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交流充电方法、装置及新能源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2281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交流充电方法、装置及新能源汽车,其中,方法包括:检测新能源汽车是否进入健康充电模式;在检测到进入健康充电模式时,采集新能源汽车的所处环境温度、动力电池的实际温度、充电设备的实际温度;根据新能源汽车的所处环境温度、动力电池的实际温度、充电设备的实际温度及对应温升数据,且在动力电池的最大允许充电功率和/或充电设备的额定输出功率范围内,计算动力电池的最佳充电电流,及以最佳充电电流为新能源汽车充电。该方法实现了主动控制充电电流、预约波谷时间段充电和延长电池寿命,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和寿命,提高了充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汽车的交流充电方法、装置及新能源汽车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应用
,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的交流充电方法、装置及新能源汽车。
技术介绍
在汽车行业中,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进步与发展,其中,大部分类型的新能源汽车都需要外接充电,外接充电主要有两种:交流充电和直流充电。目前,大部分用户喜欢采用交流充电的方式为爱车充电。然而,该充电方式不能主动控制充电电流,导致充电效率低、部件寿命较短、无法方便利用波谷电、电池使用寿命较短等,有待解决。申请内容本申请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交流充电方法、装置及新能源汽车,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充电方式不能主动控制充电电流,充电效率低、部件寿命较短、无法方便利用波谷电、电池使用寿命较短等问题,实现了主动控制充电电流、预约波谷时间段充电和延长电池寿命,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和寿命,提高了充电效率。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交流充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新能源汽车是否进入健康充电模式;在检测到进入所述健康充电模式时,采集所述新能源汽车的所处环境温度、动力电池的实际温度、充电设备的实际温度;以及根据所述新能源汽车的所处环境温度、动力电池的实际温度、充电设备的实际温度及对应温升数据,且在所述动力电池的最大允许充电功率和/或充电设备的额定输出功率范围内,计算所述动力电池的最佳充电电流,及以所述最佳充电电流为所述新能源汽车充电。可选地,还包括:检测用户的当前充电需求;若所述当前充电需求为即刻充电需求时,则控制所述新能源汽车开始充电;若所述当前充电需求为预约充电需求时,获取充电开始时间和停止时间,以在所述充电开始时间控制所述新能源汽车开始充电,并在所述停止时间,控制所述新能源汽车停止充电。可选地,所述获取充电开始时间和停止时间,包括:接收用户指示的所述充电开始时间和停止时间;和/或根据波谷时间信息和充电所需时间匹配最佳充电时间段,并根据所述最佳充电时间段生成所述充电开始时间和停止时间;和/或;根据所述新能源汽车的历史充电数据生成所述充电开始时间和停止时间。可选地,所述以所述最佳充电电流为所述新能源汽车充电,包括:获取所述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的电量截止点;在为所述新能源汽车充电时,判断所述动力电池的实际剩余电量是否大于所述电量截止点;如果所述实际剩余电量大于所述电量截止点,则停止为所述新能源汽车充电。可选地,还包括:在检测到未进入或者退出所述健康充电模式时,以所述动力电池的最大允许充电功率或所述充电设备的额定输出功率为所述新能源汽车充电。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交流充电装置,包括: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新能源汽车是否进入健康充电模式;采集模块,用于在检测到进入所述健康充电模式时,采集所述新能源汽车的所处环境温度、动力电池的实际温度、充电设备的实际温度;以及第一充电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新能源汽车的所处环境温度、动力电池的实际温度、充电设备的实际温度及对应温升数据,且在所述动力电池的最大允许充电功率和/或充电设备的额定输出功率范围内,计算所述动力电池的最佳充电电流,及以所述最佳充电电流为所述新能源汽车充电。可选地,还包括: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用户的当前充电需求;第一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当前充电需求为即刻充电需求时,则控制所述新能源汽车开始充电;第二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当前充电需求为预约充电需求时,获取充电开始时间和停止时间,以在所述充电开始时间控制所述新能源汽车开始充电,并在所述停止时间,控制所述新能源汽车停止充电。可选地,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指示的所述充电开始时间和停止时间;和/或第一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波谷时间信息和充电所需时间匹配最佳充电时间段,并根据所述最佳充电时间段生成所述充电开始时间和停止时间;和/或;第二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新能源汽车的历史充电数据生成所述充电开始时间和停止时间。