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增程式电动物流车,涉及电动物流车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底盘、驾驶舱、车厢、整车控制器、电机和增程器,底盘的顶部中间设置有电池舱,电池舱位于驾驶舱和车厢之间,电池舱的背部通过转轴连接有舱门,该种电动物流车电池设计为扁平的板状,电池的宽面垂直于车辆前进方向安装在电池舱内,并且电池舱处于车厢和驾驶舱之间,不影响车辆底盘离地高度的设计,使得车辆底盘在设计时更加方便合理,节省了造价成本,并且在行走的过程过能够避免传统将电池设计于底盘而导致的碰撞,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而且由于电池体积薄,电池的热均匀性好,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其次电池处于舱内,在后期的保温加热等热管理时更加容易,使得在冬天更好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增程式电动物流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物流车
,具体为增程式电动物流车。
技术介绍
物流行业今年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传统燃油物流车能耗大,且对环境有污染,在节能环保的趋势下,电动物流车更加负荷社会发展需求,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由于重量和成本的限制,目前电动物流车续航里程在150km到200km之间。物流车的车型有很多,箱式车是比较优选的车型,主要用于全封闭运输,具有灵活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由于在电池能量密度低的时候,电池通常占到整备质量的50%左右,电池必须布置在底盘上,使得底盘离地距离只有120mm左右,进而使得车辆在行走过程中穿越性不好。根据专利申请号为201520204583.X申请了一种用于高续驶里程纯电动物流车的动力电池组,由一个大电池舱,两个小电池舱构成,大电池舱即前电池舱,两个小电池舱即为第一后电池舱和第二后电池舱,前电池舱内集成有电池管理系统;前电池舱上盖设置倒角设计,虽申请虽然使用三个电池舱来充分利用底盘的空间安装电池,使得车辆重心更稳,不过电池舱的数量较多多,相应的带来更多的复杂度,同时根据专利申请号为CN201810351260.1申请了新能源物流车快换电池装置与方法,包括2个电池托架和2个设于电池托架上的分别与2个电池托架连接的电池舱体;每个电池托架上均设有2个均与电池托架垂直连接的车架托架,每个电池托架均通过车架托架与车架固定连接;每个电池舱体下部均设有2个连接架,每个连接架下部均设有与连接架连接的气囊,该专利技术虽然也能起到少占用载货空间和降低重心的作用,然而机构设计也存在复杂性;现有技术都没有考虑到随着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的提升,30kWh的电池系统可以把重量降低到200kg以下,来充分的设计载货空间和整车重心,并且电池在行走过程中还由于距离震动导致电池容易损坏,外表面也容易磨损,使得电池的表面容易磨损,导致电池内部液体发生泄漏,使得电池的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占用空间大、结构设计复杂以及电池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提供一种增程式电动物流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增程式电动物流车,包括底盘、驾驶舱、车厢、整车控制器、电机和增程器,所述底盘的顶部中间设置有电池舱,所述电池舱位于驾驶舱和车厢之间,所述电池舱的背部通过转轴连接有舱门,所述电池舱的内部上方和内部下方均通过弹簧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电池舱的内壁设置有防护垫,所述电池舱的内部设置有电池,所述电池设计为扁平形状,且所述电池垂直于车辆前进的方向安装在电池舱内。优选地,所述缓冲板的外表面光滑。优选地,所述缓冲板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缓冲板的一侧呈扩张趋势。优选地,所述弹簧设置有多组,且多组所述弹簧均采用锰钢材料制作而成。优选地,所述防护垫设置有两组,且所述两组防护垫分别位于电池的外表面和背部。优选地,所述防护垫采用导热硅胶制作而成。优选地,所述电池舱的一侧安装有舱锁。优选地,所述弹簧设置有多组,且多组所述弹簧等距均匀排列。优选地,所述增程器、电机和整车控制器均安装在驾驶舱区域。