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出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1965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3D打印出料机,其包括:出料筒,其一端具有进料口,其另一端具有出料口;推料组件,其包括转轴、叶片和驱动件,转轴同轴内置于所述出料筒,叶片呈螺旋状,叶片内沿连接转轴,叶片外沿抵近出料筒内壁,叶片与出料筒内壁形成螺旋通道;加热组件,其加热部设置于所述出料筒外壁。首先将物料投放至进料口,加热组件加热螺旋通道内的物料,使物料在螺旋通道内的行进过程中逐步融化,最终将融化的物料从出料口排出。如此一来,只需保持加热组件的加热温度不变,以及保持驱动件的输出转速稳定,即可确保所有的物料都会在同样的温度下加热相同的时间,进而可以保证出料口排出的物料的流动性始终不变,从而有利于提高3D打印的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出料机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出料机。
技术介绍
3D打印是一种新兴的加工技术,适宜加工外形复杂的零件,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现有的3D打印机通常将熔融的物料放入到注射器中,而后通过驱动电机推动注射器推杆挤出打印成型。熔融物料在注射器中缓存的过程中,物料逐渐冷却,使得物料的流动性逐渐变低,使得挤压出的物料流动性前后不一致。如此一来,当物料流动性过低时,物料难以从注射器中挤压排出,而当物料流动性过高时,打印过程中物料无法快速冷却成型导致打印模型坍塌,进而影响3D打印的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3D打印出料机,解决现有技术中3D打印出料机排出的物料流动性前后不一致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3D打印出料机,其包括:出料筒,其一端具有进料口,其另一端具有出料口;推料组件,其包括转轴、叶片和驱动件,所述转轴同轴内置于所述出料筒,所述叶片呈螺旋状,所述叶片内沿连接所述转轴,所述叶片外沿抵近所述出料筒内壁,所述叶片与所述出料筒内壁形成螺旋通道;加热组件,其加热部设置于所述出料筒外壁。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多个电热膜,所述电热膜贴附于所述出料筒外壁,且多个所述电热膜沿出料筒的母线方向上排布。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多个转轴温度传感器,所述转轴温度传感器嵌设于所述转轴,且多个所述转轴传感器沿所述转轴的轴线方向上排布。r>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电刷,所述转轴远离出料口的一端开设有出线口,所述电刷套设于所述转轴开设所述出线口的一端。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保温膜,所述保温膜包覆于所述出料筒外周。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多个外壁温度传感器,且多个所述外壁温度传感器和多个所述电热膜一一对应,所述外壁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电热膜和所述出料筒之间。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呈漏斗状。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具有尖嘴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首先将物料投放至进料口,而后在驱动件的驱动下,转轴带动叶片转动,进而推动物料在螺旋通道内行进,而加热组件的加热部设置于出料筒的外壁,热量经过出料筒的传递,进而加热螺旋通道内的物料,使物料在螺旋通道内的行进过程中逐步融化,最终将融化的物料从出料口排出。如此一来,只需保持加热组件的加热温度不变,以及保持驱动件的输出转速稳定,即可确保所有的物料都会在同样的温度下加热相同的时间,进而可以保证出料口排出的物料的流动性始终不变,从而有利于提高3D打印的加工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3D打印出料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见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3D打印出料机,其包括:出料筒100、推料组件200和加热组件300,出料筒100用于装载其它组件,推料组件200部分深入出料筒100之中,以推动出料筒100中的物料,加热组件300用于加热出料筒100中的物料,从而使出料筒100中的物料融化。出料筒100,其一端具有进料口110,其另一端具有出料口120,在本实施例中,出料筒100优选采用不锈钢制成的圆筒状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出料筒100一方面需要有足够的抗腐蚀能力,避免其与熔融的物料发生化学反应,同时其应当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将加热组件300所产生的热量可经由出料筒100的导热作用后对物料进行加热。