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坝塘水质原位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2431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坝塘水质原位修复装置,包括:用于净化坝塘的水体的净化系统;用于对所述水体进行曝气处理,控制所述水体向上喷流的自曝气喷流系统,所述自曝气喷流系统与所述净化系统连接。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还具有可以快速、环保地实现乡村坝塘水质原位修复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坝塘水质原位修复装置
本技术涉及坝塘水质修复
,尤其涉及一种坝塘水质原位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坝塘是乡村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的重要水源。由于年久失修,很多乡村坝塘塘泥淤积、雨污同流、排灌不畅导致水体溶氧不足、有机质超标等富营养化问题,甚至引发季节性或常年性的黑臭现象,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顽疾”,严重影响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常用的坝塘水质修复技术包括人工增氧、絮凝沉淀、微生物强化净化、人工湿地、生态浮岛等方法。人工增氧通过人工曝气等方式来提高水体溶解氧的浓度,促进黑臭物质发生氧化,其适用于水质改善,但不适于大面积的乡村坝塘水质修复;絮凝沉淀是通过投加絮凝药剂使水体中的污染物形成沉淀,以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但絮凝药剂不适合直接投入到水体中,而是要先进行体外循环处理,主要适用于一些小型封闭水体的污水处理;生态浮岛通过在水体中构建人工水生植物系统来达到降解水体污染物的目的,适用于水质改善阶段和生态修复阶段;微生物强化净化是通过人工措施来加强微生物的降解作用,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这种方式仅适用于小型封闭水体;人工湿地是利用土壤-植物生态系统的净化功能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但成效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坝塘水质原位修复装置,将自然生物净化功能和人工强化措施相结合,快速、简便地实现对乡村坝塘的水质原位修复。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坝塘水质原位修复装置,包括:用于净化坝塘的水体的净化系统;用于对所述水体进行曝气处理,控制所述水体向上喷流的自曝气喷流系统,所述自曝气喷流系统与所述净化系统连接。可选的,所述净化系统包括多个悬浮板,多个所述悬浮板设置在坝塘的水体的上表面。可选的,在所述悬浮板的边缘部设有连接接口,所述连接接口用于将多个所述悬浮板连接。可选的,所述悬浮板开设有种植口,所述种植口用于固定绿植。可选的,在所述悬浮板的底部连接设置有多个稳定支架。可选的,所述稳定支架包括主支架,所述主支架的顶端向上贯穿所述悬浮板,在所述顶端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连接,所述蓄电池包括第一蓄电池和第二蓄电池,所述第一蓄电池与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二蓄电池与第二电机连接。可选的,所述自曝气喷流系统包括多个曝气管,多个所述曝气管设置在所述悬浮板的底部并与进气管连通,所述进气管与空气泵连接,所述空气泵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可选的,所述自曝气喷流系统包括喷水管,所述喷水管设置在所述悬浮板的底部,在所述悬浮板的顶部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与所述喷水管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喷水管的进水口伸入所述水体的底部。可选的,所述喷水管的出水端设有花洒结构,所述花洒结构设置在所述悬浮板的顶部。可选的,还包括定时器开关,所述定时器开关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连接。本技术的上述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方案,具有运行管理费用低、增氧效果好、节能、环保的技术效果,为广大乡村坝塘水质治理提供了一种快速、环保、简便、廉价的水质原位修复方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坝塘水质修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悬浮板;2-绿植;3-稳定支架;4-太阳能电池板;5-曝气管;6-第一电机;7-第二电机;8-喷水管;9-水体;10-水泵;11-空气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坝塘水质原位修复装置,包括:用于净化坝塘的水体9的净化系统;用于对所述水体9进行曝气处理,控制所述水体9向上喷流的自曝气喷流系统,所述自曝气喷流系统与所述净化系统连接。本技术的上述方案,通过净化系统以及自曝气喷流系统,为广大乡村坝塘水质治理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廉价的水质原位修复方案。