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赶黄草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911785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赶黄草有效部位(EPC)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赶黄草有效部位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采用EPC作为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物,经过药效实验验证,制备得到的药物能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本发明专利技术材料为药食同源的赶黄草提取物,具有无毒、治疗效果好的优势。

The effective par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Herba Polygoni Multiflor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赶黄草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学/中药学领域,具体涉及赶黄草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尤其是赶黄草有效部位在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和并发症多等特点,是一类常见的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疑难性疾病。继发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CIRI)是脑卒中后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降低脑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已成为脑卒中治疗的焦点和难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兴奋性氨基酸的过度释放等众多病理机制参与其中,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目前临床用药由于治疗窗窄、并发症频发等缺点,迫切需要寻找疗效好、副作用少的防治CIRI的药物。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星形胶质细胞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数量约为神经元的5倍。星形胶质细胞在缺血性损伤恢复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可通过支持、保护和营养作用,减缓兴奋性氨基酸、自由基等带给神经元的伤害,可能是脑缺血性损伤疾病中重要的潜在调节靶点,寻找对星形胶质细胞具有保护的药物在是发现抗脑缺血致脑细胞损伤药物的重要途径。民族药在治疗心脑血管等复杂疑难疾病方面相对于单一化学成分药物有其独到之处,是创新药物发现的重要途径。作为我国六大民族药之一的苗药,其传统医药门类比较齐全,许多祖传秘方、单方、验方的长期使用与优化,其疗效在民间得到了比较充分的确证,是发现创新药物的宝库。赶黄草为虎耳草科植物扯根菜PenthorumchinensePursh.的干燥地上部分,始载于明代《救荒本草》,在苗族民间历来作为药食两用植物,有上千年的用药史,被誉为“神仙草”。赶黄草性温,味甘,无毒,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肿、退黄、平肝的功效,是苗族治疗肝脏疾病的传统药物,目前临床应用也局限于肝脏疾病。迄今为止未有该药物用于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赶黄草有效部位(EPC)及其制备方法和其药物新用途。本专利技术通过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的方法,建立氧糖剥夺再灌注(oxygen-glucose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致星形胶质细胞损伤模型,体外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过程,观察EPC对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结果显示:EPC对正常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无毒并可增强氧糖剥夺再灌注星形胶质细胞存活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EPC能上调氧糖剥夺再灌注星形胶质细胞中Nrf2、HO-1的蛋白表达,下调氧糖剥夺再灌注星形胶质细胞中p-ERK1/2、p-p38、p-JNK1/2的蛋白表达,但对氧糖剥夺再灌注星形胶质细胞中ERK1/2、p38、JNK1/2的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以上结果提示:EPC通过激活Nrf2/HO-1通路、抑制MAPK通路发挥对氧糖剥夺再灌注星形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综上所述EPC具有开发成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的重要价值。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赶黄草有效部位,所述赶黄草有效部位为通过乙醇提取后经过大孔树脂分离然后收集50%乙醇洗脱的流份。本
