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附载物传送工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295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吸附载物传送工作平台,其包括有第一直线移动模组、安装于该第一直线移动模组上的第一移动座、安装于该第一移动座上的旋转纠偏机构、安装于该旋转纠偏机构上并由该旋转纠偏机构驱动以旋转的第一旋转座、安装于该第一旋转座中部的第一吸附载物台以及以可调节位置的方式安装于该第一旋转座两侧并与第一吸附载物台配合吸附定位玻璃面板的第二吸附载物台和第三吸附载物台、安装于该第一旋转座上并用于控制该第二吸附载物台移动的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安装于该第一旋转座上并用于控制该第三吸附载物台移动的第二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第一直线移动模组上方架设有龙门架,该龙门架上并与旋转纠偏机构配合工作的第一CCD定位模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附载物传送工作平台
:本技术涉及中大尺寸玻璃面板加工
,特指一种吸附载物传送工作平台。
技术介绍
:玻璃是由二氧化硅和其它化学物质熔融在一起形成的,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属的氧化物或者盐类而显现出颜色的有色玻璃,以及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制得的钢化玻璃等,以广泛用于建筑、日用、艺术、医疗、化学、电子、仪表、核工程等领域。玻璃一般的工业应用步骤一步都包括玻璃切割和玻璃精雕研磨两个步骤,在现有技术中,玻璃切割和玻璃精雕研磨都是独立完成,目前的对中大尺寸玻璃面板进行精雕研磨时,都是采用精雕研磨机进行研磨,然而,由于中大尺寸玻璃面板尺寸较大,在将中大尺寸玻璃面板放置于传送工作平台后,该传送工作平台吸附定位该中大尺寸玻璃面板,以便于转送。但是,目前精雕研磨机的传送工作平台都是整体造型,而在加工时,需要将中大尺寸玻璃面板的边缘伸出于该传送工作平台外,以致该传送工作平台不能适用于各种不同尺寸的要求;另外,由于中大尺寸玻璃面板的尺寸大,且较为笨重,以致在将中大尺寸玻璃面板搬运至传送工作平台上后,难免就会出现偏移,而该传送工作平台又无纠偏功能,以致无法保证后期中大尺寸玻璃面板研磨加工的质量。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吸附载物传送工作平台。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吸附载物传送工作平台包括有第一直线移动模组、安装于该第一直线移动模组上的第一移动座、安装于该第一移动座上的旋转纠偏机构、安装于该旋转纠偏机构上并由该旋转纠偏机构驱动以旋转的第一旋转座、安装于该第一旋转座中部的第一吸附载物台以及以可调节位置的方式安装于该第一旋转座两侧并与第一吸附载物台配合吸附定位玻璃面板的第二吸附载物台和第三吸附载物台、安装于该第一旋转座上并用于控制该第二吸附载物台移动的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安装于该第一旋转座上并用于控制该第三吸附载物台移动的第二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第一直线移动模组上方架设有龙门架,该龙门架上并与旋转纠偏机构配合工作的第一CCD定位模组。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吸附载物台、第二吸附载物台和第三吸附载物台的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且该第一吸附载物台、第二吸附载物台和第三吸附载物台的上端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真空吸附孔、第二真空吸附孔、第三真空吸附孔。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旋转座上端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吸附载物台包括有第一底座以及架设于该第一底座上并可半方框状的第一吸附载架,该第一底座下端两侧分别通过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安装于该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所述第三吸附载物台包括有第二底座以及架设于该第二底座上并可半方框状的第二吸附载架,该第二底座下端两侧分别通过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安装于该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吸附载物台的上端面设置有贯通两侧面的第一槽体;所述第三吸附载物台的上端面设置有贯通两侧面的第二槽体。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旋转座还安装有护罩,该护罩盖住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和第二直线驱动机构。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护罩上端面中部向上凸起,呈尖角状。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和第二直线驱动机构均采用伺服电机丝杆组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吸附载物传送工作平台对该中大尺寸玻璃面板进行吸附定位,第一CCD定位模组工作以对中大尺寸玻璃面板进行拍照以确定是否处于预定位置,如不在预定位置,则由吸附载物传送工作平台的旋转纠偏机构驱使第一旋转座转动一定的角度,以对中大尺寸玻璃面板实现纠偏,使中大尺寸玻璃面板置于预定位置,从而实现纠偏功能。再者,本技术采用第一吸附载物台、第二吸附载物台和第三吸附载物台支撑中大尺寸玻璃面板的中部及两侧,以此稳定支撑该中大尺寸玻璃面板,其中,该中大尺寸玻璃面板两侧(两长边)局部伸出于该第二吸附载物台和第三吸附载物台之外,以便后期进行研磨。