本技术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净化系统包括多个悬浮板1,多个所述悬浮板1设置在坝塘的水体9的上表面,在所述悬浮板1的边缘部设有连接接口,所述连接接口用于将多个所述悬浮板1连接。具体的,悬浮板1为防腐蚀轻型塑料材质板材,50cm*50cm的正方形设计,在每块板材边缘设置连接接口,以便根据坝塘尺寸将多个悬浮板1进行任意拼装。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净化系统主要利用悬浮板1和绿植2组成生态浮岛实现坝塘的水体9的净化,系统利用水生浮岛上的绿植2吸收水体9中过剩的营养物质;利用根部呼吸作用将氧释放到水体9中,提高水体9溶氧量(DO),同时为有益微生物生产创造条件。本技术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悬浮板1开设有种植口,所述种植口用于固定绿植2。具体的,绿植2主要为水生美人蕉、苦草等植物,用于吸收坝塘水体9中的富营养的氮磷离子。本技术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在所述悬浮板1的底部连接设置有多个稳定支架3。具体的,稳定支架3由横纵交错的铝合金材质的支架构成,用于固定拼接在一起的悬浮板1,也用于为自曝气喷流系统提供安装平台,稳定支架3通过设置为吊坠结构对生态浮岛的净化系统进行位置固定,防止净化系统被风飘走;此外,稳定支架3设有设备安装孔,具体包括太阳能电池板4安装孔和防水设备机箱固定孔。本技术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稳定支架3包括主支架,所述主支架的顶端向上贯穿所述悬浮板1,在所述顶端设有太阳能电池板4,所述太阳能电池板4与蓄电池连接,所述蓄电池包括第一蓄电池和第二蓄电池,所述第一蓄电池与第一电机6连接,所述第二蓄电池与第二电机7连接。具体的,太阳能电池板4为单晶太阳能电池板4,单晶太阳能电池板4分别与第一蓄电池和第二蓄电池连接,用于对整个装置供应电能。本技术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自曝气喷流系统包括多个曝气管5,多个所述曝气管5设置在所述悬浮板1的底部并与进气管连通,所述进气管与空气泵11连接,所述空气泵11与所述第一电机6连接。具体的,工作时,空气泵11控制进气管将外部空气吸入后均匀输送至曝气管5的内部,用于实现水体9中的空气流通;另外,曝气管5由PVC材质制成,并均匀布设于悬浮板1的下方,用于防止曝气管5浮起。本技术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自曝气喷流系统包括喷水管8,所述喷水管8设置在所述悬浮板1的底部,在所述悬浮板1的顶部设有水泵10,所述水泵10的输入端与所述喷水管8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喷水管8的进水口伸入所述水体9的底部。其中,水泵10与第二电机7连接,第二电机7具体为三相异步电机。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自曝气喷流系统主要由曝气管5和喷水管8来使坝塘水体9“活动”,增加水体9氧气含量,避免由于厌氧菌种繁殖而引起水体9变臭。...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坝塘水质原位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于净化坝塘的水体的净化系统;/n用于对所述水体进行曝气处理,控制所述水体向上喷流的自曝气喷流系统,所述自曝气喷流系统与所述净化系统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坝塘水质原位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净化坝塘的水体的净化系统;
用于对所述水体进行曝气处理,控制所述水体向上喷流的自曝气喷流系统,所述自曝气喷流系统与所述净化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坝塘水质原位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系统包括多个悬浮板,多个所述悬浮板设置在坝塘的水体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坝塘水质原位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悬浮板的边缘部设有连接接口,所述连接接口用于将多个所述悬浮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坝塘水质原位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板开设有种植口,所述种植口用于固定绿植。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坝塘水质原位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悬浮板的底部连接设置有多个稳定支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坝塘水质原位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支架包括主支架,所述主支架的顶端向上贯穿所述悬浮板,在所述顶端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子龙马瑞鑫陈静许家帅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