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轮罩横向平面半环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104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前轮罩横向平面半环形结构,属于汽车设计与制造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前轮罩横向平面半环形结构包括空气室横梁、左连接梁、右连接梁、左轮罩加强梁和右轮罩加强梁;左连接梁和右连接梁分别焊接在空气室横梁的两侧,左连接梁与左轮罩加强梁焊接,右连接梁与右轮罩加强梁焊接;空气室横梁与空气室本体在Z向焊接形成封闭腔体,空气室本体的两侧分别与左前轮罩和右前轮罩连接;左轮罩加强梁与左前轮罩在Y向焊接并与前纵梁连接;右轮罩加强梁与右前轮罩在Y向焊接并与前纵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前轮罩横向平面半环形结构提高了白车身的扭转刚度和前端横摆模态,从而提高车辆的操稳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轮罩横向平面半环形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设计与制造的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前轮罩横向平面半环形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前轮罩安装结构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形式:1)如图1所示,其车身性能目标值较低,前轮罩处只是靠空气室本体1的Y向连接,由于空气室本体料厚较小,对于Y向的支撑作用很小,影响白车身的扭转刚度和前滑柱安装点的动刚度值,导致前轮罩的疲劳强度降低,给客户带来车辆操稳性差的感觉。另外雨刮安装点的动刚度和模态较低,导致车辆在怠速时雨刮抖动或者雨刮器工作时刮扫不干净。2)如图2所示,前轮罩Y向依靠管梁2用螺栓连接。如图3所示,其Z向增加加强板3并没有Y向的梁架连接。此结构并没有形成环状结构,不能有效的分散外载荷,对车身的性能有一定的提升。螺接工艺较复杂,不如焊接工艺简单可靠。3)目前部分车型此处也采用半环状结构,但轮罩加强梁Y向截面尺寸过大,侵占了机舱空间,不利于机舱零部件的布置。上述安装结构不能很好的把外载荷传递到梁架结构,导致车身扭转刚度和前端横摆模态低,造成车辆的驾驶操稳性较差。雨刮安装点处刚度差,导致雨刮抖动和工作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轮罩横向平面半环形结构。本技术的前轮罩横向平面半环形结构,包括空气室横梁、左连接梁、右连接梁、左轮罩加强梁和右轮罩加强梁;所述左连接梁和所述右连接梁分别焊接在所述空气室横梁的两侧,所述左连接梁与左轮罩加强梁焊接,所述右连接梁与右轮罩加强梁焊接;所述空气室横梁与空气室本体在Z向焊接形成封闭腔体,而所述空气室本体的两侧分别与左前轮罩和右前轮罩连接;所述左轮罩加强梁与所述左前轮罩在Y向焊接并与所述前纵梁连接;所述右轮罩加强梁与所述右前轮罩在Y向焊接并与所述前纵梁连接。其中,所述左前轮罩和右前轮罩与前围板焊接固定。其中,所述左轮罩加强梁上设置有贯通Z向的半圆形加强筋,所述左前轮罩对应位置设置有半圆形加强筋,焊接后形成圆形截面加强筋。其中,所述右轮罩加强梁上设置有贯通Z向的半圆形加强筋,所述右前轮罩对应位置设置有半圆形加强筋,焊接后形成圆形截面加强筋。其中,所述半圆形加强筋的个数为2个以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前轮罩横向平面半环形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提高了白车身的扭转刚度,提高了前端横摆的模态;2)提高了前滑柱安装点的Z向、Y向动刚度;3)雨刮安装支架可以焊接在空气室横梁上,提高了雨刮安装点的动刚度;4)承受滑柱的载荷可以有效的分散到梁架结构上,减少了前轮罩处的应力集中,有效的提高了前轮罩处的疲劳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前轮罩安装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前轮罩安装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前轮罩安装结构的示意图(另一视角)。图4为本技术的前轮罩横向平面半环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所标出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前轮罩横向平面半环形结构的前视图。图7为图6沿着A-A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前轮罩横向平面半环形结构的横向断面图(左侧)。图9为本技术的前轮罩横向平面半环形结构的Z向断面图(左侧)。图10为本技术的前轮罩横向平面半环形结构的受力分析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前轮罩安装结构做进一步的阐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实施例1如图4-9所示,本实施例的前轮罩横向平面半环形结构,包括空气室横梁10、左连接梁21、右连接梁22、左轮罩加强梁31和右轮罩加强梁32。所述左连接梁21和所述右连接梁22分别焊接在所述空气室横梁10的两侧,所述左连接梁21与左轮罩加强梁31焊接,所述右连接梁22与右轮罩加强梁32焊接。所述空气室横梁10与空气室本体40在Z向焊接形成封闭腔体,而所述空气室本体40的两侧分别与左前轮罩和右前轮罩连接,起到了横向(Y)承载作用。所述左轮罩加强梁31与所述左前轮罩61在Y向焊接并与所述前纵梁50连接(如图8所示),所述右轮罩加强梁32与所述右前轮罩在Y向焊接并与所述前纵梁50连接,这种结构起到了竖直(Z)方向承载作用。如图9所示,以左前轮罩61为例,所述左前轮罩61与前围板70焊接固定,而所述右前轮罩同样与前围板70焊接固定。如图8和9所示,为了不过多的占用机舱Y向的空间,轮罩加强梁截面尺寸尽量做小,为了承受Z向的载荷,左轮罩加强梁31设计两根Z向贯通式半圆形加强筋,左前轮罩61也设计两根半圆形的加强筋,两零件焊接后形成圆形截面加强筋33,加强了Z向的承载能力。同样地,所述右轮罩加强梁设计两根Z向贯通式半圆形加强筋,右前轮罩也设计两根半圆形的加强筋,两零件焊接后形成圆形截面加强筋。本实施例的前轮罩横向平面半环形结构提高了白车身的扭转刚度和前端横摆模态,从而提高车辆的操稳性,如图10所示,可以合理有效的传递Y向和Z向外载荷,提高轮罩的疲劳强度,提高雨刮安装点的刚度,同时满足工艺要求,提高制造工艺的便利性,在加强结构的同时不占用机舱的Y向空间。本实施例的安装结构可以应用到轿车以及SUV车型上,可有效提高车身性能和车辆的操稳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具体实施例只是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轮罩横向平面半环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室横梁、左连接梁、右连接梁、左轮罩加强梁和右轮罩加强梁;所述左连接梁和所述右连接梁分别焊接在所述空气室横梁的两侧,所述左连接梁与左轮罩加强梁焊接,所述右连接梁与右轮罩加强梁焊接;所述空气室横梁与空气室本体在Z向焊接形成封闭腔体,而所述空气室本体的两侧分别与左前轮罩和右前轮罩连接;所述左轮罩加强梁与所述左前轮罩在Y向焊接并与前纵梁连接;所述右轮罩加强梁与所述右前轮罩在Y向焊接并与所述前纵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轮罩横向平面半环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室横梁、左连接梁、右连接梁、左轮罩加强梁和右轮罩加强梁;所述左连接梁和所述右连接梁分别焊接在所述空气室横梁的两侧,所述左连接梁与左轮罩加强梁焊接,所述右连接梁与右轮罩加强梁焊接;所述空气室横梁与空气室本体在Z向焊接形成封闭腔体,而所述空气室本体的两侧分别与左前轮罩和右前轮罩连接;所述左轮罩加强梁与所述左前轮罩在Y向焊接并与前纵梁连接;所述右轮罩加强梁与所述右前轮罩在Y向焊接并与所述前纵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轮罩横向平面半环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轮罩和右前轮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军鹏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