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轮边桥等高螺旋锥齿轮传动误差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12110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齿轮加工制造领域,提供一种降低轮边桥等高螺旋锥齿轮传动误差的方法,通过固化齿轮副的大轮的热处理后状态,再利用kimos软件优化设计小轮。通过kimos软件理论模拟,将齿轮热处理前后切齿和热处理的变形相结合,根据轮边桥等高螺旋锥齿轮的自身特点,通过优化设计齿轮热处理前后的齿轮副的大轮和小轮的配合,综合考虑热处理给齿轮副带来的影响,调试出热处理后的齿轮副的大轮和小轮的最终切齿状态,从而指导切齿加工,使整个过程中的齿轮副的齿轮传动误差精准地控制在合格范围内。本方法在降低轮边桥等高螺旋锥齿轮传动误差上具有巨大的实际意义。并且可以推广用于准双曲面齿轮的切齿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轮边桥等高螺旋锥齿轮传动误差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齿轮加工制造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降低轮边桥等高螺旋锥齿轮传动误差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重卡工业技术的发展,对重卡螺伞传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高速重载的条件下,既要保证螺伞传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又要尽可能地控制其振动和噪音。其中传动误差就是振动和噪音衡量的最关键指标,而热处理后降低传动误差的方法只有研齿或磨齿,对于等高齿来说,采用连续分度方法进行切齿,因此只能通过研齿来降低传动误差。由于轮边桥等高螺旋锥齿轮与准双曲面齿轮齿面的滑移速度和方向不同,因此研齿对于降低热处理后产品传动误差的效果也不同。经试验研究,等高螺旋锥齿轮滑移速度仅在齿高方向出现,在节线上没有出现滑移;双曲面齿轮的滑移速度出现在齿长和齿高方向,节线上也出现了滑移。因此,等螺旋锥齿轮沿节线无研磨效果,研齿以节线起始点向齿顶和齿根增加研感去除量,所以长时间研磨后的接触区越窄,并且当研出节线后,传动误差会增大很多。所以,不能期望热处理后研齿来大幅度降低等高螺旋锥齿轮的传动误差,基于上述原因,必须寻找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低轮边桥等高螺旋锥齿轮传动误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确定热处理前切齿加工的齿轮副的小轮和大轮的名义数据,根据上述名义数据调整得到热处理前的小轮和大轮理论切齿方案;/nS2.将齿加工的齿轮副的小轮和大轮进行热处理,得到热处理后的齿轮副的小轮和大轮的实际数据,根据实际数据得到热处理后的齿轮副的小轮实际齿面与大轮实际齿面在理论安装尺寸下的配合的实际状态;/nS3.通过热处理前后的小轮数值差和热处理前后的大轮的数值差分别得出大轮和小轮的热处理变形量;/nS4.使用与步骤S2相同的热处理工艺,根据热处理变形调整后的小轮的名义数据,结合热处理前切齿加工的齿轮副的大轮的名义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轮边桥等高螺旋锥齿轮传动误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热处理前切齿加工的齿轮副的小轮和大轮的名义数据,根据上述名义数据调整得到热处理前的小轮和大轮理论切齿方案;
S2.将齿加工的齿轮副的小轮和大轮进行热处理,得到热处理后的齿轮副的小轮和大轮的实际数据,根据实际数据得到热处理后的齿轮副的小轮实际齿面与大轮实际齿面在理论安装尺寸下的配合的实际状态;
S3.通过热处理前后的小轮数值差和热处理前后的大轮的数值差分别得出大轮和小轮的热处理变形量;
S4.使用与步骤S2相同的热处理工艺,根据热处理变形调整后的小轮的名义数据,结合热处理前切齿加工的齿轮副的大轮的名义数据;
S5.根据热处理变形规律调整后的小轮名义数据和小轮的热处理变形,最终得到的热处理后小轮的实际数据;
S6.根据热处理后大轮的实际数据和最终得到的热处理后小轮的实际数据,调整得到最终的热处理后小轮和热处理后大轮配合的实际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降低轮边桥等高螺旋锥齿轮传动误差的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友良周激波彭金奉启贵雷鹏
申请(专利权)人:汉德车桥株洲齿轮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