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云专利>正文

混凝土精细化分散制备系统与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12208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精细化分散制备系统,包括椭球状搅拌器外壳,椭球状搅拌器外壳内为椭球状砂浆仓,所述椭球状搅拌器外壳内设置有圆球状搅拌器内壳体,所述圆球状搅拌器内壳体的圆球中心与所述椭球状搅拌器外壳的椭球心重合;所述圆球状搅拌器内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砂浆精细混料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将椭球状砂浆仓底部和顶部的砂浆在球形搅拌仓中交融,解决了砂浆上下不均匀的问题,而且本装置的砂浆分散细腻程度比传统搅拌机构的分散细腻程度要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精细化分散制备系统与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制备领域。
技术介绍
在大型混凝土搅拌制备机构中会存在砂浆分散不够细腻,搅拌容器中的砂浆上下不均匀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上下分散均匀的混凝土精细化分散制备系统与工艺。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混凝土精细化分散制备系统,包括椭球状搅拌器外壳,椭球状搅拌器外壳内为椭球状砂浆仓,所述椭球状搅拌器外壳内设置有圆球状搅拌器内壳体,所述圆球状搅拌器内壳体的圆球中心与所述椭球状搅拌器外壳的椭球心重合;所述圆球状搅拌器内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砂浆精细混料单元。进一步的,所述圆球状搅拌器内壳体的左右两端分别同轴心一体化设置有左砂浆循环管和右砂浆循环管,左砂浆循环管和右砂浆循环管的轴线均与所述椭球状砂浆仓的椭球长轴重合,所述左砂浆循环管左端的左循环导出口连通所述椭球状砂浆仓的沿椭球长轴方向的左端,所述右砂浆循环管右端的右循环导出口连通所述椭球状砂浆仓的沿椭球长轴方向的右端;所述圆球状搅拌器内壳体的顶端设置有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混凝土精细化分散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椭球状搅拌器外壳(5),椭球状搅拌器外壳(5)内为椭球状砂浆仓(14),所述椭球状搅拌器外壳(5)内设置有圆球状搅拌器内壳体(2),所述圆球状搅拌器内壳体(2)的圆球中心与所述椭球状搅拌器外壳(5)的椭球心重合;所述圆球状搅拌器内壳体(2)的内部设置有砂浆精细混料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凝土精细化分散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椭球状搅拌器外壳(5),椭球状搅拌器外壳(5)内为椭球状砂浆仓(14),所述椭球状搅拌器外壳(5)内设置有圆球状搅拌器内壳体(2),所述圆球状搅拌器内壳体(2)的圆球中心与所述椭球状搅拌器外壳(5)的椭球心重合;所述圆球状搅拌器内壳体(2)的内部设置有砂浆精细混料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精细化分散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球状搅拌器内壳体(2)的左右两端分别同轴心一体化设置有左砂浆循环管(1)和右砂浆循环管(16),左砂浆循环管(1)和右砂浆循环管(16)的轴线均与所述椭球状砂浆仓(14)的椭球长轴(97)重合,所述左砂浆循环管(1)左端的左循环导出口(87)连通所述椭球状砂浆仓(14)的沿椭球长轴(97)方向的左端,所述右砂浆循环管(16)右端的右循环导出口(88)连通所述椭球状砂浆仓(14)的沿椭球长轴(97)方向的右端;所述圆球状搅拌器内壳体(2)的顶端设置有上砂浆循环导入口(7),所述圆球状搅拌器内壳体(2)的下端设置有下砂浆循环导入口(25);所述椭球状砂浆仓(14)内上端和下端的砂浆分别通过上砂浆循环导入口(7)和下砂浆循环导入口(25)导入到圆球状搅拌器内壳体(2)内的砂浆精细混料单元中;圆球状搅拌器内壳体(2)内的砂浆通过左循环导出口(87)和右循环导出口(88)分别导出到所述椭球状砂浆仓(14)的沿椭球长轴(97)方向的左右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精细化分散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椭球状搅拌器外壳(5)的顶端设置有粗混砂浆进料口(10),所述椭球状搅拌器外壳(5)的底端连接有第一砂浆导出