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郁君专利>正文

一种管材内表面抛光装置及抛光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2159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材内表面抛光装置及抛光工艺,属于管材内表面抛光领域,一种管材内表面抛光装置及抛光工艺,本方案中,利用磁流变液抛光技术对管材内壁进行打磨,设计了内壁抛光装置并配合管材主体形成了抛光液的存储装置,并在生磁装置产生的磁场作用下,带动磁性颗粒和抛光磁砂对内壁抛光装置内壁进行抛光工作,与此同时,在牵引索和自动收卷装置的拉扯作用下,将内壁抛光装置沿管材主体内壁进行拉扯,并对管材主体内壁进行抛光工作,而在进料口处设置的收集囊可以方便内壁抛光装置内的抛光液和磁性颗粒以及抛光磁砂的回收,可以实现对管材内壁进行打磨,不受到管材自身长度的影响,大幅增加打磨的效率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材内表面抛光装置及抛光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材内表面抛光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管材内表面抛光装置及抛光工艺。
技术介绍
磁流变液是由磁性颗粒、基液和稳定剂组成的悬浮液。磁流变效应,是磁流变液在不加磁场时是可流动的液体,而在强磁场的作用下,其流变特性发生急剧的转变,表现为类似固体的性质,撤掉磁场时又恢复其流动特性的现象。磁流变抛光技术,正是利用磁流变抛光液在梯度磁场中发生流变而形成的具有黏塑行为的柔性“小磨头”与工件之间具有快速的相对运动,使工件表面受到很大的剪切力,从而使工件表面材料被去除。磁流变抛光(MRF)是电磁理论、流体力学、分析化学等应用于光学表面加工而形成的一项综合技术,磁流变液是一种智能材料,其在磁场的作用下,可在1ms的时间内实现固—液两相的可逆转换。现市售大部分管材抛光设备,大多数都是对管材外壁进行抛光,即使是内壁抛光的抛光机也无法抛光很长的管材内壁,随着市场需求的细化和高标准化,在一些特殊的行业,如医疗设备行业、军用级特种设备、航空航天领域等,对管材内壁有较高的要求,不容许管子内壁有毛刺,熔渣的零件。还有一些特殊行业对管材内壁要求实现光滑无毛刺。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材内表面抛光装置及抛光工艺,可以实现对管材内壁进行打磨,不受到管材自身长度的影响,大幅增加打磨的效率和效果,以满足各种特殊行业的需求。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管材内表面抛光装置,包括插接在管材主体内的内壁抛光装置,且管材主体与内壁抛光装置之间过盈配合,所述管材主体的一端开口处螺纹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管材主体远离内壁抛光装置的一侧,所述管材主体的远离内壁抛光装置的一端放置有自动收卷装置,所述自动收卷装置上缠绕有牵引索,所述牵引索远离自动收卷装置的一端贯穿固定板并与内壁抛光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内壁抛光装置包括相互匹配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生磁装置,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密封圈,所述橡胶密封圈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弹性纤维,多个所述弹性纤维均位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多个所述弹性纤维均呈三维螺旋状,相邻所述弹性纤维相互交错形成三维空间立体结构,两个所述橡胶密封圈之间固定连接有密封胶层,所述密封胶层包括胶质层,所述胶质层内掺有多个抛光磁砂,所述第一盖板上开凿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贯穿第一盖板,所述进料口内固定连接有与自身相匹配的控制阀;一种管材内表面抛光装置的抛光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配置抛光液,将磁流变基液和稳定剂以20:1的体积比进行混合,获得混合液,并投入质量不超过上述混合液质量0.5%的磁性颗粒,制成抛光液,并将抛光液通过进料口注入内壁抛光装置内,知道将内壁抛光装置内的空间充满,利用进料口密封控制阀,完成准备工作;S2、将缠绕在自动收卷装置的上的一端牵引索穿过固定板和管材主体并与内壁抛光装置固定连接,之后将内壁抛光装置插入管材主体内,并利用固定装置将管材主体进行固定,防止其在抛光过程中因抛光震动而出现大范围位移,不易影响正常抛光工作,之后启动生磁装置,进行抛光预热工作,使得抛光液中的磁性颗粒在磁力作用下做离心运动,将位于外侧胶质层划破,并释放出胶质层掺杂的抛光磁砂,利用磁性颗粒和抛光磁砂在磁力作用下所做的离心运动对管材主体内壁进行抛光,