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光祥专利>正文

纳米瓷像成像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290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瓷像成像机,将照相机、扫描仪、打印机和成像机与电脑相连,通过对人像或物品的照相、扫描、图像加工、打印样张在瓷片等片状物体上印制出彩色图像。成像机由底板、机座、托辊、机架、导轨、墨盒、成像马达、传动马达、传动轴、控制板和打印头所组成,机架垂直固定在底板的中间,机座固定于机架的两侧并安装有多个托辊,传动轴安装在机架的下面,墨盒和打印头滑动连接于导轨上,成像马达和传动马达通过控制板与墨盒及打印头相连,经过多次传送、打印和涂抹纳米染料后,在瓷材、石材、金属板、玻璃板、光栅板等片状物体上印制出彩色图像,其印制速度快和成本低,产品上的彩色图像清晰、逼真和牢固,具有纪念意义和收存价值。(*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纳米瓷像成像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成像机,尤其是指一种采用纳米彩色涂料在瓷器、板材等物品上转印照片图像的电脑瓷像成像机。
技术介绍
随着数字成像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将照片图像印制在各种平面或弧形面的物体上,以作为纪念品保存或宣传品使用。但是在瓷器、石材、金属、服装、玻璃等物品上只能采用以感光化学为原理的装置印制黑白照片图像,如果利用彩色打印机在上述物体上打印彩色图像,由于其材料的形状具有特异性,使其不易打印,还由于该材料对彩色油墨的吸附性较差,使其图像质量差和保留时间短。如果采用绘画技术在瓷器及各种物体上绘制后再烧制,势必提高制作成本,延长制作时间和需要较高的绘画水准,这些都不利于彩色瓷像或物体图像的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快速、低成本、高质量地在瓷器、石材、金属、服装、玻璃等各种物体上印制彩色图像的纳米瓷像成像机。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纳米瓷像成像机,由电脑、照相机、扫描仪、打印机和成像机所构成,照相机、扫描仪、-->打印机和成像机分别通过标准接口与电脑相连接。成像机由底板1、机座2、托辊3、机架4、导轨5、墨盒6、成像马达7、传动马达8、传动轴9、控制板10和打印头11所组成,机架4垂直固定在底板1的中间,机座2固定于机架4的两侧,其中一侧为入料口,另一侧为出料口,机座的入料口侧与出料口侧分别安装有二个以上的托辊3,导轨5固定在机架4的入料口侧,墨盒6和打印头11滑动连接在导轨5上,成像马达7、传动马达8和控制板10固定在机架4的出料口侧,传动轴9安装在机架4下面的底板1上,成像马达7和传动马达8通过控制板10分别与墨盒6和打印头11电连接。位于出料口的机座2的端部固定有一定位卡12并与控制板10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连接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专门用于在平板式材料上印制图像的纳米瓷像成像机,由电脑、照相机、扫描仪、打印机和成像机所构成,照相机、扫描仪、打印机和成像机分别通过标准接口与电脑相连接,用于对人像或物品进行照相、照片扫描、图像加工、打印样张和在-->瓷片等片状物体上印制图像,其基本工具软件为Windows和Photoshop,并配置自行编制的应用软件。成像机由底板1、机座2、托辊3、机架4、导轨5、墨盒6、成像马达7、传动马达8、传动轴9、控制板10和打印头11所组成,机架4垂直固定在底板1的中间,底板的长度约为80cm长、50cm宽,视所印制瓷片等板材的大小而设计。机座2为两条高出底板平面的固定块并对称固定于机架4的两侧,其中一侧为入料口,另一侧为出料口,机座的入料口侧安装有三个可以自由滚动的托辊3用于向机架4下传送待印制的瓷片,机座的出料口侧安装有二个托辊3,用于向外传送印制完的瓷片。导轨5固定在机架4的入料口侧,两个墨盒6和打印头11滑动连接在导轨5上,用于在瓷片的上表面进行打印成像。成像马达7、传动马达8和控制板10固定在机架4的出料口侧,成像马达7和传动马达8通过控制板10分别与墨盒6和打印头11电连接,用于接收打印命名后控制喷墨式打印头的打印动作。传动轴9安装在机架4下面的底板1上,并于传动轴上固定有4个橡胶辊,用于将瓷片从机架的入料口侧传送到出料口侧。位于出料口的机座2的端部固定有一定位卡12并与控制板10相连接,用于限定瓷片的传送位置。在控制板10上安装有一电源开关,并通过一专用电源与控制板10相连接,该电源开关一方面用于启动纳米瓷像成像机,另一方面用于该成像机的自检,其功能类似于喷墨打印机的开机与自检。控制板10或机架4上安装有一手动过瓷开关和一更新墨盒开-->关,并分别与控制板10相连接,分别用于在通电和停止打印的情况下手动通过瓷片和更新墨盒。传动轴9的旁侧安装有一瓷片放入感应开关并与控制板10相连接,用于检测瓷片在机架4下的通过位置。在使用本技术印制瓷片图像的过程中,需要将一片瓷片多次从机架4的下方通过,每通过一次打印一次,并在每次打印后立刻用毛刷沾取含有纳米材料的耐高温染料在瓷片图像上进行均匀的涂抹,每打印一次涂抹一次,并且每次的颜色不同,以使印制的图像完整清晰、色彩逼真和色彩牢固。本技术还可以在片状石材、金属板、玻璃板、光栅板等物体上印制图像,制成具有装饰效果和保存价值的纪念制品,其制作速度快和成本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瓷像成像机,由电脑、照相机、扫描仪、打印机和成像机所构成,照相机、扫描仪、打印机和成像机分别通过标准接口与电脑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像机由底板(1)、机座(2)、托辊(3)、机架(4)、导轨(5)、墨盒(6)、成像马达(7)、传动马达(8)、传动轴(9)、控制板(10)和打印头(11)所组成,机架(4)垂直固定在底板(1)的中间,机座(2)固定于机架(4)的两侧,其中一侧为入料口,另一侧为出料口,机座的入料口侧与出料口侧分别安装有二个以上的托辊(3),导轨(5)固定在机架(4)的入料口侧,墨盒(6)和打印头(11)滑动连接在导轨(5)上,成像马达(7)、传动马达(8)和控制板(10)固定在机架(4)的出料口侧,传动轴(9)安装在机架(4)下面的底板(1)上,成像马达(7)和传动马达(8)通过控制板(10)分别与墨盒(6)和打印头(11)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瓷像成像机,由电脑、照相机、扫描仪、打印机和成像机所构成,照相机、扫描仪、打印机和成像机分别通过标准接口与电脑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像机由底板(1)、机座(2)、托辊(3)、机架(4)、导轨(5)、墨盒(6)、成像马达(7)、传动马达(8)、传动轴(9)、控制板(10)和打印头(11)所组成,机架(4)垂直固定在底板(1)的中间,机座(2)固定于机架(4)的两侧,其中一侧为入料口,另一侧为出料口,机座的入料口侧与出料口侧分别安装有二个以上的托辊(3),导轨(5)固定在机架(4)的入料口侧,墨盒(6)和打印头(11)滑动连接在导轨(5)上,成像马达(7)、传动马达(8)和控制板(10)固定在机架(4)的出料口侧,传动轴(9)安装在机架(4)下面的底板(1)上,成像马达(7)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金鑫张永浩
申请(专利权)人:张光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