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学迪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内饰隔音棉冲切后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2193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内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内饰隔音棉冲切后处理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内饰隔音棉冲切后处理装置。一种汽车内饰隔音棉冲切后处理装置,包括有工作机底板、冲切车床、外圈分离系统和内圈分离系统等;冲切车床下方与工作机底板相连接;外圈分离系统下方与工作机底板相连接,外圈分离系统与冲切车床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汽车内饰用隔音棉冲切后的自动处理,自动将冲切后的隔音棉外侧部分掀起分离,并将隔音棉内侧部分依次分离,将外侧的较长的隔音棉切碎,减小体积便于收集,得到冲切的标准形状的隔音棉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内饰隔音棉冲切后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内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内饰隔音棉冲切后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内饰主要是指汽车内部改装所用到的汽车产品,涉及到汽车内部的方方面面,比如汽车方向盘套、汽车坐垫,汽车脚垫、汽车香水、汽车挂件、内部摆件、收纳箱等等都是汽车内饰产品。目前,现有技术中隔音棉其具有良好的隔音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饰的生产加工中,在进行隔音棉加工过程中常常将正方形的隔音棉冲切成各种形状,在冲切过后需要人工将冲切切割分离后的外侧隔音棉掀起分离,在掀起的过程中由于隔音棉的摩擦力较大,外侧隔音棉掀起过程中常常会连带内侧隔音棉,人工不便于进行分离,然后将内侧的隔音棉块手动拿起,效率低下,同时外侧部分切割分离得到的常常为一个外框,体积较大,不便于进行收集放置,人工处理冲切得到的隔音棉效率低下。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汽车内饰隔音棉冲切后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隔音棉其具有良好的隔音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饰的生产加工中,在进行隔音棉加工过程中常常将正方形的隔音棉冲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内饰隔音棉冲切后处理装置,包括有:/n工作机底板;/n冲切车床,冲切车床下方与工作机底板相连接;/n外圈分离系统,外圈分离系统下方与工作机底板相连接,外圈分离系统与冲切车床相连接;/n其特征是,还包括有:/n内圈分离系统,内圈分离系统下方与外圈分离系统相连接;/n切碎系统,切碎系统与外圈分离系统相连接,切碎系统下方与工作机底板相连接;/n电动推柱,电动推柱与冲切车床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饰隔音棉冲切后处理装置,包括有:
工作机底板;
冲切车床,冲切车床下方与工作机底板相连接;
外圈分离系统,外圈分离系统下方与工作机底板相连接,外圈分离系统与冲切车床相连接;
其特征是,还包括有:
内圈分离系统,内圈分离系统下方与外圈分离系统相连接;
切碎系统,切碎系统与外圈分离系统相连接,切碎系统下方与工作机底板相连接;
电动推柱,电动推柱与冲切车床相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隔音棉冲切后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外圈分离系统包括有:
第一支撑柱,第一支撑柱下方与工作机底板进行焊接,第一支撑柱上方与内圈分离系统相连接;
丝杆,丝杆与第一支撑柱进行转动连接;
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轮轴心与丝杆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与切碎系统相连接;
第二支撑柱,第二支撑柱与丝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柱上方与内圈分离系统相连接,第二支撑柱下方与切碎系统相连接;
内螺纹滑动架,内螺纹滑动架内侧与丝杆进行传动连接;
限位滑柱,限位滑柱外表面与内螺纹滑动架进行滑动连接;
第三支撑柱,第三支撑柱与限位滑柱进行焊接,第三支撑柱下方与切碎系统相连接,第三支撑柱上方与内圈分离系统相连接;
第四支撑柱,第四支撑柱与限位滑柱进行焊接,第四支撑柱下方与工作机底板进行焊接,第四支撑柱上方与内圈分离系统相连接;
卷柱,卷柱与内螺纹滑动架进行转动连接;
平齿轮,平齿轮轴心与卷柱进行固接;
齿条,齿条与平齿轮进行啮合;
冲切台板,冲切台板上方与齿条进行焊接;
推出顶板,推出顶板与冲切台板进行焊接;
第一传送摩擦轮组,第一传送摩擦轮组与冲切台板相接触;
第一安装底座,第一安装底座与第一传送摩擦轮组相连接,第一安装底座与冲切车床进行固接;
第二传送摩擦轮组,第二传送摩擦轮组与冲切台板相接触;
第二安装底座,第二安装底座与第二传送摩擦轮组相连接,第二安装底座与冲切车床进行固接;
第一电动转轴座,第一电动转轴座与卷柱相连接;
L形杆,L形杆与第一电动转轴座相连接;
提起钩,提起钩与L形杆进行固接;
缝隙顶开机构,L形杆与内螺纹滑动架相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隔音棉冲切后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内圈分离系统包括有:
第一电动滑槽板,第一电动滑槽板下方依次与第二支撑柱和第三支撑柱进行固接;
第二电动滑槽板,第二电动滑槽板下方依次与第一支撑柱和第四支撑柱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滑槽板与第一电动滑槽板进行固接;
电动滑轨,电动滑轨一侧与第一电动滑槽板进行滑动连接,并且电动滑轨另一侧与第二电动滑槽板进行滑动连接;
电动滑座,电动滑座与电动滑轨进行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迪
申请(专利权)人:张学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