特别的,抛光液中只混入少量的磁性颗粒便是为了在上述预热阶段中,在生磁装置刚启动时,磁性颗粒还未完全运动到管材主体内壁处,此时极易在生磁装置产生的磁场作用下对生磁装置自身划伤,影响生磁装置的使用寿命,而当胶质层被划破时,生磁装置产生的磁场已经相对稳定,抛光磁砂和磁性颗粒在靠近管材主体内壁的位置进行运动,不会对生磁装置造成过量磨损;S3、利用自动收卷装置将牵引索进行收卷,以拖动内壁抛光装置在管材主体内进行运动,利用内壁抛光装置内的抛光液对管材主体内壁进行抛光工作,在内壁抛光装置在牵引索和自动收卷装置的拉扯作用下运动到固定板所在的位置,无法在进行运动时,停止自动收卷装置的收卷,并控制生磁装置继续工作5分钟,以完成抛光工作;S4、在S3步骤完成后,对于内壁抛光装置内装填的抛光液进行回收,使抛光液不变异形成污染的同时回收磁性颗粒和抛光磁砂,之后将内壁抛光装置从管材主体内取出,完成抛光工作。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在利用磁流变基液和稳定剂制备混合液时,对制备完成的混合液进行抽真空处理,使得抛光液不易在后续的工作过程中因为溶解空气的富集形成体型较大的气泡,不易影响正常的抛光效果。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所述自动收卷装置的收卷速率与自身受拉扯所用力呈反比,拉扯所用力也大,自动收卷装置收卷的速率越低,自动收卷装置所需的拉扯力变大时,说明内壁抛光装置运动遇到阻碍,即抛光的位置增多,故降低收卷速率,增加抛光时间来增加抛光效果。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并利用磨砂纸或打磨石等传动抛光工具对管材主体的两管口处进行打磨,获得经过抛光的管材。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内连接有与自身相匹配的收集囊,所述收集囊位于进料口远离生磁装置的一端,所述进料口与收集囊之间通过魔术贴实现固定连接,可以利用收集囊对抛光工作中的中的抛光液进行回收。进一步的,所述收集囊包括弹性胶体,所述弹性胶体内埋设有与自身相匹配的折叠金属网,折叠金属网可以大幅增加弹性胶体的强度,使得弹性胶体不易在存储抛光液的过程中破裂,不易造成抛光液外泄。进一步的,所述折叠金属网进行预先折叠,并保留有折痕,使得收集囊整体易于这点并存放在控制阀内。进一步的,所述牵引索与固定板之间连接有理线器,所述理线器与固定板固定连接,一方面理线器的设置,使得牵引索在管材主体内的不会随着自动收卷装置上收卷的牵引索增加或减少发生相对位移,使得牵引索始终与管材主体同轴心,不易在拉扯内壁抛光装置的过程中造成内壁抛光装置侧覆,另一方面,理线器可以大幅减小牵引索与固定板之间的磨损,使得牵引索不易早外力拉扯下断裂。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橡胶密封圈相互远离的一端开凿有圆角,所述圆角位于橡胶密封圈远离第一盖板的一端,在管材主体内壁出现小颗粒熔渣时,内壁抛光装置也能顺利平稳越过,不易造成内壁抛光装置阻塞或大幅震动。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纤维为中空结构,所述弹性纤维远离橡胶密封圈的一端为封闭端,增加弹性纤维的弹性,增加弹性纤维抵抗磁性颗粒和抛光磁砂的能力,不易被直接切断,同时弹性纤维还可以捕获撕裂的胶质层,将胶质层存储在自身内部,减小其对抛光工作的影响。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方案中,利用磁流变液抛光技术对管材内壁进行打磨,设计了内壁抛光装置并配合管材主体形成了抛光液的存储装置,并在生磁装置产生的磁场作用下,带动磁性颗粒和抛光磁砂对内壁抛光装置内壁进行抛光工作,与此同时,在牵引索和自动收卷装置的拉扯作用下,将内壁抛光装置沿管材主体内壁进行拉扯,并对管材主体内壁进行抛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材内表面抛光装置,包括插接在管材主体(1)内的内壁抛光装置(2),且管材主体(1)与内壁抛光装置(2)之间过盈配合,所述管材主体(1)的一端开口处螺纹连接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位于管材主体(1)远离内壁抛光装置(2)的一侧,所述管材主体(1)的远离内壁抛光装置(2)的一端放置有自动收卷装置(4),所述自动收卷装置(4)上缠绕有牵引索(3),所述牵引索(3)远离自动收卷装置(4)的一端贯穿固定板(5)并与内壁抛光装置(2)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抛光装置(2)包括相互匹配的第一盖板(7)和第二盖板(8),所述第一盖板(7)与第二盖板(8)之间固定连接有生磁装置(10),所述第一盖板(7)和第二盖板(8)的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密封圈(9),所述橡胶密封圈(9)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弹性纤维(13),多个所述弹性纤维(13)均位于第一盖板(7)和第二盖板(8)相互靠近的一侧,