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药中间体乙基氯化物生产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12419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农药中间体乙基氯化物生产废水处理系统,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第一过滤室、搅拌室和第二过滤室,第一过滤室设置在搅拌室的左侧,第二过滤室设置在搅拌室的右侧,第一过滤室和搅拌室通过第一连通管相连通,搅拌室和第二过滤室通过第二连通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其实用性需要用到减震装置对其进行减震,从而达到降低噪音的效果,并且实施简便,运行成本低,能够有效的对农药中间体乙基氯化物生产废水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药中间体乙基氯化物生产废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农药中间体乙基氯化物生产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乙基氯化物是基本有机合成原料之一,是生产农药、医药的重要中间体。在农药上,可用于合成有机磷杀虫剂辛硫磷、毒死蜱,三唑磷、二嗪磷、丙溴磷等,其用途十分广泛。目前,国内普遍采用五硫化二磷法制取乙基氯化物,即五硫化二磷和无水乙醇在三乙胺催化下反应生成硫化物,然后通入氯气氯化得到氯化物;氯化物再加水水解,除去二氯化二硫,得到粗品乙基氯化物和硫磺;然后将粗品精馏,得到乙基氯化物成品。氯化物生产废水存在成分复杂,处理困难。然而,现有的农药中间体乙基氯化物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存在在对废水处理装置使用时会产生震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农药中间体乙基氯化物生产废水处理系统,使其提高其实用性,通过减震装置对其进行减震,从而达到降低噪音的效果,并且实施简便,运行成本低,能够有效的对农药中间体乙基氯化物生产废水进行处理。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农药中间体乙基氯化物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过滤室、搅拌室和第二过滤室,所述第一过滤室设置在所述搅拌室的左侧,所述第二过滤室设置在所述搅拌室的右侧,所述第一过滤室和所述搅拌室通过第一连通管相连通,所述搅拌室和所述第二过滤室通过所述第二连通管相连通,所述搅拌室的下端设置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的下端设置有缓冲底板,所述缓冲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缓冲垫,所述减震装置包括缓冲柱、缓冲壳体和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壳体固定设置在所述缓冲底板的上端,所述缓冲弹簧设置在所述缓冲壳体的内部,所述缓冲柱的上端与所述搅拌室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柱的下端与所述缓冲弹簧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室包括箱体和盖板,所述盖板的上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固定在所述盖板上,所述电机的下端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穿过所述盖板延伸至所述搅拌室的内部,所述搅拌轴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叶,所述搅拌轴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搅拌叶。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左侧设置有第二进水口,所述箱体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出水口。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室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室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过滤室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出水口。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上还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电机的右侧。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过滤室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层和吸附层,所述过滤层设置在所述吸附层的左侧,所述第二过滤室的左侧设置有第三进水口,所述第二过滤室的右侧设置有第三出水口。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进水口通过第一连通管相连接,所述第二出水口和所述第三进水口通过第二连通管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设置有搅拌室,盖板的上端设置有电机,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固定在盖板上,电机的下端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穿过盖板延伸至搅拌室的内部,搅拌轴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叶12,搅拌轴11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搅拌叶,使从第二进水口加入的废水和进料口进入的废水处理剂通过搅拌进行充分的混合;2、第一过滤室的下端设置有减震装置,通过减震装置对其进行减震,从而达到降低噪音的效果,并且实施简便,运行成本低;3、设置有第二过滤室,能够将与废水处剂混合反应后的废水进行过滤,第二过滤室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层和吸附层,过滤层设置在吸附层的左侧,过滤层采用高精度PP棉材料制成,将悬浮杂质、颗粒进行过滤,有效的截留除去水中的悬浮物等,达到降低水浊度,吸附层采用活性炭材料制成,进行吸附过滤。