中COD和色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制备改性活性炭的过程中,增加了水热结晶的步骤,提高了所制备的纳米金属氧化物的分散性能,无团聚、晶型好、形状可控,避免了高温焙烧下金属氧化物的硬团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丙醇废水的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污水处理方法,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异丙醇废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异丙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性能优良的有机溶剂,其在橡胶、油脂、塑料、涂料、电子工业等领域均有广泛的用途。目前国内外对异丙醇的需求呈现逐年增长的势头,在生产和使用异丙醇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水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现有技术针对含量较低的异丙醇废水采用催化氧化的方法将废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去除。CN102173521A公开了一种高浓度含异丙醇工业废水的治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废水通过管道引入到催化氧化罐内,废水在池内停留时间为3天,通过碱液将废水pH值从12调节到14,开启鼓风机,向催化氧化罐中曝气,处理后的废水加酸调节其pH值为7后达标排放,但废水在催化氧化罐内停留时间较长,通过鼓风机曝气,存在耗能高的问题。CN201678471U公开了一种含异丙醇的废水的处理系统,该系统依次包括进料输送泵、常压精馏塔与异丙醇收集槽,该处理系统具体适用于含异丙醇达8%~10%的废水,但对低浓度异丙醇废水处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在处理含量较低的异丙醇废水存在周期长、耗能高的问题而寻找一种工艺简单、节能降耗、处理效率高的方法处理异丙醇废水。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异丙醇废水的处理方法,其处理方法为:采用提升泵将异丙醇废水分别打入活性炭固定床(1)和活性炭固定床(2)进行处理,所述活性炭固定床(1)和活性炭固定床(2)采用双塔串联方式连接,所述的活性炭固定床(1)和活性炭固定床(2)分别装填有活性炭,所述的活性炭由如下步骤制得:步骤1):将活性炭在双氧水溶液中浸泡,洗涤后放入烘箱中烘干备用,得到处理过的活性炭;步骤2):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乙醇、FeCl3溶液搅拌均匀,形成微乳液,然后向其加入步骤1)处理过的活性炭,搅拌均匀;步骤3):调节溶液的pH值,将溶液转移至晶化釜中进行水热反应,抽滤并干燥,将干燥后的活性炭进行焙烧,焙烧后降温。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水热反应,反应条件为:晶化时间4~6小时,晶化温度130~150℃。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乙醇和FeCl3溶液的质量比为1:10:(20~40),FeCl3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80%,所述的FeCl3溶液与活性炭的质量比(3~5):1。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的双氧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45%,浸泡时间为40~50min。优选地,步骤4)中,焙烧温度为450℃,焙烧时间3小时。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活性炭固定床(1)和活性炭固定床(2)中装填的活性炭,其炭层高与固定床的塔直径为2:1~4:1,塔内流速为5~8m/h。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活性炭表面进行改性,从而提高对异丙醇废水中的有机物的吸附能力,有效降低废水中COD和色度。本专利技术的处理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小,设备投资少,耗能低。2.本专利技术的活性炭负载的金属氧化物可作为强氧化剂,可以有效脱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活性炭特有的多孔性可吸附氨氮和重金属污染物。3.本专利技术的改性活性炭脱除效率高,而且原料易得,价格低廉,易再生回用,水处理成本低。4.本专利技术在制备改性活性炭的过程中,增加了水热结晶的步骤,提高了所制备的纳米金属氧化物的分散性能,无团聚、晶型好、形状可控,避免了高温焙烧下金属氧化物的硬团聚。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处理异丙醇废水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地描述。