多个所述弹性纤维(13)均呈三维螺旋状,相邻所述弹性纤维(13)相互交错形成三维空间立体结构,两个所述橡胶密封圈(9)之间固定连接有密封胶层(14),所述密封胶层(14)包括胶质层(1401),所述胶质层(1401)内掺有多个抛光磁砂(1402),所述第一盖板(7)上开凿有进料口(11),所述进料口(11)贯穿第一盖板(7),所述进料口(11)内固定连接有与自身相匹配的控制阀(12);/n一种管材内表面抛光装置的抛光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nS1、配置抛光液,将磁流变基液和稳定剂以20:1的体积比进行混合,获得混合液,并投入质量不超过上述混合液质量0.5%的磁性颗粒,制成抛光液,并将抛光液通过进料口(11)注入内壁抛光装置(2)内,知道将内壁抛光装置(2)内的空间充满,利用进料口(11)密封控制阀(12),完成准备工作;/nS2、将缠绕在自动收卷装置(4)的上的一端牵引索(3)穿过固定板(5)和管材主体(1)并与内壁抛光装置(2)固定连接,之后将内壁抛光装置(2)插入管材主体(1)内,并利用固定装置将管材主体(1)进行固定,之后启动生磁装置(10),进行抛光预热工作,使得抛光液中的磁性颗粒在磁力作用下做离心运动,将位于外侧胶质层(1401)划破,并释放出胶质层(1401)掺杂的抛光磁砂(1402),利用磁性颗粒和抛光磁砂(1402)在磁力作用下所做的离心运动对管材主体(1)内壁进行抛光;/nS3、利用自动收卷装置(4)将牵引索(3)进行收卷,以拖动内壁抛光装置(2)在管材主体(1)内进行运动,利用内壁抛光装置(2)内的抛光液对管材主体(1)内壁进行抛光工作,在内壁抛光装置(2)在牵引索(3)和自动收卷装置(4)的拉扯作用下运动到固定板(5)所在的位置,无法在进行运动时,停止自动收卷装置(4)的收卷,并控制生磁装置(10)继续工作5分钟,以完成抛光工作;/nS4、在S3步骤完成后,对于内壁抛光装置(2)内装填的抛光液进行回收,使抛光液不变异形成污染的同时回收磁性颗粒和抛光磁砂(1402),之后将内壁抛光装置(2)从管材主体(1)内取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材内表面抛光装置,包括插接在管材主体(1)内的内壁抛光装置(2),且管材主体(1)与内壁抛光装置(2)之间过盈配合,所述管材主体(1)的一端开口处螺纹连接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位于管材主体(1)远离内壁抛光装置(2)的一侧,所述管材主体(1)的远离内壁抛光装置(2)的一端放置有自动收卷装置(4),所述自动收卷装置(4)上缠绕有牵引索(3),所述牵引索(3)远离自动收卷装置(4)的一端贯穿固定板(5)并与内壁抛光装置(2)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抛光装置(2)包括相互匹配的第一盖板(7)和第二盖板(8),所述第一盖板(7)与第二盖板(8)之间固定连接有生磁装置(10),所述第一盖板(7)和第二盖板(8)的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密封圈(9),所述橡胶密封圈(9)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弹性纤维(13),多个所述弹性纤维(13)均位于第一盖板(7)和第二盖板(8)相互靠近的一侧,多个所述弹性纤维(13)均呈三维螺旋状,相邻所述弹性纤维(13)相互交错形成三维空间立体结构,两个所述橡胶密封圈(9)之间固定连接有密封胶层(14),所述密封胶层(14)包括胶质层(1401),所述胶质层(1401)内掺有多个抛光磁砂(1402),所述第一盖板(7)上开凿有进料口(11),所述进料口(11)贯穿第一盖板(7),所述进料口(11)内固定连接有与自身相匹配的控制阀(12);
一种管材内表面抛光装置的抛光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配置抛光液,将磁流变基液和稳定剂以20:1的体积比进行混合,获得混合液,并投入质量不超过上述混合液质量0.5%的磁性颗粒,制成抛光液,并将抛光液通过进料口(11)注入内壁抛光装置(2)内,知道将内壁抛光装置(2)内的空间充满,利用进料口(11)密封控制阀(12),完成准备工作;
S2、将缠绕在自动收卷装置(4)的上的一端牵引索(3)穿过固定板(5)和管材主体(1)并与内壁抛光装置(2)固定连接,之后将内壁抛光装置(2)插入管材主体(1)内,并利用固定装置将管材主体(1)进行固定,之后启动生磁装置(10),进行抛光预热工作,使得抛光液中的磁性颗粒在磁力作用下做离心运动,将位于外侧胶质层(1401)划破,并释放出胶质层(1401)掺杂的抛光磁砂(1402),利用磁性颗粒和抛光磁砂(1402)在磁力作用下所做的离心运动对管材主体(1)内壁进行抛光;
S3、利用自动收卷装置(4)将牵引索(3)进行收卷,以拖动内壁抛光装置(2)在管材主体(1)内进行运动,利用内壁抛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郁君
申请(专利权)人:林郁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