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碳纤维复合材料筒体承力层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碳纤维复合材料筒体承力层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备优异的力学性能,比强度和比刚度大,减重效果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替代航天领域产品,譬如火箭系统产品的外罩、弹体系统产品的外壳等等,能够使相应的系统产品具备更加优异的功能,提升综合性能。目前应用于航天领域弹体产品的筒体承力层结构大多数为金属材质,要求具备耐高温,最高使用温度要求达到250℃以上。虽然已有部分单位或者科研院所研制碳纤维复合材料筒体承力层产品,但无法满足温度的使用要求和高要求的外观质量,且存在变形的问题,无法满足产品的装配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碳纤维复合材料筒体承力层及其制备工艺,解决现有技术中复合材料筒体承力层外观质量不高,无法满足温度的使用要求,使用时存在变形的技术问题。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高温碳纤维复合材料筒体承力层的制备工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高温碳纤维复合材料筒体承力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以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单向预浸料为原料,采用热压罐成型工艺制得耐高温碳纤维复合材料筒体承力层;所述承力层制备时内侧采用阳模成型、外侧采用均压板成型,以使承力层内外侧制备误差在预设精度范围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碳纤维复合材料筒体承力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以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单向预浸料为原料,采用热压罐成型工艺制得耐高温碳纤维复合材料筒体承力层;所述承力层制备时内侧采用阳模成型、外侧采用均压板成型,以使承力层内外侧制备误差在预设精度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碳纤维复合材料筒体承力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2.1)阳模预处理;
(2.2)在预处理后的阳模型面铺贴第三双马来酰亚胺单向预浸料层;
(2.3)在第三双马来酰亚胺单向预浸料层外侧放置均压板;
(2.4)按照热压罐工艺进行真空封装,根据双马来酰亚胺单向预浸料固化制度在热压罐中固化;
(2.5)出罐、脱模,制得耐高温碳纤维复合材料筒体承力层;
所述均压板内壁尺寸适配于耐高温碳纤维复合材料筒体承力层外壁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高温碳纤维复合材料筒体承力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压板的制备步骤如下:
(3.1)将厚度等同于耐高温碳纤维复合材料筒体承力层的铝板贴合固定于阳模型面上,对铝板远离阳模型面侧表面预处理;
(3.2)在预处理后的铝板表面依次铺贴第一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单向预浸料层、未硫化橡胶层和第二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单向预浸料层;
(3.3)按照热压罐工艺进行真空封装,根据双马来酰亚胺单向预浸料固化制度在热压罐中固化;
(3.4)出罐、脱模,制得均压板;
所述均压板为第一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单向预浸料层、未硫化橡胶层和第二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单向预浸料层固化得到的夹芯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高温碳纤维复合材料筒体承力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2)第三双马来酰亚胺单向预浸料层的铺贴过程为:
若干双马来酰亚胺单向预浸料的料片逐层铺贴至阳模型面上,在铺贴过程中,第一层双马来酰亚胺单向预浸料的料片进行真空预压实,之后按照每铺贴三层双马来酰亚胺单向预浸料的料片进行一次真空预压实,最后一层双马来酰亚胺单向预浸料的料片铺贴完成之后,进行真空预压实;所述任一双马来酰亚胺单向预浸料的料片平整铺贴;
所述双马来酰亚胺单向预浸料的料片在铺贴过程中采取对接的方式进行拼接,对接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军,陈志平,李颖华,卜祥威,倪圣,李广杰,秦友山,刘瑞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东聚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聚隆复合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