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时速160km刚性接触网限界增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2059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城市轨道交通刚性接触网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时速160km刚性接触网限界增大装置,包括加长型旋转组件、底座连接板和抱箍,所述抱箍套设在吊柱上,并通过螺杆与底座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底座连接板上设置有上横撑板和下横撑板;所述加长型旋转组件一端设置有纵向通孔,另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绝缘子的绝缘子连接板,销轴依次穿过上横撑板、纵向通孔和下横撑板后将加长型旋转组件与底座连接板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稳定,有效解决时速160km刚性接触网吊柱必须进行限界增大的技术问题,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时速160km刚性接触网限界增大装置
本技术属于城市轨道交通刚性接触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时速160km刚性接触网限界增大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快速发展,时速160km刚性接触网应运而生,速度的提升随之而来的是对相关技术标准的提高。对于时速160km刚性接触网而言,多采用吊柱与腕臂支持结构组合的悬挂方式,普通定位点可以根据吊柱底板尺寸进行正常的打孔作业,当定位点遇隧道伸缩缝、隧道连接缝、盾构区间管片接缝等部位应设法避开,可进行顺线路方向的偏移,即调整定位点的跨距,但时速160km刚性接触网相对于普通地铁刚性接触网而言,对设计跨距值的要求更高,特殊位置的定位点可能面临着无法进行顺线路的偏移,可采取垂直线路偏移的方法进行调整,即对刚性接触网吊柱进行限界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时速160km刚性接触网限界增大装置,以有效解决时速160km刚性接触网吊柱在特殊施工位置需要进行限界增大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时速160km刚性接触网限界增大装置,包括加长型旋转组件、底座连接板和抱箍,所述抱箍套设在吊柱上,并通过螺杆与底座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底座连接板上设置有上横撑板和下横撑板;所述加长型旋转组件一端设置有纵向通孔,另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绝缘子的绝缘子连接板,销轴依次穿过上横撑板、纵向通孔和下横撑板后将加长型旋转组件与底座连接板连接在一起。所述抱箍有两个,分别上下设置在吊柱上,每个抱箍通过两个螺杆与底座连接板固定连接。底座连接板为方形钢板,其靠近吊柱的一侧面上设置有两根用于与吊柱配合的焊接柱。所述加长型旋转组件为斜向布置。所述加长型旋转组件靠近纵向通孔的一端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加劲板,所述加劲板设置在纵向通孔两侧。所述抱箍上与螺杆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经镀锌处理的焊接帽,所述螺杆穿过抱箍和焊接帽后,通过垫片和活动螺母固定。销轴末端设置有螺纹,所述螺纹与下横撑板之间设置有大于一公分的间隔,所述销轴末端的螺纹上设置有螺帽和开口销。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时速160km刚性接触网限界增大装置,通过抱箍将吊柱与底座连接板的一端连接,然后将底座连接板的另一端与加长型旋转组件的一端连接,加长型旋转组件的另一端与绝缘子连接板固定在一起,利用绝缘子连接板可靠连接与腕臂支持结构的绝缘子,实现了时速160km刚性接触网吊柱的限界增大,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运输方便,安装便捷,安全稳定,适用于时速160km刚性接触网吊柱需要进行限界增大的情况,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时速160km刚性接触网限界增大装置的安装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时速160km刚性接触网限界增大装置的安装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时速160km刚性接触网限界增大装置加长型旋转组件的俯视图。图中:1、抱箍;2、焊接帽;3、螺杆;4、垫片;5、活动螺母;6、底座连接板;7、焊接柱;8、上横撑板;9、下横撑板;10、销轴;11、螺帽;12、开口销;13、加长型旋转组件;14、纵向通孔;15、加劲板;16、绝缘子连接板;17、吊柱。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时速160km刚性接触网限界增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长型旋转组件13、底座连接板6和抱箍1,所述抱箍1套设在吊柱17上,并通过螺杆3与底座连接板6固定连接,所述底座连接板6上设置有上横撑板和下横撑板9;所述加长型旋转组件13一端设置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纵向通孔14,另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绝缘子的绝缘子连接板16,销轴10依次穿过上横撑板8、纵向通孔14和下横撑板9后将加长型旋转组件13与底座连接板6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抱箍1有两个,分别上下设置在吊柱17上,每个抱箍1通过两个螺杆3与底座连接板6固定连接。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底座连接板6为方形钢板,其靠近吊柱17的一侧面上设置有两根用于与吊柱17配合的焊接柱7。焊接柱7与吊柱17,可以增强吊柱17与底座连接板6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加长型旋转组件13为斜向布置。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加长型旋转组件13靠近纵向通孔14的一端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加劲板15,所述加劲板15设置在纵向通孔14两侧。加劲板15可以有效增强斜向布置加长型旋转组件13的刚度,抵抗弯矩,稳定可靠。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抱箍1上与螺杆3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经镀锌处理的焊接帽2,所述螺杆3穿过抱箍1和焊接帽2后,通过垫片4和活动螺母5固定。焊接帽2可以保证螺杆3上的垫片4和活动螺母5与抱箍1的间隙足够大,便于紧固。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销轴10末端设置有四公分的螺纹,所述螺纹与下横撑板9之间设置有一公分或者大于一公分的间隔,所述销轴10末端的螺纹上设置有螺帽11和开口销12。螺帽11用于防止销轴10脱落,开口销12可以防止螺帽11脱落,螺纹与下横撑板9之间的间隔保证加长型旋转组件13通过销轴10自由转动。本技术中,根据设计标准,结合吊柱的限界调整情况预制限界增大装置,其中主要依靠加长型旋转组件13的长度变化来实现不同情况下的限界增大,通过螺杆3、垫片4和活动螺母5将吊柱17与底座连接板6进行连接,加长型旋转组件13一端利用销轴10与底座连接板6进行连接,另一端通过绝缘子连接板16与腕臂支持结构的绝缘子进行连接,可以实现刚性接触网在跨距无法调整的情况下对吊柱17限界进行调整。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时速160km刚性接触网限界增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长型旋转组件(13)、底座连接板(6)和抱箍(1),所述抱箍(1)套设在吊柱(17)上,并通过螺杆(3)与底座连接板(6)固定连接,所述底座连接板(6)上设置有上横撑板和下横撑板(9);所述加长型旋转组件(13)一端设置有纵向通孔(14),另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绝缘子的绝缘子连接板(16),销轴(10)依次穿过上横撑板(8)、纵向通孔(14)和下横撑板(9)后将加长型旋转组件(13)与底座连接板(6)连接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时速160km刚性接触网限界增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长型旋转组件(13)、底座连接板(6)和抱箍(1),所述抱箍(1)套设在吊柱(17)上,并通过螺杆(3)与底座连接板(6)固定连接,所述底座连接板(6)上设置有上横撑板和下横撑板(9);所述加长型旋转组件(13)一端设置有纵向通孔(14),另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绝缘子的绝缘子连接板(16),销轴(10)依次穿过上横撑板(8)、纵向通孔(14)和下横撑板(9)后将加长型旋转组件(13)与底座连接板(6)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时速160km刚性接触网限界增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1)有两个,分别上下设置在吊柱(17)上,每个抱箍(1)通过两个螺杆(3)与底座连接板(6)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时速160km刚性接触网限界增大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连接板(6)为方形钢板,其靠近吊柱(17)的一侧面上设置有两根用于与吊柱(17)配合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旺其滕伟陈友良袁海生张斌贺欢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二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