本专利技术一种异丙醇废水的处理方法,采用提升泵将异丙醇废水分别打入活性炭固定床1和活性炭固定床2进行处理,所述活性炭固定床1和活性炭固定床2采用双塔串联方式连接,所述的活性炭固定床1和活性炭固定床2分别装填有活性炭,所述的活性炭由如下步骤制得:步骤1):将活性炭在双氧水溶液中浸泡,洗涤后放入烘箱中烘干备用,得到处理过的活性炭;步骤2):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乙醇、FeCl3溶液搅拌均匀,形成微乳液,然后向其加入步骤1)处理过的活性炭,搅拌均匀;步骤3):调节溶液的pH值,将溶液转移至晶化釜中进行水热反应,抽滤并干燥,将干燥后的活性炭进行焙烧,焙烧后降温。实施例11)将未改性的活性炭在质量分数为40%的双氧水溶液中浸泡,浸泡时间为40min,然后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2次,之后放入烘箱中110℃下烘干备用;2)将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0.1kg、乙醇1kg、质量分数为60%的FeCl3溶液3kg,搅拌混合溶解,形成微乳液,然后向其加入预处理的活性炭0.75kg,搅拌1小时;3)加入固体氢氧化钠调节溶液的pH值为8~9,并静置24小时;4)进行抽滤、洗涤,于烘箱110℃干燥,将干燥后的活性炭放入马弗炉中中450℃焙烧3小时。实施例21)将未改性的活性炭在质量分数为50%的双氧水溶液中浸泡,浸泡时间为50min,然后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3次,之后放入烘箱中110℃下烘干备用;2)将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0.1kg、乙醇1kg、质量分数为40%的FeCl3溶液2kg,搅拌混合溶解,形成微乳液,然后向其加入预处理的活性炭0.4kg,搅拌1小时;3)加入固体氢氧化钠调节溶液的pH值为8~9,并静置24小时;4)进行抽滤、洗涤,于烘箱110℃干燥,将干燥后的活性炭放入马弗炉中450℃焙烧3小时。实施例31)将未改性的活性炭在质量分数为45%的双氧水溶液中浸泡,浸泡时间为45min,然后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2次,之后放入烘箱中110℃下烘干备用;2)将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0.1kg、乙醇1kg、质量分数为80%的FeCl3溶液4kg,搅拌混合溶解,形成微乳液,然后向其加入预处理的活性炭0.4kg,搅拌1小时;3)加入固体氢氧化钠调节溶液的pH值为8~9,并静置24小时;4)进行抽滤、洗涤,于烘箱110℃干燥,将干燥后的活性炭放入马弗炉中450℃焙烧3小时。经过试验,本工艺较佳参数为:活性炭固定床1和固定床2设置炭层高与固定床的塔直径为2:1~4:1,塔内废水流速为5~8m/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丙醇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处理方法为:采用提升泵将异丙醇废水分别打入活性炭固定床(1)和活性炭固定床(2)进行处理,所述活性炭固定床(1)和活性炭固定床(2)采用双塔串联方式连接,所述的活性炭固定床(1)和活性炭固定床(2)分别装填有活性炭,所述的活性炭由如下步骤制得:/n步骤1):将活性炭在双氧水溶液中浸泡,洗涤后放入烘箱中烘干备用,得到处理过的活性炭;/n步骤2):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乙醇、FeCl3溶液搅拌均匀,形成微乳液,然后向其加入步骤1)处理过的活性炭,搅拌均匀;/n步骤3):调节溶液的pH值,将溶液转移至晶化釜中进行水热反应,抽滤并干燥,将干燥后的活性炭进行焙烧,焙烧后降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丙醇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处理方法为:采用提升泵将异丙醇废水分别打入活性炭固定床(1)和活性炭固定床(2)进行处理,所述活性炭固定床(1)和活性炭固定床(2)采用双塔串联方式连接,所述的活性炭固定床(1)和活性炭固定床(2)分别装填有活性炭,所述的活性炭由如下步骤制得:
步骤1):将活性炭在双氧水溶液中浸泡,洗涤后放入烘箱中烘干备用,得到处理过的活性炭;
步骤2):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乙醇、FeCl3溶液搅拌均匀,形成微乳液,然后向其加入步骤1)处理过的活性炭,搅拌均匀;
步骤3):调节溶液的pH值,将溶液转移至晶化釜中进行水热反应,抽滤并干燥,将干燥后的活性炭进行焙烧,焙烧后降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丙醇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水热反应的条件为:晶化时间4~6小时,晶化温度130~1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鸣赵云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晶协高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