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低温加热取向硅钢热轧边裂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轧钢
,尤其涉及一种防止低温加热取向硅钢热轧边裂的方法。
技术介绍
取向硅钢以其工艺路线长、技术含量高、工艺复杂、工艺窗口窄、过程控制严等特点,被誉为“钢铁产品中的工艺品”。由于取向硅钢的含硅量高(3.0%左右)、含碳量低(0.030%~0.055%),在高温加热时,只有很少的奥氏体产生,绝大部分组织仍然是铁素体。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的组织在高温加热时没有发生相变,低温下是铁素体,高温下仍然是铁素体。取向硅钢的连铸坯由于其快速凝固的特点,柱状晶很发达。由于高温加热取向硅钢时,加热温度(1250~1400℃)较高,连铸坯的柱状晶比初轧坯的等轴晶更易长大,高温加热后的粗大晶粒,粗轧时未能充分再结晶,故形成了粗大的、长条形的未再结晶晶粒和细小的、等轴形的再结晶晶粒相混合的组织。又由于取向硅钢的Si含量高,钢的塑韧性和热导率相对较低,在轧制时随着温度降低,钢的脆性大幅增加,在精轧时就发展成边裂。低温加热取向硅钢工艺技术的研发成功及普遍应用,大大降低了铸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低温加热取向硅钢热轧边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n1)控制取向硅钢铸坯进入加热炉前的表面温度不低于560℃;/n2)控制加热炉预热段炉气温度在950℃以下;控制一加热段炉气温度在950~1100℃范围内;控制二加热段炉气温度在1150~1210℃范围内;控制均热段炉气温度在1150~1180℃范围内;/n3)取向硅钢铸坯进入二加热段后,采用快速加热,升温速度为15~30℃/min;/n4)控制取向硅铸坯在加热炉内的总加热时间不超过290分钟;二加热段与均热段时间的加热时间之和为80~100min,其中均热段的加热时间为30~40min;/n5)取向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低温加热取向硅钢热轧边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
1)控制取向硅钢铸坯进入加热炉前的表面温度不低于560℃;
2)控制加热炉预热段炉气温度在950℃以下;控制一加热段炉气温度在950~1100℃范围内;控制二加热段炉气温度在1150~1210℃范围内;控制均热段炉气温度在1150~1180℃范围内;
3)取向硅钢铸坯进入二加热段后,采用快速加热,升温速度为15~30℃/min;
4)控制取向硅铸坯在加热炉内的总加热时间不超过290分钟;二加热段与均热段时间的加热时间之和为80~100min,其中均热段的加热时间为30~40min;
5)取向硅钢铸坯的出炉温度控制在1140℃~1170℃范围内;取向硅钢铸坯的平均晶粒尺寸不大于60μm;
6)加热后进行粗轧,轧制道次不超过5道次;粗轧侧压量≥75mm,其中立辊轧机侧压量为40mm以上;
7)粗轧后进行精轧,钢带终轧温度控制在901~959℃范围内;
8)精轧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磊,李向科,杨承宇,郭宝安,刘志伟,王尊呈,蒋奇武,游清雷,张守峰,曲帅,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