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留置尿管及造瘘管患者的冲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1653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留置尿管及造瘘管患者的冲洗装置,其包括:其前端用于连接患者的留置尿管或造瘘管的接头管;与接头管一体成型的前端具有与接头管末端连接的缩窄段的套筒;其活塞安置在套筒内的活塞组件,其活塞杆中心设有贯穿活塞杆长度的通孔;其前端具有用于与活塞杆的通孔相对接的连接头的拉环;其连接导管用于与活塞杆的通孔相对接的负压吸引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冲洗装置,结构简单、合理,操作便利,可根据需要对患者留置尿管或造瘘管进行电动或手动的冲洗与抽吸,解决临床实际困难,提高冲洗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留置尿管及造瘘管患者的冲洗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留置尿管及造瘘管患者的冲洗装置。
技术介绍
尿管是医疗中最常用的管路之一,泌尿外科患者因手术或病情需要,需在手术后短期或长期留置尿管或造瘘管,除此之外,部分高龄患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基于护理需要,需长期带管生存,避免卧床并发症。对于此类患者,留置尿管期间,保持管路通畅至关重要。由于血块、沉积物、分泌物等各种原因导致的管路反复堵塞,引发尿潴留,增加患者痛苦,进而由于排尿不畅,继发感染、发热等,常需急诊就诊。患者早期会发现管路中存在沉积物、血块,继而长时间尿液无法排出,此时如果有便捷的冲洗或抽吸装置,可早期进行管路疏通,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目前,临床上无成熟的冲洗装置,面对此类患者时,临床医生常就地取材,自制简易工具,将普通注射器与吸痰管接头连接,帮助患者疏通管路或完成管路冲洗。一些专利技术专利设计了类似转接头等装置,安装在普通注射器上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第一,自制工具或转接头在组装使用过程中无法保证清洁无菌,增加冲洗及管路疏通过程中的继发感染风险。第二,自制工具或使用转接头往往连接及密封效果不佳,往往出现漏气、漏液等现象,无法达到良好的冲洗及负压吸引效果。第三,由于普通注射器出口口径小,抽吸过程十分费力,一些较大的堵塞物不易抽出(如血块),因此,临床工作中医生冲洗膀胱及抽吸血块的过程耗费大量精力及体力但成功率却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留置尿管及造瘘管患者的冲洗装置,结构简单、合理,操作便利,可根据需要对患者留置尿管或造瘘管进行电动或手动的冲洗与抽吸,解决临床实际困难,提高冲洗效率。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留置尿管及造瘘管患者的冲洗装置,其包括:其前端用于连接患者的留置尿管或造瘘管的接头管;与接头管一体成型的前端具有与接头管末端连接的缩窄段的套筒;其活塞安置在套筒内的活塞组件,其活塞杆中心设有贯穿活塞杆长度的通孔;其前端具有用于与活塞杆的通孔相对接的连接头的拉环;其连接导管用于与活塞杆的通孔相对接的负压吸引机构。其中,所述接头管的前部为便于与患者的留置尿管或造瘘管连接的锥台形的导管接头。其中,所述接头管的中部连接有与其垂直的用于与外部冲洗液提供机构相连通的液体接头。其中,所述接头管与所述液体接头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调整管路通断的三通阀。其中,所述导管接头的外周设置环形防滑槽。其中,所述套筒的位于缩窄段的末端设置有头部防滑柄。其中,所述套筒的平直段末端设置有尾部防滑柄。其中,所述套筒的平直段前部外周环设有防滑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用于留置尿管及造瘘管患者的冲洗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冲洗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一体化腔体设计,无需转接头,可采用灭菌包装,避免自制工具过程中污染可能,降低感染风险。2、本技术的冲洗装置,可手动、电动两用对患者的留置尿管或造瘘管进行管路冲洗,节省人力。3、本技术的冲洗装置,冲洗、抽液一体化操作,不用中途断开装置,减少污染可能。4、本技术的冲洗装置,套筒采用大口径、省力结构设计,在套筒上设置防滑结构以及防滑柄,相较普通注射器来说,出口大、容量大、吸力足,配合方便抽吸较大堵塞物,优于其他设计方案。