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云专利>正文

内循环式混凝土制备生产系统与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12207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循环式混凝土制备生产系统,包括混凝土精细搅拌箱,所述混凝土精细搅拌箱内为上部开放的混凝土搅拌槽,所述混凝土搅拌槽的槽内底部设置有横向的内循环搅拌器,所述内循环搅拌器包括相互同轴心的左搅拌器和右搅拌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混凝土精混器能产生更加细腻的砂浆,有效防止搅拌罐内的沙粒会有下沉的趋势,进而会避免发生上下不均匀的问题,而且解决现有的搅拌机构的搅拌分散细腻程度不够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循环式混凝土制备生产系统与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制备领域。
技术介绍
混凝土制备过程中,搅拌罐内容易发生上下不均匀的问题,而且现有的搅拌机构的搅拌分散细腻程度也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合更加均匀的内循环式混凝土制备生产系统与工艺。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内循环式混凝土制备生产系统,包括混凝土精细搅拌箱,所述混凝土精细搅拌箱内为上部开放的混凝土搅拌槽,所述混凝土搅拌槽的槽内底部设置有横向的内循环搅拌器,所述内循环搅拌器包括相互同轴心的左搅拌器和右搅拌器;所述左搅拌器包括左回转筒壁,所述左回转筒壁的外壁为轴向视图为齿轮轮廓的左搅拌传动外壁,所述右搅拌器包括右回转筒壁,所述右回转筒壁的外壁为轴向视图为齿轮轮廓的右搅拌传动外壁;所述左搅拌器和右搅拌器沿轴线回转时,轴向视图为齿轮轮廓的所述左搅拌传动外壁和右搅拌传动外壁对混凝土搅拌槽内的砂浆旋转搅动。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搅拌槽内还包括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分别与轴向视图为齿轮轮廓的所述左搅拌传动外壁和右搅拌传动外壁啮合传动配合;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的旋转能分别带动所述左搅拌器和右搅拌器沿轴线回转;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左搅拌传动外壁能沿轴线方向相对滑移,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右回转筒壁能沿轴线方向相对滑移。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精细搅拌箱的左右两端壁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左电机和右电机;所述左电机的左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驱动连接,所述右电机的右输出轴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驱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左回转筒壁和右回转筒壁的筒内分别为左砂浆精混循环通道和右砂浆精混循环通道;所述混凝土精细搅拌箱的左右两端壁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左直线伸缩器和右直线伸缩器;所述左回转筒壁的左端内壁通过第一轴承相对转动套接有左筒状过渡箱,所述左筒状过渡箱的内部为连通所述左砂浆精混循环通道左端的左过渡仓,所述左筒状过渡箱的左端固定在左活动座上,所述左直线伸缩器的左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左活动座,从而使所述左直线伸缩器的左伸缩杆能带动所述左回转筒壁沿轴线方向左右位移;所述混凝土搅拌槽的槽内还设置有竖向硬质的第一砂浆导管,所述第一砂浆导管的上端为第一砂浆循环导入口,所述第一砂浆循环导入口位于混凝土搅拌槽内的中部高度;所述第一砂浆导管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左筒状过渡箱上,且连通所述左过渡仓,所述第一砂浆导管上设置有第一砂浆循环泵,所述第一砂浆循环泵能通过第一砂浆导管将混凝土搅拌槽的槽内中部高度处的砂浆抽入左过渡仓内;所述右回转筒壁的右端内壁通过第二轴承相对转动套接有右筒状过渡箱,所述右筒状过渡箱的内部为连通所述右砂浆精混循环通道右端的右过渡仓,所述右筒状过渡箱的右端固定在右活动座上,所述右直线伸缩器的右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右活动座,从而使所述右直线伸缩器的右伸缩杆能带动所述右回转筒壁沿轴线方向左右位移;所述混凝土搅拌槽的槽内还设置有竖向硬质的第二砂浆导管,所述第二砂浆导管的上端为第二砂浆循环导入口,所述第二砂浆循环导入口位于混凝土搅拌槽内上部;所述第二砂浆导管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右筒状过渡箱上,且连通所述右过渡仓,所述第二砂浆导管上设置有第二砂浆循环泵,所述第二砂浆循环泵能通过第二砂浆导管将混凝土搅拌槽的槽内上部的砂浆抽入右过渡仓内;所述第一砂浆导管和第二砂浆导管上均设置有阀门;所述右回转筒壁左端的环形平面记为第一结合面,所述左回转筒壁右端的环形平面记为第二结合面,所述第一结合面与第二结合面之间形成的环状空隙记为环状精混口;左砂浆精混循环通道的右端与右砂浆精混循环通道的左端通过环状精混口的四周连通混凝土搅拌槽底部;左回转筒壁和右回转筒壁沿轴线方向做相互靠近的运动能使所述第一结合面与第二结合面密封接触,从而使左过渡仓、右过渡仓、左砂浆精混循环通道和右砂浆精混循环通道构成一个密闭空间。