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排气的锂电池保护膜及制作其的涂布料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447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排气的锂电池保护膜及制作其的涂布料槽。所述锂电池保护膜包括:基材层,其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排气孔;胶层,其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微孔;所述胶层括第一面和第二面,其中第一面与所述基材层粘连,所述第二面上设置有多个向内凹陷的圆孔。使用所述锂电池保护膜贴附在铝塑膜上时,胶层与铝塑膜之间的来不及排出气体的储存于所述圆孔内,并在外力的挤压下通过所述微孔和排气孔排出,进而保证贴附后的胶层中无气泡。所述涂布料槽包括料槽本体、导风管和风机,风机通过导风管向料槽本体内通入气体,使料槽本体内的胶层材料充满气泡,进而使胶层材料涂布并烘干后形成所述具有微孔的胶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排气的锂电池保护膜及制作其的涂布料槽
本技术涉及胶带及薄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易排气的锂电池保护膜及制作其的涂布料槽。
技术介绍
软包锂电池行业所用的铝塑膜主要分为两种,一是银色铝塑膜,二是黑色铝塑膜,且一般需要在铝塑膜外再贴附一层保护膜以保护铝塑膜。黑色铝塑膜具有较低的丙烯酸亲和性和良好的密封性,普通丙烯酸保护膜难以粘贴于该黑色铝塑膜上,或粘贴过程中形成大量气泡,严重影响软包锂电池的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排气的锂电池保护膜及制作其的涂布料槽,该易排气的锂电池保护膜至少能解决上述问题之一。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有:一种易排气的锂电池保护膜,其包括:基材层,其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排气孔;胶层,其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微孔;所述胶层括第一面和第二面,其中第一面与所述基材层粘连,所述第二面上设置有多个向内凹陷的圆孔。本技术的锂电池保护膜通过在基材层上设置排气孔、在胶层上设置微孔,配合胶层表面上向内凹陷的圆孔,形成排气通道。使用所述锂电池保护膜贴附在铝塑膜上时,胶层与铝塑膜之间的来不及排出气体的储存于所述圆孔内,并在外力的挤压下通过所述微孔和排气孔排出,进而保证贴附后的胶层中无气泡,利于提高产品外观良品率,同时确保了所述锂电池保护膜和铝塑膜之间的贴附效果。进一步,所述圆孔沿所述锂电池保护膜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等距排列。进一步,所述圆孔的直径为0.5mm-1mm。进一步,所述圆孔的深度为0.5-1μm。进一步,所述基材层为多孔BOPP薄膜。进一步,所述胶层为丙烯酸橡胶系压敏胶。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制作上述的易排气的锂电池保护膜的涂布料槽,其包括料槽本体、导风管和风机;所述料槽本体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导风管的一端与所述进风口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连通。采用上述结构的涂布料槽,上述风机通过所述导风管向所述料槽本体内通入空气,使料槽本体内的胶层材料内部内均匀分布一定数量的气泡。所述胶层材料被涂布于所述离型层并烘干后形成所述胶层,由于气泡的存在,所述胶层的内部呈现具有一定数量的微孔的特殊结构。进一步,所述进风口靠近所述料槽本体的底部设置。进一步,所述导风管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进气端朝向所述风机。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易排气的锂电池保护膜的结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涂布料槽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阐述本技术,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易排气的锂电池保护膜1,其包括基材层11,其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排气孔;胶层12,其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微孔121;所述胶层括第一面122和第二面123,其中第一面122与所述基材层11粘连,所述第二面123上设置有多个向内凹陷的圆孔124。本技术的锂电池保护膜通过在基材层上设置排气孔、在胶层上设置微孔,配合胶层表面上向内凹陷的圆孔,形成排气通道。使用所述锂电池保护膜贴附在铝塑膜上时,胶层与铝塑膜之间的来不及排出气体的储存于所述圆孔内,并在外力的挤压下通过所述微孔和排气孔排出,进而保证贴附后的胶层中无气泡,利于提高产品外观良品率,同时确保了所述锂电池保护膜和铝塑膜之间的贴附效果。图1中A方向表示铝塑膜与所述锂电池保护膜之间的气体排出的方向。其中,所述基材层为多孔BOPP薄膜,所述胶层为丙烯酸橡胶系压敏胶。为使所述圆孔124内的气体排出后所述胶层12与所述铝塑膜各部位的连接强度均匀分布,所述圆孔124应均匀分布于所述胶层12上,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圆孔124沿所述锂电池保护膜1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等距排列。由于所述圆孔124的体积过小不利于排出气体,所述圆孔124的体积过大会使所述锂电池保护膜1被挤压后所述胶层与铝塑膜实际接触的面积太小,导致所述锂电池保护膜与所述铝塑膜粘附不牢,所以所述圆孔124的直径优选为为0.5mm-1mm,其深度优选为0.5-1μm。在生产时,将丙烯酸橡胶系压敏胶涂布于离型膜上,烘干后丙烯酸橡胶系压敏胶形成胶层12,再将该胶层12粘连在所述基材层11上,形成所述锂电池保护膜1。其中,所述离型膜上设置有凸起图案,胶层材料涂布于所述离型膜上时在该凸起图案的对应位置形成所述向内凹陷的圆孔124。所述胶层的涂布步骤具体如下:1、将丙烯酸橡胶系压敏胶加入乳化剂进行乳化;2、将乳化后的丙烯酸橡胶系压敏胶置入涂布料槽,向涂布料槽内通入空气,使涂布料槽内的丙烯酸橡胶系压敏胶内部内均匀分布一定数量的气泡。3、将内部均匀分布一定数量气泡的丙烯酸橡胶系压敏胶涂布于所述离型膜上,形成所述胶层。如图2所示,实现上述制作方法的涂布料槽2,其包括料槽本体21、导风管22和风机23;所述料槽本体21上设置有进风口211,所述导风管22的一端与所述进风口211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风机23的出风口连通。所述风机23启动,通过所述导风管22向所述料槽本体21内通入空气,使料槽本体21内的丙烯酸橡胶系压敏胶内部内均匀分布一定数量的气泡。所述丙烯酸橡胶系压敏胶被涂布于所述离型层并烘干后形成所述胶层12,由于气泡的存在,所述胶层12的内部呈现具有一定数量的微孔121的特殊结构。其中,所述所述乳化剂为烯丙氧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烯丙氧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乙烯基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经过乳化后的丙烯酸橡胶系压敏胶涂布于所述离型膜后不易融合,有利于维持其内部气泡的数量,使所述胶层烘干后具有微孔结构。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风口211靠近所述料槽本体21的底部设置,由此空气从所述料槽本体21底部进入,能够充分地与丙烯酸橡胶系压敏胶接触,提高风机23的利用效率。且所述导风管22上设置有单向阀24,所述单向阀的进气端朝向所述风机23,避免涂布料槽内的胶层材料倒流至所述风机内。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技术构成任何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排气的锂电池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材层,其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排气孔;/n胶层,其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微孔;所述胶层括第一面和第二面,其中第一面与所述基材层粘连,所述第二面上设置有多个向内凹陷的圆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排气的锂电池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材层,其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排气孔;
胶层,其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微孔;所述胶层括第一面和第二面,其中第一面与所述基材层粘连,所述第二面上设置有多个向内凹陷的圆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保护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孔沿所述锂电池保护膜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等距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保护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孔的直径为0.5mm-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保护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孔的深度为0.5-1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保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礼芹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益创航峰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