5、本技术的冲洗装置,活塞杆为内部中空的活塞杆,其末端可拆卸连接尾部拉环或外部负压吸引机构,连接方便,利于根据使用需要进行手动与电动切换,提高冲洗效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用于留置尿管及造瘘管患者的冲洗装置(带有尾部拉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用于留置尿管及造瘘管患者的冲洗装置的负压吸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用于留置尿管及造瘘管患者的冲洗装置的(带有尾部拉环)的半剖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用于留置尿管及造瘘管患者的冲洗装置的负压吸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由图1、图2可知,本技术的用于留置尿管及造瘘管患者的冲洗装置包括:其前端用于连接患者的留置尿管或造瘘管的接头管18;与接头管18一体成型的前端具有与接头管18末端连接的缩窄段的套筒19;其活塞9安置在套筒19内的活塞组件,其活塞杆11中心设有贯穿活塞杆11长度的通孔;其前端具有用于与活塞杆11的通孔相对接的连接头13的拉环14;其连接导管15用于与活塞杆12的通孔相对接的负压吸引机构。本技术的冲洗装置,类似注射器功能,将活塞组件中活塞杆的通孔与拉环连接头13或负压吸引机构的连接导管15对接,从而可实现手动、电动两用功能以对患者的留置尿管或造瘘管进行管路冲洗或抽吸,达到可根据需要对患者留置尿管或造瘘管进行冲洗或抽吸的目的。其中,接头管18的前部为便于与患者的留置尿管或造瘘管(图中未示出)连接的导管接头1(参见图1),该导管接头1呈锥台形,即,导管接头1的直径由其与接头管后部连接处朝前逐渐缩小,以便于与患者身上的留置尿管或造瘘管相插接。而为了防止导管接头1与留置尿管或造瘘管连接时、连接处脱落,在导管接头1的外周设置用于增大连接处摩擦力以及密封性能的呈环形的防滑槽,防滑槽可为多圈,由导管接头1的前端直至后端均环设防滑槽,也可设置到导管接头1后方的接头管18上。在接头管18的中部设置有与其垂直连接的液体接头6,通过液体接头6使接头管18的内腔与外部冲洗液提供机构(图中未示出)相连通,以便外部冲洗液提供机构所提供的冲洗液等液体可经由液体接头6进入到接头管18内腔,并经由导管接头1流入到患者的留置尿管或造瘘管内,以进行冲洗。外部冲洗液提供机构可以为现有技术的输液器。为了根据需要进行冲洗或抽吸,在接头管18与液体接头6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调整管路通断的三通阀,该三通阀具有三个端口,内部阀芯在不同的位置会导致不同的出口,因此,可根据使用时的实际需求旋转三通阀的阀门,如当旋转阀门使端口4朝着导管接头1的方向时,端口3和端口4之间的管路连通;当端口3或端口5朝着导管接头1的方向时,端口3和端口5之间的管路连通。通过在接头管18与液体接头6的连接处设置三通阀,可以实现冲洗装置的冲洗、抽液一体化操作,操作时不用中途拆卸装置,减少了污染可能。且液体接头可以连接外部冲洗液,通过调整三通阀门就可以实现反复冲洗、反复抽吸的效果,提高冲洗效率。而接头管18的后端与套筒19前端一体成型,该套筒19前部为缩窄段,即,套筒19的缩窄段直径由其与接头管18的连接处朝后逐渐增大,直至直径增大到为接头管18后端直径的3-4倍为止,设计时,接头管的直径可大于现有技术注射器针头的直径。套筒19的缩窄段后方为与缩窄段一体成型的平直段,在平直段的末端为外径大于平直段直径的尾部防滑柄10。接头管与套筒一体成型且腔体连通,两者连接时无需转接头,因此可采用灭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留置尿管及造瘘管患者的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其前端用于连接患者的留置尿管或造瘘管的接头管;/n与接头管一体成型的前端具有与接头管末端连接的缩窄段的套筒;/n其活塞安置在套筒内的活塞组件,其活塞杆中心设有贯穿活塞杆长度的通孔;/n其前端具有用于与活塞杆的通孔相对接的连接头的拉环;/n其连接导管用于与活塞杆的通孔相对接的负压吸引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留置尿管及造瘘管患者的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其前端用于连接患者的留置尿管或造瘘管的接头管;
与接头管一体成型的前端具有与接头管末端连接的缩窄段的套筒;
其活塞安置在套筒内的活塞组件,其活塞杆中心设有贯穿活塞杆长度的通孔;
其前端具有用于与活塞杆的通孔相对接的连接头的拉环;
其连接导管用于与活塞杆的通孔相对接的负压吸引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管的前部为便于与患者的留置尿管或造瘘管连接的锥台形的导管接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管的中部连接有与其垂直的用于与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洋洋李学松李志华贯华黎丹黄燕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