进一步的,所述右回转筒壁的壁体左端内部呈圆周阵列分布有若干右活塞通道,各所述右活塞通道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右回转筒壁的轴线方向平行,所述第一结合面上圆周阵列分布有若干右活塞杆穿过孔,各所述右活塞杆穿过孔的右端分别连通各所述右活塞通道的左端,且各所述右活塞杆穿过孔的内径小于所述各所述右活塞通道的内径;所述右活塞通道内设置有右活塞,所述右活塞通道内还设置有向左弹性顶压所述右活塞的右弹簧,在右弹簧的向左顶压下,所述右活塞在所述右活塞通道的左端位置,所述右活塞的右端同轴心固定连接有穿过所述右活塞杆穿过孔的右活塞杆,所述右活塞杆的左端同轴心连接有右滚动轮,所述右滚动轮的左端同轴心固定连接有横截面为正三角形的第一精搅分散棒,所述第一精搅分散棒横截面的外接圆半径小于所述右活塞杆穿过孔内径,所述第一精搅分散棒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的左端与所述第二结合面保持间距。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右回转筒壁同轴心的右环圈,呈圆周阵列分布的若干右滚动轮均与所述右环圈的环圈内壁滚动配合,所述右滚动轮能沿所述右环圈的环圈内壁滚动;所述右环圈由第一半圆部和第二半圆部组合而成的整圆环;所述第一半圆部与第二半圆部做相互远离的运动能使若干右滚动轮脱离第一半圆部和第二半圆部。进一步的,所述左回转筒壁的壁体内部呈圆周阵列分布有若干左活塞通道,各所述左活塞通道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左回转筒壁的轴线方向平行,所述第二结合面上圆周阵列分布有若干左活塞杆穿过孔,各所述左活塞杆穿过孔的左端分别连通各所述左活塞通道的右端,且各所述左活塞杆穿过孔的内径小于所述各所述左活塞通道的内径;所述左活塞通道内设置有左活塞,所述左活塞通道内还设置有向右弹性顶压所述左活塞的左弹簧,在左弹簧的向右顶压下,所述左活塞在所述左活塞通道的右端位置,所述左活塞的右端同轴心固定连接有穿过所述左活塞杆穿过孔的左活塞杆,所述左活塞杆的右端同轴心连接有左滚动轮,所述左滚动轮的右端同轴心固定连接有截面为正三角形的第二精搅分散棒,所述第二精搅分散棒横截面的外接圆半径小于所述左活塞杆穿过孔内径,所述第二精搅分散棒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的右端与所述第一结合面保持间距。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左回转筒壁同轴心的左环圈,呈圆周阵列分布的若干左滚动轮均与所述左环圈的环圈内壁滚动配合,所述左滚动轮能沿所述左环圈的环圈内壁滚动;所述左环圈由第三半圆部和第四半圆部组合而成的整圆环;所述第三半圆部和第四半圆部做相互远离的运动能使若干左滚动轮脱离第三半圆部和第四半圆部;在沿左回转筒壁或右回转筒壁的轴线方向的视角下,若干呈圆周阵列分布的第一精搅分散棒在若干呈圆周阵列分布的第二精搅分散棒的围合范围内。进一步的,第一半圆部和第三半圆部均固定在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二半圆部和第四半圆部均固定在第二支架上;混凝土精细搅拌箱的壁体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组水平直线伸缩器和第二组水平直线伸缩器,所述第一组水平直线伸缩器的第一组伸缩杆末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组水平直线伸缩器的第二组伸缩杆末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一组水平直线伸缩器和第二组水平直线伸缩器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内循环式混凝土制备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精细搅拌箱(135),所述混凝土精细搅拌箱(135)内为上部开放的混凝土搅拌槽(133),所述混凝土搅拌槽(133)的槽内底部设置有横向的内循环搅拌器(200),所述内循环搅拌器(200)包括相互同轴心的左搅拌器(100)和右搅拌器(101);/n所述左搅拌器(100)包括左回转筒壁(102),所述左回转筒壁(102)的外壁为轴向视图为齿轮轮廓的左搅拌传动外壁(117),所述右搅拌器(101)包括右回转筒壁(108),所述右回转筒壁(108)的外壁为轴向视图为齿轮轮廓的右搅拌传动外壁(116);/n所述左搅拌器(100)和右搅拌器(101)沿轴线回转时,轴向视图为齿轮轮廓的所述左搅拌传动外壁(117)和右搅拌传动外壁(116)对混凝土搅拌槽(133)内的砂浆旋转搅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内循环式混凝土制备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精细搅拌箱(135),所述混凝土精细搅拌箱(135)内为上部开放的混凝土搅拌槽(133),所述混凝土搅拌槽(133)的槽内底部设置有横向的内循环搅拌器(200),所述内循环搅拌器(200)包括相互同轴心的左搅拌器(100)和右搅拌器(101);