技术实现思路
还包括所述的赶黄草有效部位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赶黄草药材,粉碎成颗粒状;2)将颗粒状赶黄草药材用乙醇进行热回流提取得到提取液;3)收集提取液,过滤,减压回收溶剂,烘干后得浸膏;4)将浸膏用水和少量乙醇(体积比9∶1)溶解,经D101大孔树脂柱色谱分离,依次用水、15%、30%、50%、75%、100%乙醇洗脱,收集50%乙醇洗脱的流份,减压回收溶剂,得赶黄草有效部位。本
技术实现思路
还包括所述的赶黄草有效部位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中的应用。其中,所述赶黄草有效部位在制备增强氧糖剥夺再灌注星形胶质细胞存活率的药物中的应用。其中,所述赶黄草有效部位在制备上调氧糖剥夺再灌注星形胶质细胞中Nrf2、HO-1蛋白表达的药物中的应用。其中,所述赶黄草有效部位在制备下调氧糖剥夺再灌注星形胶质细胞中p-ERK1/2、p-p38、p-JNK1/2蛋白表达的药物中的应用。其中,所述药物为单组份或复方制剂。其中,所述药物的剂型为包含但不仅限于片剂、胶囊、控释片、口服液、糖浆、滴丸、注射液剂型或冻干粉针剂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首次采用EPC作为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物,经过药效实验验证,EPC(5、10、20μg.mL-1)能增加氧糖剥夺再灌注星形胶质细胞存活率约22.86~29.26%;EPC能激活Nrf2/HO-1通路,使氧糖剥夺再灌注星形胶质细胞中Nrf2蛋白水平上调约27.86~33.85%,HO-1蛋白水平上调约30.35~38.22%;EPC能抑制MAPK通路,使氧糖剥夺再灌注星形胶质细胞中p-ERK1/2蛋白水平下调约21.13~34.61%,p-p38蛋白水平下调约25.54~30.82%,p-JNK1/2蛋白水平下调约27.16~51.42%。因此,采用EPC制备得到的药物能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本专利技术材料为药食同源民族药来源的赶黄草提取物,具有无毒、治疗效果好的优势。附图说明图1、不同浓度的EPC对正常星形胶质细胞以及氧糖剥夺再灌注后星形胶质细胞活力的影响;图1A为不同浓度的EPC对正常星形胶质细胞活力的影响;图1B为不同浓度的EPC对氧糖剥夺再灌注星形胶质细胞活力的影响;图2、不同浓度的EPC对氧糖剥夺再灌注后星形胶质细胞中Nrf2和HO-1蛋白表达的影响;图2A为Nrf2和HO-1WesternBlot条带图,图2B为Nrf2和HO-1蛋白表达变化分析图;图3、不同浓度的EPC对氧糖剥夺再灌注后星形胶质细胞中MAP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图3A为ERK1/2、p-ERK1/2、JNK1/2、p-JNK1/2、p38、p-p38WesternBlot条带图,图3B为p-ERK1/2/ERK1/2、p-JNK1/2/JNK1/2、p-p38/p38蛋白表达变化分析图。具体实施方式实验材料和仪器:实验材料:DMEM高/低糖培养基:美国Gibco公司;青链霉素混合液:北京索莱宝公司;胎牛血清:美国Gibco公司;完全培养基为DMEM高糖培养基∶胎牛血清∶青-链霉素按9∶1∶0.1的比例配制所得;进行氧糖剥夺时用DMEM低糖培养基∶胎牛血清∶青-链霉素按9∶1∶0.1的比例配制的培养液;0.01MPBS缓冲液(pH7.2-7.4,北京索莱宝公司);细胞滤器(FALCON公司,100μM,型号:352360);一抗为兔抗大鼠Nrf2,HO-1、ERK1/2、p-ERK1/2、JNK1/2、p-JNK1/2、p38和p-p38,二抗为羊抗兔IgG抗体;SD大鼠购自扬州大学比较医学中心;实验仪器:CO2培养箱(thermoFisher);三气培养箱(thermoFishe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赶黄草有效部位,其特征在于,所述赶黄草有效部位为通过乙醇提取后经过大孔树脂分离然后收集50%乙醇洗脱的流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赶黄草有效部位,其特征在于,所述赶黄草有效部位为通过乙醇提取后经过大孔树脂分离然后收集50%乙醇洗脱的流份。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赶黄草有效部位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赶黄草药材,粉碎成颗粒状;
2)将颗粒状赶黄草药材用乙醇进行热回流提取得到提取液;
3)收集提取液,过滤,减压回收溶剂,烘干后得浸膏;
4)将浸膏用水和乙醇溶解,经D101大孔树脂柱色谱分离,依次用水、15%、30%、50%、75%、100%乙醇洗脱,收集50%乙醇洗脱的流份,减压回收溶剂,得赶黄草有效部位。


3.权利要求1所述的赶黄草有效部位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量骆鑫潘博赵之琛张先稳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