管(26),第一砂浆导出管(26)上设置有阀门,所述椭球状砂浆仓(14)内的砂浆能通过所述第一砂浆导出管(26)导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精细化分散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球状搅拌器内壳体(2)的外壁通过支架(22)与所述椭球状搅拌器外壳(5)的内壁固定支撑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精细化分散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浆精细混料单元包括圆球状搅拌器内壳体(2)内的回转球壳体(74),所述回转球壳体(74)的球心与所述圆球状搅拌器内壳体(2)的球心重合;所述回转球壳体(74)的内部为球形搅拌仓(11);
所述回转球壳体(74)由左半球壳体(3)和右半球壳体(15)组合而成,所述左半球壳体(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指向球心方向的若干第一砂浆搅动叶片(6),右半球壳体(1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指向球心方向的若干第二砂浆搅动叶片(13);所述左半球壳体(3)与右半球壳体(15)之间的间距形成环状混合砂浆溢出口(50);
所述左半球壳体(3)与所述圆球状搅拌器内壳体(2)之间的间距形成左半球砂浆分散通道(4),所述右半球壳体(15)与所述圆球状搅拌器内壳体(2)之间的间距形成右半球砂浆分散通道(12),所述球形搅拌仓(11)通过环状混合砂浆溢出口(50)同时连通左半球砂浆分散通道(4)和右半球砂浆分散通道(12)靠近环状混合砂浆溢出口(50)的一端;所述左砂浆循环管(1)内的左循环通道(30)的右端同轴心连通所述左半球砂浆分散通道(4)的左端,所述右砂浆循环管(16)内的右循环通道(20)的左端同轴心连通所述右半球砂浆分散通道(12)的右端;所述左半球壳体(3)的外壁呈圆周阵列分布有若干列呈锯齿状的第一砂浆分散齿体(27),所述右半球壳体(15)的外壁呈圆周阵列分布有若干列呈锯齿状的第二砂浆分散齿体(23);还包括中心轴(19),所述中心轴(19)的轴线与所述椭球长轴(97)重合,所述中心轴(19)同轴心穿过所述左循环通道(30)和右循环通道(20),所述左半球壳体(3)的左端和右半球壳体(15)的右端均同轴心一体化连接在所述中心轴(19)上;所述左循环通道(30)内同轴心设置有第一绞龙螺旋砂浆传送叶片(31),所述第一绞龙螺旋砂浆传送叶片(31)一体化同步在所述中心轴(19)上,所述右循环通道(20)内同轴心设置有第二绞龙螺旋砂浆传送叶片(21),所述第二绞龙螺旋砂浆传送叶片(21)一体化同步在所述中心轴(19)上;所述第一绞龙螺旋砂浆传送叶片(31)的螺旋旋向与第二绞龙螺旋砂浆传送叶片(21)的螺旋旋向相反;
所述球形搅拌仓(11)的球心位置设置有筒状的砂浆过渡箱体(32),所述砂浆过渡箱体(32)的筒体轴线与所述椭球长轴(97)重合,所述砂浆过渡箱体(32)的两端壁分别为左端壁体(53)和右端壁体(54),所述砂浆过渡箱体(32)的中部同轴心设置有盘状隔板(37),所述盘状隔板(37)的左右两侧为第一过渡仓(35)和第二过渡仓(36);左端壁体(53)、盘状隔板(37)和右端壁体(54)的轴心处均一体化设置哟第一轴承套(60)、第二轴承套(38)和第三轴承套(39),所述第一轴承套(60)、第二轴承套(38)和第三轴承套(39)均通过轴承与所述中心轴(19)转动配合;
所述左端壁体(53)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向左延伸的左砂浆管(33),若干左砂浆管(33)将第一过渡仓(35)与球形搅拌仓(11)内的左端连通;所述右端壁体(54)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向右延伸的右砂浆管(34),若干右砂浆管(34)将第二过渡仓(36)与球形搅拌仓(11)内的左端连通;
砂浆过渡箱体(32)的上下侧分别设置有竖向硬质的第一砂浆管(9)和第二砂浆管(24),所述第一砂浆管(9)向上穿过环状混合砂浆溢出口(50),所述第二砂浆管(24)向下穿过所述环状混合砂浆溢出口(50);
所述第一砂浆管(9)的上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圆球状搅拌器内壳体(2)和砂浆过渡箱体(32),所述第一砂浆管(9)的上端连通所述上砂浆循环导入口(7),所述第一砂浆管(9)的下端连通所述第一过渡仓(35);
所述第二砂浆管(24)的上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砂浆过渡箱体(32)和圆球状搅拌器内壳体(2),所述第二砂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云
申请(专利权)人:唐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