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亚克力缓冲泡棉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6598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05
一种亚克力缓冲泡棉及其制备工艺,涉及发泡材料技术领域,其包括上离型膜层、下离型膜层以及设置在上离型膜层与下离型膜层之间的发泡层,所述上离型膜层的底面涂覆有一层可转移防粘层,所述发泡层为涂覆在可转移防粘层与下离型膜层之间并通过UV固化成型的无溶剂丙烯酸压敏胶或丙烯酸涂料,所述发泡层中还添加有中空微球或中空玻璃微珠。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使缓冲泡棉形成良好的表面平整度,在极大程度上避免对显示屏产生压伤,并简化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亚克力缓冲泡棉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泡材料
,尤其指一种亚克力缓冲泡棉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柔性显示技术在光电领域中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当前采用柔性OLED显示屏的手机越来越多。柔性OLED显示屏通常需要贴覆一层缓冲泡棉材料,来起到一定的缓冲保护作用,然而现有的应用于柔性OLED显示屏的缓冲泡棉大多都是采用PU开孔以及密闭发泡方式制成的泡棉,这种缓冲泡棉不仅生产工艺复杂,而且由于固化过程中发泡材料表面外露而导致其表面平整度也较差,无法形成平整的表面来与OLED显示屏接触,从而容易导致其对OLED显示屏产生压印,进而影响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亚克力缓冲泡棉及其制备工艺,以使缓冲泡棉形成良好的表面平整度,在极大程度上避免对显示屏产生压伤,并简化生产工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亚克力缓冲泡棉,包括上离型膜层、下离型膜层以及设置在上离型膜层与下离型膜层之间的发泡层,所述上离型膜层的底面涂覆有一层可转移防粘层,所述发泡层为涂覆在可转移防粘层与下离型膜层之间并通过UV固化成型的无溶剂丙烯酸压敏胶或丙烯酸涂料,所述发泡层中还添加有中空微球或中空玻璃微珠。优选地,所述下离型膜层为单哑面的PET离型膜,所述下离型膜层的上表面涂覆有硅离型膜、下表面为哑面,所述硅离型膜的表面也涂覆有一层可转移防粘层。更优选地,所述硅离型膜表面的可转移防粘层采用醋酸纤维素制成,且该可转移防粘层的表面达因值≥36A。或者,所述下离型膜层为网纹离型膜,所述下离型膜层通过丙烯酸压敏胶层贴附在一层PET基材上。优选地,所述PET基材为透明或黑色遮光的PET材料制成,所述PET基材的厚度为4-25um;所述丙烯酸亚敏胶层的厚度为10-40um,且其粘性≥800gf;所述网纹离型膜的网纹为凸出的方格形纹或菱形纹,所述网纹的间隙为80-300um、深度为5-40um。更优选地,所述中空微球或中空玻璃微珠的粒径为20-150um,添加量为0.1-10%、密度为0.015-2g/cm3。更优选地,所述发泡层的厚度为0.05-1mm,压缩比为25%-80%,25%压缩回弹应力为0.01MPa-0.4MPa,压缩永久形变率≤50%,拉伸率为200%-600%,拉断强度为0.5MPa-3Mpa;所述发泡层中还添加有用于调整颜色的色浆。更优选地,所述上离型膜层、下离型膜层以及发泡层的总厚度为0.05-1mm。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亚克力缓冲泡棉的制备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一)取单哑面的PET离型膜作为下离型膜层,并在其平滑光亮面涂覆硅离型膜,然后在硅离型膜的表面涂覆可转移防粘层。(二)在可转移防粘层的表面涂覆添加有中空微球或中空玻璃微珠的无溶剂丙烯酸压敏胶或丙烯酸涂料。(三)取上离型膜层,在上离型膜层的底面涂覆一层可转移防粘层后使该可转移防粘层复合到步骤(二)中的无溶剂丙烯酸压敏胶或丙烯酸涂料上。(四)对步骤(三)得到的复合膜进行UV固化,从而使其中的无溶剂丙烯酸压敏胶或丙烯酸涂料成型为发泡层,进而得到亚克力缓冲泡棉夹层胶片材。(五)将所述亚克力缓冲泡棉夹层胶片材中的下离型膜层连同可转移防粘层一起剥离,然后将剩下的片材进行收卷从而得到亚克力缓冲泡棉单面胶卷材。以及另一种亚克力缓冲泡棉的制备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一)取透明或黑色遮光的PET材料作为PET基材,并在PET基材的表面通过丙烯酸压敏胶层贴附一层网纹离型膜。(二)在PET基材的表面涂覆添加有中空微球或中空玻璃微珠的无溶剂丙烯酸压敏胶或丙烯酸涂料。(三)取上离型膜层,在上离型膜层的底面涂覆一层可转移防粘层后使该可转移防粘层复合到步骤(二)中的无溶剂丙烯酸压敏胶或丙烯酸涂料上。(四)对步骤(三)得到的复合膜进行UV固化,从而使其中的无溶剂丙烯酸压敏胶或丙烯酸涂料成型为发泡层,进而得到亚克力缓冲泡棉夹层胶片材。