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生化处理活性污泥前置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2431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污水生化处理活性污泥前置的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综合调节池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回流设备固定连接有生物滤池与曝光池,所述综合调节池的一端外表面通过抽水机设置有生物滤池,所述生物滤池的一端外表面通过另一台抽水机设置有曝光池,所述综合调节池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综合调节池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排污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污水生化处理活性污泥前置的装置,设有回流设备与排污结构,能够将生物滤池和曝光池产生沉淀物和反应后的絮状物再一次回流到综合调节池,增加了反应时间,并能及时将污泥排出,避免管道堵塞,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生化处理活性污泥前置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生化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生化处理活性污泥前置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煤化工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工艺流程长,生产中产生的各类废水非常多,并且各类生产废水中的成分组成非常复杂,不同含量的油类、酚类、氨、悬浮物、氟化物和各种有机物等物质存在于各类生产废水中,在对废水进行生化处理装置之前,我们通常采用活性污泥处理法,能够有效将废水中的杂质高效快速去除。现有的污水生化处理活性污泥前置的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生化流程及污水生化处理的时间短,污水在系统中停留时间短,生化反应不完全,其次由于杂质材料特殊性,很容易造成管道堵塞的问题,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污水生化处理活性污泥前置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生化处理活性污泥前置的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污水生化处理活性污泥前置的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综合调节池、生物滤池与曝光池,所述综合调节池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回流设备固定连接有生物滤池与曝光池,所述综合调节池的一端外表面通过抽水机设置有生物滤池,所述生物滤池的一端外表面通过另一台抽水机设置有曝光池,所述综合调节池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综合调节池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排污结构。优选的,所述回流设备包括气孔管、手拧开关、PVC管道和加压泵,所述综合调节池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PVC管道,所述PVC管道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气孔管,所述PVC管道对的另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手拧开关,所述手拧开关的另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另一段PVC管道,所述另一段PVC管道的另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压泵。优选的,所述排污结构包括气泵、出气管、液压器、固定器、转接器和排污管,所述装置主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液压器,所述液压器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器和转接器,所述转接器位于固定器后端,所述转接器的一端设置有排污口。优选的,所述气孔管与PVC管道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PVC管道与手拧开关之间设置有生料带,所述PVC管道的一端外表面通过生料带与手拧开关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PVC管道与加压泵之间为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气泵与出气管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液压器与固定器之间设置有PVC管,所述液压器的一端外表面通过PVC管与固定器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器与转接器之间设置有固定螺丝,所述固定器的一端外表面通过固定螺丝与转接器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综合调节池与生物滤池之间设置有PVC材质管道,所述综合调节池的下端外表面通过PVC材质管道与生物滤池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生物滤池与曝光池之间同理,所述综合调节池与装置主体之间为固定连接。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生化处理活性污泥前置的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一种污水生化处理活性污泥前置的装置,通过设置的回流设备,废水进入综合调节池,此时手拧开关关闭,在废水进入综合调节池处理之后,在抽水机的作用下通过PVC管到达生物滤池中进行下一步反应,生物滤池中产生反应过后的沉淀物,开启手拧开关,在加压泵作用下,沉淀物会通过PVC管道回流到综合调节池中进行再一次的反应,相对来讲大大延长了反应时间,使得反应更加彻底。2、该一种污水生化处理活性污泥前置的装置,通过设置的排污结构,在综合调节池中反应进行完全,会有污泥从排污口中排出,虽然排污口采用的是PVC材质,还是会有堵塞的可能,此时开启气泵,出气管给液压器一个作用力,在液压器作用下,通过固定器与转接器会对排污口中污泥产生一个较大的压力,促进污泥排出,防止排污口堵塞有利于人们使用,整个污水生化处理活性污泥前置的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污水生化处理活性污泥前置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污水生化处理活性污泥前置的装置中回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污水生化处理活性污泥前置的装置中排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置主体;2、进水口;3、综合调节池;4、排污结构;41、气泵;42、出气管;43、液压器;44、固定器;45、转接器;46、排污管;5、生物滤池;6、曝光池;7、回流设备;71、气孔管;72、手拧开关;73、PVC管道;74、加压泵;8、抽水机;9、排污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3所示,一种污水生化处理活性污泥前置的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综合调节池3、生物滤池5与曝光池6,综合调节池3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回流设备7固定连接有生物滤池5与曝光池6,综合调节池3的一端外表面通过抽水机8设置有生物滤池5,生物滤池5的一端外表面通过另一台抽水机8设置有曝光池6,综合调节池3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进水口2,综合调节池3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排污口9,排污口9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排污结构4。进一步的,回流设备7包括气孔管71、手拧开关72、PVC管道73和加压泵74,综合调节池3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PVC管道73,PVC管道73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气孔管71,PVC管道73对的另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手拧开关72,手拧开关72的另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另一段PVC管道73,另一段PVC管道73的另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压泵74,通过设置的回流设备7,废水进入综合调节池3,此时手拧开关72关闭,在废水进入综合调节池3处理之后,在抽水机8的作用下通过PVC管到达生物滤池5中进行下一步反应,生物滤池5中产生反应过后的沉淀物,开启手拧开关72,在加压泵74作用下,沉淀物会通过PVC管道73回流到综合调节池3中进行再一次的反应,相对来讲大大延长了反应时间,使得反应更加彻底。进一步的,排污结构4包括气泵41、出气管42、液压器43、固定器44、转接器45和排污管46,装置主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气泵41,气泵41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出气管42,出气管42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液压器43,液压器43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器44和转接器45,转接器45位于固定器44后端,转接器45的一端设置有排污口9,通过设置的排污结构4,在综合调节池3中反应进行完全,会有污泥从排污口9中排出,虽然排污口9采用的是PVC材质,还是会有堵塞的可能,此时开启气泵41,出气管42给液压器43一个作用力,在液压器43作用下,通过固定器44与转接器45会对排污口9中污泥产生一个较大的压力,促进污泥排出,防止排污口9堵塞有利于人们使用,整个污水生化处理活性污泥前置的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生化处理活性污泥前置的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综合调节池(3)、生物滤池(5)与曝光池(6),所述综合调节池(3)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回流设备(7)固定连接有生物滤池(5)与曝光池(6),所述综合调节池(3)的一端外表面通过抽水机(8)设置有生物滤池(5),所述生物滤池(5)的一端外表面通过抽水机(8)设置有曝光池(6),所述综合调节池(3)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进水口(2),所述综合调节池(3)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排污口(9),所述排污口(9)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排污结构(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生化处理活性污泥前置的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综合调节池(3)、生物滤池(5)与曝光池(6),所述综合调节池(3)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回流设备(7)固定连接有生物滤池(5)与曝光池(6),所述综合调节池(3)的一端外表面通过抽水机(8)设置有生物滤池(5),所述生物滤池(5)的一端外表面通过抽水机(8)设置有曝光池(6),所述综合调节池(3)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进水口(2),所述综合调节池(3)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排污口(9),所述排污口(9)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排污结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生化处理活性污泥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设备(7)包括气孔管(71)、手拧开关(72)、PVC管道(73)和加压泵(74),所述综合调节池(3)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PVC管道(73),所述PVC管道(73)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气孔管(71),所述PVC管道(73)对的另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手拧开关(72),所述手拧开关(72)的另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另一段PVC管道(73),所述另一段PVC管道(73)的另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压泵(7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生化处理活性污泥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结构(4)包括气泵(41)、出气管(42)、液压器(43)、固定器(44)、转接器(45)和排污管(46),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气泵(41),所述气泵(41)的一端外表面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剑川雷红范广庆贺利斌邵义王晓敏黄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