综上,该种农药中间体乙基氯化物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出的现有的农药中间体乙基氯化物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存在在对废水处理装置使用时会产生震动的问题,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第一过滤室、2-第一进水口、3-第一出水口、4-过滤网、5-第一连通管、6-搅拌室、7-箱体、8-盖板、9-电机、10-电机支架、11-搅拌轴、12-第一搅拌叶、13-第二搅拌叶、14-第二进水口、15-第二出水口、16-进料口、17-缓冲柱、18-缓冲弹簧、19-缓冲壳体、20-缓冲底板、21-缓冲垫、22-第二连通管、23-第三进水口、24-第三出水口、25-第二过滤室、26-过滤层、27-吸附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与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所举实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第一过滤室1、搅拌室6和第二过滤室25,第一过滤室1设置在搅拌室6的左侧,第二过滤室25设置在搅拌室6的右侧,第一过滤室1和搅拌室6通过第一连通管5相连通,搅拌室6和第二过滤室25通过第二连通管22相连通。搅拌室6的下端设置有减震装置,通过减震装置对其进行减震,从而达到降低噪音的效果,并且实施简便,运行成本低,减震装置的下端设置有缓冲底板20,缓冲底板20的下表面设置有缓冲垫21,缓冲垫21采用丁腈橡胶材料制成,减震装置包括缓冲柱17、缓冲壳体19和缓冲弹簧18,缓冲壳体19固定设置在缓冲底板20的上端,缓冲弹簧18设置在缓冲壳体19的内部,缓冲柱17的上端与搅拌室6固定连接,缓冲柱17的下端与缓冲弹簧18固定连接,在产生震动时,缓冲柱17推动缓冲弹簧18向下压缩,直至震动逐渐减小,缓冲弹簧恢复至原始状态,实现减震效果。通过设置有搅拌室6,使从第二进水口14加入的废水和进料口16进入的废水处理剂通过搅拌进行充分的混合,搅拌室6包括箱体7和盖板8,盖板8的上端设置有电机9,电机9通过电机支架10固定在盖板8上,电机8的下端设置有搅拌轴11,搅拌轴11穿过盖板8延伸至搅拌室6的内部,搅拌轴1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叶12,搅拌轴11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搅拌叶13,电机9带动搅拌轴11转动,进而带动搅拌轴11上的第一搅拌叶12和第二搅拌叶13进行转动,通过搅拌进行充分的混合,能够有效提高反应效率和混合效率。箱体7的左侧设置有第二进水口14,箱体7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出水口15,第一过滤室1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4,第一过滤室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进水口2,第一过滤室1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出水口3,盖板8上还设置有进料口16,进料口16设置在电机9的右侧。通过设置有第二过滤室25,能够将与废水处剂混合反应后的废水进行过滤,第二过滤室25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层26和吸附层27,过滤层26设置在吸附层27的左侧,过滤层26采用高精度PP棉材料制成,将悬浮杂质、颗粒进行过滤,有效的截留除去水中的悬浮物等,达到降低水浊度,吸附层27采用活性炭材料制成,进行吸附过滤,第二过滤室25的左侧设置有第三进水口23,第二过滤室25的右侧设置有第三出水口24。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药中间体乙基氯化物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过滤室、搅拌室和第二过滤室,所述第一过滤室设置在所述搅拌室的左侧,所述第二过滤室设置在所述搅拌室的右侧,所述第一过滤室和所述搅拌室通过第一连通管相连通,所述搅拌室和所述第二过滤室通过第二连通管相连通,所述搅拌室的下端设置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的下端设置有缓冲底板,所述缓冲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缓冲垫,所述减震装置包括缓冲柱、缓冲壳体和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壳体固定设置在所述缓冲底板的上端,所述缓冲弹簧设置在所述缓冲壳体的内部,所述缓冲柱的上端与所述搅拌室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柱的下端与所述缓冲弹簧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药中间体乙基氯化物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过滤室、搅拌室和第二过滤室,所述第一过滤室设置在所述搅拌室的左侧,所述第二过滤室设置在所述搅拌室的右侧,所述第一过滤室和所述搅拌室通过第一连通管相连通,所述搅拌室和所述第二过滤室通过第二连通管相连通,所述搅拌室的下端设置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的下端设置有缓冲底板,所述缓冲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缓冲垫,所述减震装置包括缓冲柱、缓冲壳体和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壳体固定设置在所述缓冲底板的上端,所述缓冲弹簧设置在所述缓冲壳体的内部,所述缓冲柱的上端与所述搅拌室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柱的下端与所述缓冲弹簧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药中间体乙基氯化物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室包括箱体和盖板,所述盖板的上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固定在所述盖板上,所述电机的下端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穿过所述盖板延伸至所述搅拌室的内部,所述搅拌轴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叶,所述搅拌轴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搅拌叶。


3.如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佰川杨俊杰陈阳王冰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惠宇化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