(五)将所述亚克力缓冲泡棉夹层胶片材中的网纹离型膜剥离,然后将剩下的片材进行收卷从而得到亚克力缓冲泡棉单面胶卷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发泡层的两面都覆膜再进行固化,很好的解决了现有的PU泡棉表面不平整以及不覆膜固化而导致的表面粗糙不平的问题,并且UV固化的方式能耗低、效率也大大提高,简化了现有的工艺,提高了制程良率和生产效率;另外,由于在发泡层是由无溶剂丙烯酸压敏胶或丙烯酸涂料作为主体材料,并添加有中空微球或中空玻璃微珠,因此发泡层具有良好的压缩缓冲效果和应力吸收效果,可在极大程度上避免与显示屏接触时压伤显示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上离型膜层2——下离型膜层3——发泡层4——可转移防粘层5——丙烯酸亚敏胶层6——PET基材2a——硅离型膜。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需要提前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亚克力缓冲泡棉,包括上离型膜层1、下离型膜层2以及设置在上离型膜层1与下离型膜层2之间的发泡层3,上离型膜层1的底面涂覆有一层可转移防粘层4,发泡层3为涂覆在可转移防粘层4与下离型膜层2之间并通过UV固化成型的无溶剂丙烯酸压敏胶或丙烯酸涂料,发泡层3中还添加有中空微球或中空玻璃微珠。作为优选地,下离型膜层2为单哑面的PET离型膜,下离型膜层2的上表面涂覆有硅离型膜2a、下表面为哑面,硅离型膜2a的表面也涂覆有一层可转移防粘层4,通过将下离型膜层2的下表面设置为哑面,可便于成型的片材在后续进行收卷。作为更优选地,硅离型膜2a表面的可转移防粘层4采用醋酸纤维素或者其他无粘性涂层制成,且该可转移防粘层4的厚度为1-15um,表面达因值≥36A,表面可印刷,附着性佳。当然,本实施例中涂覆在上离型膜层1地面的可转移防粘层也可以采用醋酸纤维素制成。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亚克力缓冲泡棉,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离型膜层(1)、下离型膜层(2)以及设置在上离型膜层(1)与下离型膜层(2)之间的发泡层(3),所述上离型膜层(1)的底面涂覆有一层可转移防粘层(4),所述发泡层(3)为涂覆在可转移防粘层(4)与下离型膜层(2)之间并通过UV固化成型的无溶剂丙烯酸压敏胶或丙烯酸涂料,所述发泡层(3)中还添加有中空微球或中空玻璃微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亚克力缓冲泡棉,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离型膜层(1)、下离型膜层(2)以及设置在上离型膜层(1)与下离型膜层(2)之间的发泡层(3),所述上离型膜层(1)的底面涂覆有一层可转移防粘层(4),所述发泡层(3)为涂覆在可转移防粘层(4)与下离型膜层(2)之间并通过UV固化成型的无溶剂丙烯酸压敏胶或丙烯酸涂料,所述发泡层(3)中还添加有中空微球或中空玻璃微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克力缓冲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离型膜层(2)为单哑面的PET离型膜,所述下离型膜层(2)的上表面涂覆有硅离型膜(2a)、下表面为哑面,所述硅离型膜(2a)的表面也涂覆有一层可转移防粘层(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亚克力缓冲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离型膜(2a)表面的可转移防粘层(4)采用醋酸纤维素制成,且该可转移防粘层(4)的表面达因值≥36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克力缓冲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离型膜层(2)为网纹离型膜,所述下离型膜层(2)通过丙烯酸压敏胶层(5)贴附在一层PET基材(6)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亚克力缓冲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PET基材(6)为透明或黑色遮光的PET材料制成,所述PET基材(6)的厚度为4-25um;所述丙烯酸亚敏胶层(5)的厚度为10-40um,且其粘性≥800gf;所述网纹离型膜的网纹为凸出的方格形纹或菱形纹,所述网纹的间隙为80-300um、深度为5-40um。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亚克力缓冲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微球或中空玻璃微珠的粒径为20-150um,添加量为0.1-10%、密度为0.015-2g/cm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亚克力缓冲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层(3)的厚度为0.05-1mm,压缩比为25%-80%,25%压缩回弹应力为0.01MPa-0.4MPa,压缩永久形变率≤50%,拉伸率为200%-600%,拉断强度为0.5MPa-3Mpa;所述发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金沛刘文亮
申请(专利权)人:衡山县佳诚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