优选地,所述电池为90kWh,能量密度166kWh/T,体积能量密度500Wh/L,且所述车厢截面积为3.895平方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增程式电动物流车的电池设计为扁平的板状,且电池的宽面垂直于车辆前进方向安装在电池舱内,并且电池舱处于车厢和驾驶舱之间,不影响车辆底盘离地高度的设计,使得车辆底盘在设计时更加方便合理,节省了造价成本,并且在行走的过程过能够避免传统将电池设计于底盘而导致的碰撞,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而且由于电池体积薄,电池的热均匀性好,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其次电池处于舱内,在后期的保温加热等热管理时更加容易,使得在冬天更好用;该种增程式电动物流车的电池舱内还设置有舱门、舱锁、弹簧、缓冲板以及防护垫,且防护垫采用导热硅胶材质制作而成,防护垫一方面可以避免电池的表面被磨损而导致泄露,另一方面防护垫还能起到导热的作用,有效的避免了电池热量过高而膨胀,在进行更换电池时,工作人员可以打开舱锁以及舱门,从而可将电池抽出电池舱,便于对电池进行更换,在安装时,工作人员将将电池放置在缓冲板上,然后将电池推进电池舱内,并且由于缓冲板的一侧呈扩张趋势,使得在电池安装时更加方便,接着工作人员关闭舱门以及舱锁,避免了电池被盗,在电动物流车行走过程中,若车辆产生抖动,在弹簧已经缓冲板的配合作用下能够对震动力进行缓冲消除,因此起到了减震的作用,进一步避免了电池的损坏,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增程式电动物流车电池舱安装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池舱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池舱侧剖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池舱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盘;2、驾驶舱;3、车厢;4、整车控制器;5、电池舱;6、电机;7、转轴;8、舱门;9、弹簧;10、缓冲板;11、电池;12、舱锁;13、防护垫;14、增程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增程式电动物流车,包括底盘1、驾驶舱2、车厢3、整车控制器4、电池舱5、电机6、转轴7、舱门8、弹簧9、缓冲板10、电池11、舱锁12、防护垫13和增程器14,底盘1的顶部中间设置有电池舱5,电池舱5位于驾驶舱2和车厢3之间,电池舱5的背部通过转轴7连接有舱门8,电池舱5的内部上方和内部下方均通过弹簧9连接有缓冲板10,通过缓冲板10与弹簧9的配合,起到减震的作用,防止电池11损坏,电池舱5的内壁设置有防护垫13,一方面能够避免电池11的表面被磨损,另一方面能够起到导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电池11的使用寿命,电池舱5的内部设置有电池11,电池11设计为扁平形状,且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增程式电动物流车,包括底盘(1)、驾驶舱(2)、车厢(3)、整车控制器(4)、电机(6)和增程器(1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的顶部中间设置有电池舱(5),所述电池舱(5)位于驾驶舱(2)和车厢(3)之间,所述电池舱(5)的背部通过转轴(7)连接有舱门(8),所述电池舱(5)的内部上方和内部下方均通过弹簧(9)连接有缓冲板(10),所述电池舱(5)的内壁设置有防护垫(13),所述电池舱(5)的内部设置有电池(11),所述电池(11)设计为扁平形状,且所述电池(11)垂直于车辆前进的方向安装在电池舱(5)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增程式电动物流车,包括底盘(1)、驾驶舱(2)、车厢(3)、整车控制器(4)、电机(6)和增程器(1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的顶部中间设置有电池舱(5),所述电池舱(5)位于驾驶舱(2)和车厢(3)之间,所述电池舱(5)的背部通过转轴(7)连接有舱门(8),所述电池舱(5)的内部上方和内部下方均通过弹簧(9)连接有缓冲板(10),所述电池舱(5)的内壁设置有防护垫(13),所述电池舱(5)的内部设置有电池(11),所述电池(11)设计为扁平形状,且所述电池(11)垂直于车辆前进的方向安装在电池舱(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程式电动物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10)的外表面光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程式电动物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10)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缓冲板(10)的一侧呈扩张趋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程式电动物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9)设置有多组,且多组所述弹簧(9)均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园海,
申请(专利权)人:合达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