所述左搅拌器(100)包括左回转筒壁(102),所述左回转筒壁(102)的外壁为轴向视图为齿轮轮廓的左搅拌传动外壁(117),所述右搅拌器(101)包括右回转筒壁(108),所述右回转筒壁(108)的外壁为轴向视图为齿轮轮廓的右搅拌传动外壁(116);
所述左搅拌器(100)和右搅拌器(101)沿轴线回转时,轴向视图为齿轮轮廓的所述左搅拌传动外壁(117)和右搅拌传动外壁(116)对混凝土搅拌槽(133)内的砂浆旋转搅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式混凝土制备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搅拌槽(133)内还包括第一传动齿轮(123)和第二传动齿轮(124),所述第一传动齿轮(123)和第二传动齿轮(124)分别与轴向视图为齿轮轮廓的所述左搅拌传动外壁(117)和右搅拌传动外壁(116)啮合传动配合;所述第一传动齿轮(123)和第二传动齿轮(124)的旋转能分别带动所述左搅拌器(100)和右搅拌器(101)沿轴线回转;所述第一传动齿轮(123)与左搅拌传动外壁(117)能沿轴线方向相对滑移,所述第二传动齿轮(124)与所述右回转筒壁(108)能沿轴线方向相对滑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循环式混凝土制备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精细搅拌箱(135)的左右两端壁(134)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左电机(121)和右电机(130);所述左电机(121)的左输出轴(122)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123)驱动连接,所述右电机(130)的右输出轴(125)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124)驱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循环式混凝土制备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回转筒壁(102)和右回转筒壁(108)的筒内分别为左砂浆精混循环通道(107)和右砂浆精混循环通道(103);
所述混凝土精细搅拌箱(135)的左右两端壁(134)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左直线伸缩器(104)和右直线伸缩器(112);
所述左回转筒壁(102)的左端内壁通过第一轴承(106)相对转动套接有左筒状过渡箱(105),所述左筒状过渡箱(105)的内部为连通所述左砂浆精混循环通道(107)左端的左过渡仓(120),所述左筒状过渡箱(105)的左端固定在左活动座(119)上,所述左直线伸缩器(104)的左伸缩杆(118)固定连接所述左活动座(119),从而使所述左直线伸缩器(104)的左伸缩杆(118)能带动所述左回转筒壁(102)沿轴线方向左右位移;所述混凝土搅拌槽(133)的槽内还设置有竖向硬质的第一砂浆导管(128),所述第一砂浆导管(128)的上端为第一砂浆循环导入口(131),所述第一砂浆循环导入口(131)位于混凝土搅拌槽(133)内的中部高度;所述第一砂浆导管(128)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左筒状过渡箱(105)上,且连通所述左过渡仓(120),所述第一砂浆导管(128)上设置有第一砂浆循环泵(129),所述第一砂浆循环泵(129)能通过第一砂浆导管(128)将混凝土搅拌槽(133)的槽内中部高度处的砂浆抽入左过渡仓(120)内;
所述右回转筒壁(108)的右端内壁通过第二轴承(109)相对转动套接有右筒状过渡箱(110),所述右筒状过渡箱(110)的内部为连通所述右砂浆精混循环通道(103)右端的右过渡仓(115),所述右筒状过渡箱(110)的右端固定在右活动座(113)上,所述右直线伸缩器(112)的右伸缩杆(114)固定连接所述右活动座(113),从而使所述右直线伸缩器(112)的右伸缩杆(114)能带动所述右回转筒壁(108)沿轴线方向左右位移;所述混凝土搅拌槽(133)的槽内还设置有竖向硬质的第二砂浆导管(127),所述第二砂浆导管(127)的上端为第二砂浆循环导入口(132),所述第二砂浆循环导入口(132)位于混凝土搅拌槽(133)内上部;所述第二砂浆导管(127)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右筒状过渡箱(110)上,且连通所述右过渡仓(115),所述第二砂浆导管(127)上设置有第二砂浆循环泵(126),所述第二砂浆循环泵(126)能通过第二砂浆导管(127)将混凝土搅拌槽(133)的槽内上部的砂浆抽入右过渡仓(115)内;所述第一砂浆导管(128)和第二砂浆导管(127)上均设置有阀门;
所述右回转筒壁(108)左端的环形平面记为第一结合面(47),所述左回转筒壁(102)右端的环形平面记为第二结合面(48),所述第一结合面(47)与第二结合面(48)之间形成的环状空隙记为环状精混口(21);左砂浆精混循环通道(107)的右端与右砂浆精混循环通道(103)的左端通过环状精混口(21)的四周连通混凝土搅拌槽(133)底部;左回转筒壁(102)和右回转筒壁(108)沿轴线方向做相互靠近的运动能使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云
申请(专利权)人:唐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