另外,由于该第二吸附载物台和第三吸附载物台可分别由该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和第二直线驱动机构驱动以调整相对的间距位置,以此可使该吸附载物传送工作平台能够支撑不同尺寸大小的中大尺寸玻璃面板,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令本技术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是安装有本技术的卧式中大尺寸玻璃面板CNC磨检一体机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图;图4是本实用新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见图2-4所示,为一种吸附载物传送工作平台1,该吸附载物传送工作平台1安装于卧式中大尺寸玻璃面板CNC磨检一体机100中,如图1所示。所述吸附载物传送工作平台1包括有第一直线移动模组11、安装于该第一直线移动模组11上的第一移动座12、安装于该第一移动座12上的旋转纠偏机构13、安装于该旋转纠偏机构13上并由该旋转纠偏机构13驱动以旋转的第一旋转座14、安装于该第一旋转座14中部的第一吸附载物台15以及以可调节位置的方式安装于该第一旋转座14两侧并与第一吸附载物台15配合吸附定位玻璃面板的第二吸附载物台16和第三吸附载物台17、安装于该第一旋转座14上并用于控制该第二吸附载物台16移动的第一直线驱动机构18、安装于该第一旋转座14上并用于控制该第三吸附载物台17移动的第二直线驱动机构19,所述第一直线移动模组11上方架设有龙门架2,该龙门架2上并与旋转纠偏机构13配合工作的第一CCD定位模组4。结合图1-4所示,所述卧式中大尺寸玻璃面板CNC磨检一体机100中的上料搬运机械手3将上料驳接台5上承载的中大尺寸玻璃面板搬运至该吸附载物传送工作平台1上,该吸附载物传送工作平台1对该中大尺寸玻璃面板进行吸附定位,第一CCD定位模组4工作以对中大尺寸玻璃面板进行拍照以确定是否处于预定位置,如不在预定位置,则由吸附载物传送工作平台1的旋转纠偏机构13驱使第一旋转座14转动一定的角度,以对中大尺寸玻璃面板实现纠偏,使中大尺寸玻璃面板置于预定位置,从而实现纠偏功能。再者,本技术采用第一吸附载物台15、第二吸附载物台16和第三吸附载物台17支撑中大尺寸玻璃面板的中部及两侧,以此稳定支撑该中大尺寸玻璃面板,其中,该中大尺寸玻璃面板两侧(两长边)局部伸出于该第二吸附载物台16和第三吸附载物台17之外,以便后期进行研磨。另外,由于该第二吸附载物台16和第三吸附载物台17可分别由该第一直线驱动机构18和第二直线驱动机构19驱动以调整相对的间距位置,以此可使该吸附载物传送工作平台1能够支撑不同尺寸大小的中大尺寸玻璃面板,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令本技术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所述第一吸附载物台15、第二吸附载物台16和第三吸附载物台17的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且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附载物传送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该吸附载物传送工作平台(1)包括有第一直线移动模组(11)、安装于该第一直线移动模组(11)上的第一移动座(12)、安装于该第一移动座(12)上的旋转纠偏机构(13)、安装于该旋转纠偏机构(13)上并由该旋转纠偏机构(13)驱动以旋转的第一旋转座(14)、安装于该第一旋转座(14)中部的第一吸附载物台(15)以及以可调节位置的方式安装于该第一旋转座(14)两侧并与第一吸附载物台(15)配合吸附定位玻璃面板的第二吸附载物台(16)和第三吸附载物台(17)、安装于该第一旋转座(14)上并用于控制该第二吸附载物台(16)移动的第一直线驱动机构(18)、安装于该第一旋转座(14)上并用于控制该第三吸附载物台(17)移动的第二直线驱动机构(19),所述第一直线移动模组(11)上方架设有龙门架(2),该龙门架(2)上并与旋转纠偏机构(13)配合工作的第一CCD定位模组(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附载物传送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该吸附载物传送工作平台(1)包括有第一直线移动模组(11)、安装于该第一直线移动模组(11)上的第一移动座(12)、安装于该第一移动座(12)上的旋转纠偏机构(13)、安装于该旋转纠偏机构(13)上并由该旋转纠偏机构(13)驱动以旋转的第一旋转座(14)、安装于该第一旋转座(14)中部的第一吸附载物台(15)以及以可调节位置的方式安装于该第一旋转座(14)两侧并与第一吸附载物台(15)配合吸附定位玻璃面板的第二吸附载物台(16)和第三吸附载物台(17)、安装于该第一旋转座(14)上并用于控制该第二吸附载物台(16)移动的第一直线驱动机构(18)、安装于该第一旋转座(14)上并用于控制该第三吸附载物台(17)移动的第二直线驱动机构(19),所述第一直线移动模组(11)上方架设有龙门架(2),该龙门架(2)上并与旋转纠偏机构(13)配合工作的第一CCD定位模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附载物传送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载物台(15)、第二吸附载物台(16)和第三吸附载物台(17)的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且该第一吸附载物台(15)、第二吸附载物台(16)和第三吸附载物台(17)的上端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真空吸附孔(151)、第二真空吸附孔(161)、第三真空吸附孔(17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附载物传送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座(14)上端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艺龙江新雷鸣罗平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久久犇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