此外,为了便于投放物料,进料口110呈漏斗状。为了便于控制出料的流量,出料口120具有尖嘴部。推料组件200,其包括转轴210、叶片220和驱动件230,转轴210同轴内置于出料筒100,叶片220呈螺旋状,叶片220内沿连接转轴210,叶片220外沿抵近出料筒100内壁,叶片220与出料筒100内壁形成螺旋通道。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230优选采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利用联轴器直连转轴210。显而易见的,也可以根据实际的安装条件,采用齿轮传动、同步带传动等手段实现电机和转轴210之间的传动连接。加热组件300,其包括多个电热膜310、多个转轴传感器320、电刷330和保温膜340。其中,电热膜310贴附于出料筒100外壁,且多个电热膜310沿出料筒100的母线方向上排布。如此一来,可将各个电热膜310设置成不同的温度,从而可以将更精细的控制出料筒100中的物料温度。转轴温度传感器320嵌设于转轴210,且多个转轴传感器320沿转轴210的轴线方向上排布。利用转轴温度传感器320可检测出料筒100中物料的温度,同时多个转轴传感器320沿转轴210的轴线方向上排布,从而可以测出出料筒100中各部位的物料温度。由于转轴210在不断转动,为了传输转轴传感器320所反馈的电信号,转轴210远离出料口120的一端开设有出线口211,电刷330套设于所述转轴开设出线口211的一端。转轴温度传感器320的信号线的接线端设置于出现口211,信号线的接线端和电刷330配合,从而完成转轴传感器320的信号传输。由于出料筒100中的物料会经由出料筒100向外界散热,从而造成了热能的损失,因此增设了保温膜340,保温膜340包覆于出料筒100外周,保温膜340应当采用隔热材料制成,进而减少热能损失。加热组件300还包括多个外壁温度传感器350,且多个外壁温度传感器350和多个电热膜310一一对应,外壁温度传感器350设置于电热膜310和出料筒100之间,其目的是为了检测并反馈各个电热膜310的温度。需要说明的是,设置转轴传感器320和外壁温度传感器350分别检测出料筒100内部的物料温度以及电热膜310的温度,从而根据反馈信息控制电热膜310的发热功率进而调整排出物料的流动性。此处涉及到基础的电控技术,该技术在电饭锅、恒温箱等产品上有着及其成熟广泛的应用,故此诸如控制器在内的一系列电控元件此处省略,涉及到根据反馈信号对电热膜310的控制方法也省略不做赘述。本技术仅保护转轴传感器320和外壁温度传感器350在本技术所提供的3D打印出料机中的安装方式。首先将物料投放至进料口110,而后在驱动件230的驱动下,转轴210带动叶片220转动,进而推动物料在螺旋通道内行进,而加热组件300的加热部设置于出料筒100的外壁,热量经过出料筒100的传递,进而加热螺旋通道内的物料,使物料在螺旋通道内的行进过程中逐步融化,最终将融化的物料从出料口120排出。如此一来,只需保持加热组件300的加热温度不变,以及保持驱动件230的输出转速稳定,即可确保所有的物料都会在同样的温度下加热相同的时间,进而可以保证出料口120排出的物料的流动性始终不变,从而有利于提高3D打印的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出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出料筒,其一端具有进料口,其另一端具有出料口;/n推料组件,其包括转轴、叶片和驱动件,所述转轴同轴内置于所述出料筒,所述叶片呈螺旋状,所述叶片内沿连接所述转轴,所述叶片外沿抵近所述出料筒内壁,所述叶片与所述出料筒内壁形成螺旋通道;/n加热组件,其加热部设置于所述出料筒外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出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出料筒,其一端具有进料口,其另一端具有出料口;
推料组件,其包括转轴、叶片和驱动件,所述转轴同轴内置于所述出料筒,所述叶片呈螺旋状,所述叶片内沿连接所述转轴,所述叶片外沿抵近所述出料筒内壁,所述叶片与所述出料筒内壁形成螺旋通道;
加热组件,其加热部设置于所述出料筒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出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多个电热膜,所述电热膜贴附于所述出料筒外壁,且多个所述电热膜沿出料筒的母线方向上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出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多个转轴温度传感器,所述转轴温度传感器嵌设于所述转轴,且多个所述转轴温度传感器沿所述转轴的轴线方向上排布。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坤腾张帆涂一文张俊赵圆圆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路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