可选地,所述第一充电模块,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的电量截止点;判断单元,用于在为所述新能源汽车充电时,判断所述动力电池的实际剩余电量是否大于所述电量截止点;停止单元,用于在所述实际剩余电量大于所述电量截止点时,停止为所述新能源汽车充电。可选地,还包括:第二充电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未进入或者退出所述健康充电模式时,以所述动力电池的最大允许充电功率或所述充电设备的额定输出功率为所述新能源汽车充电。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其包括上述的新能源汽车的交流充电装置。由此,可以在检测到新能源汽车进入健康充电模式时,采集新能源汽车的所处环境温度、动力电池的实际温度、充电设备的实际温度,并根据新能源汽车的所处环境温度、动力电池的实际温度、充电设备的实际温度及对应温升数据,且在动力电池的最大允许充电功率和/或充电设备的额定输出功率范围内,计算动力电池的最佳充电电流,及以最佳充电电流为新能源汽车充电,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充电方式不能主动控制充电电流,充电效率低、部件寿命较短、无法方便利用波谷电、电池使用寿命较短等问题,实现了主动控制充电电流、预约波谷时间段充电和延长电池寿命,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和寿命,提高了充电效率。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交流充电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管理方案拓扑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新能源汽车的交流充电装置的方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新能源汽车的交流充电方法、装置及新能源汽车。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心提到的现有充电方式不能主动控制充电电流,充电效率低、部件寿命较短、无法方便利用波谷电、电池使用寿命较短等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交流充电方法,在该方法中,可以在检测到新能源汽车进入健康充电模式时,采集新能源汽车的所处环境温度、动力电池的实际温度、充电设备的实际温度,并根据新能源汽车的所处环境温度、动力电池的实际温度、充电设备的实际温度及对应温升数据,且在动力电池的最大允许充电功率和/或充电设备的额定输出功率范围内,计算动力电池的最佳充电电流,及以最佳充电电流为新能源汽车充电,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充电方式不能主动控制充电电流,充电效率低、部件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的交流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检测新能源汽车是否进入健康充电模式;/n在检测到进入所述健康充电模式时,采集所述新能源汽车的所处环境温度、动力电池的实际温度、充电设备的实际温度;以及/n根据所述新能源汽车的所处环境温度、动力电池的实际温度、充电设备的实际温度及对应温升数据,且在所述动力电池的最大允许充电功率和/或充电设备的额定输出功率范围内,计算所述动力电池的最佳充电电流,及以所述最佳充电电流为所述新能源汽车充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的交流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新能源汽车是否进入健康充电模式;
在检测到进入所述健康充电模式时,采集所述新能源汽车的所处环境温度、动力电池的实际温度、充电设备的实际温度;以及
根据所述新能源汽车的所处环境温度、动力电池的实际温度、充电设备的实际温度及对应温升数据,且在所述动力电池的最大允许充电功率和/或充电设备的额定输出功率范围内,计算所述动力电池的最佳充电电流,及以所述最佳充电电流为所述新能源汽车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用户的当前充电需求;
若所述当前充电需求为即刻充电需求时,则控制所述新能源汽车开始充电;
若所述当前充电需求为预约充电需求时,获取充电开始时间和停止时间,以在所述充电开始时间控制所述新能源汽车开始充电,并在所述停止时间,控制所述新能源汽车停止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充电开始时间和停止时间,包括:
接收用户指示的所述充电开始时间和停止时间;和/或
根据波谷时间信息和充电所需时间匹配最佳充电时间段,并根据所述最佳充电时间段生成所述充电开始时间和停止时间;和/或;
根据所述新能源汽车的历史充电数据生成所述充电开始时间和停止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所述最佳充电电流为所述新能源汽车充电,包括:
获取所述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的电量截止点;
在为所述新能源汽车充电时,判断所述动力电池的实际剩余电量是否大于所述电量截止点;
如果所述实际剩余电量大于所述电量截止点,则停止为所述新能源汽车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检测到未进入或者退出所述健康充电模式时,以所述动力电池的最大允许充电功率或所述充电设备的额定输出功率为所述新能源汽车充电。


6.一种新能源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魁王新树余艳月张飞高洁杜大宝汤庆涛沈志顺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