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水指标达地表Ⅳ的钢结构磁混凝澄清池组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12431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出水指标达地表Ⅳ的钢结构磁混凝澄清池组合系统,包括:粗格栅及提升泵房,城镇污水通过总进水管连接粗格栅及提升泵房;然后进入过滤及沉砂模块进行过滤和沉砂;再进入磁混凝澄清池模块进行絮凝沉淀;一级曝气生物滤池模块利用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COD、BOD和N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出水指标达地表Ⅳ的钢结构磁混凝澄清池组合系统
本技术涉及城镇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出水指标达地表Ⅳ的钢结构磁混凝澄清池组合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污染也越来越严重,面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因此,针对水污染问题,治理力度空前加大,标准一再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出水执行地表Ⅳ类水。当前,我国环境状况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环境矛盾凸显,压力继续加大。一些重点流域、海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区域和城市大气灰霾现象突出,许多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农村环境污染加剧,重金属、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土壤、地下水等污染显现。部分地区生态损害严重,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核与辐射安全风险增加。人民群众环境诉求不断提高,突发环境事件的数量居高不下,环境问题已成为威胁人体健康、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压力不断加大。环境保护法制尚不完善,投入仍然不足,执法力量薄弱,监管能力相对滞后。同时,随着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能源消费总量不断上升,污染物产生量将继续增加,经济增长的环境约束日趋强化。污水是以其物理、化学和生物的组分来表征的。污水处理厂设计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正确掌握污水的水质,由于污水的组成成分极其复杂,难以用单一指标来表示其性质。因此,在众多的水质指标中,按污水中杂质形态大小分为悬浮态物质和溶解态物质两大类,每类按其化学性质又可分为有机性物质和无机性物质;按是否消耗水体中溶解氧,又可分为生物化学需氧量(BOD)和化学需氧量(COD)等。在污水处理系统设计时,污水水质是确定处理设备能力和操作特性并确保达到处理目标的必要条件,也是污水处理厂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的重要基础数据。城市污水中污染物的含量与用水量、排水系统、气候以及生活习惯等相关。目前,城镇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为活性污泥法,其中典型的包括:CASS工艺、AAO工艺、SBR工艺、MBR工艺等,这些工艺处理效果稳定,但工艺流程长、占地面积大、投资大,同时对于低进水浓度——COD<180mg/L,BOD<60,NH3-N:20-25mg/L,TP:2-5mg/L;存在处理效率低、运行成本高、NH3-N和TP难以高标准达标排放等问题。并且在具体的处理系统中,磁混凝澄清池作为一种高效化学除磷和去除SS的污水处理工艺,抗水质水量冲击负荷高、处理效果好、综合运行成本低、占地面积小,被广泛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的预处理和深度处理。目前,磁混凝澄清池结构形式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由于磁混凝澄清池内部结构较复杂,沉淀池为圆形,钢筋混凝土需建成方形池,然后内部倒角形成圆形池底,存在死角,且建设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不利于工程的成本和工期控制。所以采用钢结构形式的磁混凝澄清池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如:在城镇污水处于COD<180mg/L,BOD<60,NH3-N:20-25mg/L,TP:2-5mg/L这一浓度范围时,现有工艺不能高效且低成本的进行处理,因为现有的工艺主要针对常规城镇浓度污水进行设置的工艺,这种工艺对于低浓度污染的城镇污水虽然也能够进行净化,但是处理效率相对低,自然运行成本就变高,同时针对NH3-N和TP难以净化完全;所以应当考虑到城镇污水浓度差别这一客观条件,让工艺适应不同浓度的污水进行处理,既能达到污水处理的标准,又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物料利用率提高。钢结构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抵抗变形能力强、施工简单、成本低等优势,而磁混凝澄清池中的圆形沉淀池跨度小、受力均匀,快混池、磁混池和絮凝池尺寸小、水深浅,具备做钢结构的条件,因此磁混凝澄清池的结构形式可以考虑用钢结构替代钢筋混凝土。具体为一种出水指标达地表Ⅳ的钢结构磁混凝澄清池组合系统,通过以下依次流体连通的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包括粗格栅及提升泵房、细格栅及气提沉砂池、钢结构磁混凝澄清池、精细格栅及二级提升泵站、一级曝气生物滤池、二级曝气生物滤池;所述钢结构磁混凝澄清池的池底设置有钢筋混凝土底板,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中嵌合有钢结构底板,所述钢结构底板和所述钢结构池壁围合成柱形结构;且所述钢结构池壁涂抹有防腐结构层。作为优选,所述磁混凝澄清池包括有依次设置的快混池、磁混池、絮凝池和沉淀池;所述快混池投加PAC,所述磁混池投加磁粉,所述絮凝池投加PAM,所述沉淀池用于沉淀污泥,所述快混池的进水管与所述气提沉砂池连接,且所述快混池的进水管还与所述二级曝气生物滤池的出水管连接;所述二级曝气生物滤池的出水回流20-30%至所述快混池;污水经所述沉淀池导入到精细格栅及二级提升泵站中。作为优选,所述快混池、所述磁混池和所述絮凝池为流体连通的箱型钢结构,所述快混池和所述絮凝池的侧壁与所述沉淀池紧贴设置,所述磁混池位于所述快混池远离所述沉淀池的一侧;所述沉淀池呈圆柱形钢结构。作为优选,所述提升泵房包括有钢丝绳牵引的格栅除污机和耦合式离心泵;所述耦合式离心泵用于提升水头。作为优选,所述细格栅为3mm的内进流网板格栅除污机;所述气提沉砂池的池底包括有用于取出污水中砂粒的沉砂斗。作为优选,所述一级曝气生物滤池填充有第一滤料层,所述第一滤料层用于形成生物膜;且所述污水停留时间为20-30min;所述第一滤料层下设置有滤板,所述滤板设置有长柄滤头;且所述一级曝气生物滤池模块还连接有反冲洗水管。作为优选,所述二级曝气生物滤池填充有第二滤料层。作为优选,所述磁混凝澄清池与所述一级曝气生物滤池之间还设置有栅格间距为1mm的精细格栅。作为优选,所述一级曝气生物滤池和所述二级曝气生物滤池的进水方式为上向流,水气同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提出的一种出水指标达地表Ⅳ的钢结构磁混凝澄清池组合系统,通过以下依次连接的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包括:粗格栅及提升泵房,城镇污水通过总进水管连接粗格栅及提升泵房;然后再进行过滤和沉砂,通过磁混凝澄清池絮凝沉淀;利用一级曝气生物滤池的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COD、BOD和NH3-N;二级曝气生物滤池的亚硝化及硝化细菌利用污水中的NH3-N进行硝化反应;同时采用钢结构的磁混凝澄清池,可以做到池底无死角,不易淤积污泥杂质;强度高、自重轻、抵抗变形能力强、施工简单、成本低的优势;并且将二级曝气生物滤池的20-30%出水回流到磁混凝澄清池中,做进一步的净化处理;本系统针对低浓度城镇污水能够高效去污,对低浓度城镇污水中COD、BOD5、NH3-N、TP处理达到地表Ⅳ类水标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系统架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级曝气生物滤池与二级曝气生物滤池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级曝气生物滤池与二级曝气生物滤池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的钢结构磁混凝澄清池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钢结构磁混凝澄清池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钢结构磁混凝澄清池立体图。附图符号说明1、一级曝气生物滤池;11、反冲洗水管;1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出水指标达地表Ⅳ的钢结构磁混凝澄清池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依次流体连通的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包括粗格栅及提升泵房模块、细格栅及气提沉砂池模块、钢结构磁混凝澄清池模块、精细格栅及二级提升泵站模块、一级曝气生物滤池模块、二级曝气生物滤池模块;/n所述钢结构磁混凝澄清池模块的池底设置有钢筋混凝土底板,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中嵌合有钢结构底板,所述钢结构底板和所述钢结构池壁围合成柱形结构;且所述钢结构池壁涂抹有防腐结构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水指标达地表Ⅳ的钢结构磁混凝澄清池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依次流体连通的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包括粗格栅及提升泵房模块、细格栅及气提沉砂池模块、钢结构磁混凝澄清池模块、精细格栅及二级提升泵站模块、一级曝气生物滤池模块、二级曝气生物滤池模块;
所述钢结构磁混凝澄清池模块的池底设置有钢筋混凝土底板,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中嵌合有钢结构底板,所述钢结构底板和所述钢结构池壁围合成柱形结构;且所述钢结构池壁涂抹有防腐结构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指标达地表Ⅳ的钢结构磁混凝澄清池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混凝澄清池模块包括有依次设置的快混池、磁混池、絮凝池和沉淀池;所述快混池用于投加PAC,所述磁混池用于投加磁粉,所述絮凝池用于投加PAM,所述沉淀池用于沉淀污泥,所述快混池的进水管与所述气提沉砂池连接,且所述快混池的进水管还与所述二级曝气生物滤池的出水管连接;所述二级曝气生物滤池的出水回流20-30%至所述快混池;污水经所述沉淀池导入到精细格栅及二级提升泵站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水指标达地表Ⅳ的钢结构磁混凝澄清池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混池、所述磁混池和所述絮凝池为流体连通的箱型钢结构,所述快混池和所述絮凝池的侧壁与所述沉淀池紧贴设置,所述磁混池位于所述快混池远离所述沉淀池的一侧;所述沉淀池呈圆柱形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明卢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锋环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