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侧耳廓再造的定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11541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侧耳廓再造的定位方法,步骤如下:以人面部的轴线为标定轴线,分别利用丝线以患者健侧耳廓的上缘作为起点沿横向拉直并与所述标定轴线垂直,再将丝线的另一端牵引至患者再造耳廓侧至丝线位于标定轴线两侧长度等长的位置处画线作为再造耳廓上缘线、再造耳廓耳垂下缘线、再造耳屏中点位点和再造耳廓耳垂最低点位点;利用丝线将再造耳屏中点位点和再造耳廓耳垂最低点位点连起,并沿丝线画线将再造耳屏中点位点和再造耳廓耳垂最低点位点连接得到连线,并根据所述连线、再造耳廓耳垂下缘线和再造耳廓上缘线来确定再造耳廓的范围,同时根据再造耳廓的长轴与鼻背部中轴线平行的原则来确定再造耳廓的倾斜角度,其定位方便且精准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侧耳廓再造的定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耳廓整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侧耳廓再造的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先天性小耳畸形在儿童先天性疾病中比较常见,目前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先天性小耳畸形的临床症状以耳廓发育不良为主,常伴有外耳道闭锁、中耳及颌面部畸形。目前治疗先天性小耳畸形主要以耳再造手术为主。在中国,自体肋软骨耳廓支架耳再造法是治疗先天性小耳畸形的主流方法。造一只与健侧耳朵大小一致,位置对称的耳朵是耳再造手术成功的标准。因此,耳廓再造手术前对患侧再造耳位置的准确定位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但目前临床上再造耳廓的位置定位尚没有统一标准,而且准确定位再造耳廓的位置也是耳再造手术的难点之一。现有技术的缺点:现在临床中使用的再造耳廓再造的技术比较复杂,容易出现偏差,如Nagata镜像对称定位法需要专门的Nagata标准化薄膜模板。T形定位法需要专门的T形尺。苏氏再造耳廓位置的定位方法没有具体的参照物,手工画线容易出现误差导致定位不准确,再造耳与健侧耳不对称。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法简单,且仅需简单工具,同时定位精确度高的单侧耳廓再造的定位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单侧耳廓再造的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以人面部的轴线为标定轴线,利用丝线以患者健侧耳廓的上缘作为起点沿横向拉直并与所述标定轴线垂直,再将丝线的另一端牵引至患者再造耳廓侧至丝线位于标定轴线两侧长度等长的位置处画线作为再造耳廓上缘线;步骤2:利用丝线以患者健侧耳廓耳垂的下缘作为起点沿横向拉直并与所述标定轴线垂直,再将丝线的另一端牵引至患者再造耳廓侧至丝线位于标定轴线两侧长度等长的位置处画线作为再造耳廓耳垂下缘线;步骤3:利用丝线以患者健侧耳屏中点作为起点沿横向拉直并与所述标定轴线垂直,再将丝线的另一端牵引至患者再造耳廓侧至丝线位于标定轴线两侧长度等长的位置处画点作为再造耳屏中点位点;步骤4:利用丝线以患者健侧耳廓耳垂最低点作为起点沿横向拉直并与所述标定轴线垂直,再将丝线的另一端牵引至患者再造耳廓侧至丝线位于标定轴线两侧长度等长的位置处画点作为再造耳廓耳垂最低点位点;步骤5:利用丝线将再造耳屏中点位点和再造耳廓耳垂最低点位点连起,并沿丝线画线将再造耳屏中点位点和再造耳廓耳垂最低点位点连接得到连线,并根据所述连线、再造耳廓耳垂下缘线和再造耳廓上缘线来确定再造耳廓的范围,同时根据再造耳廓的长轴与鼻背部中轴线平行的原则来确定再造耳廓的倾斜角度。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1中标定轴线的标记方法为:测量患者两侧眉毛的头端之间的间距,并在患者两侧眉毛头端之间的中间位置处画点作为标记点,利用丝线以标记点作为起始点沿患者面部中轴线向下经患者鼻尖端牵引至患者人中处,并沿丝线画线即得到标定轴线。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标定轴线、再造耳廓上缘线、再造耳廓耳垂下缘线和连线均画为虚线。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1至步骤5中均是采用记号笔沿拉直的丝线进行画线或画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面部中轴线为参照物,使用丝线与面部中轴线垂直的方法精准的对再造耳廓上缘线和再造耳廓耳垂下缘线进行定位,从而保证再造耳廓上缘和再造耳廓耳垂下缘与健侧耳廓保持一致,另外利用丝线通过利用健侧耳廓耳屏中点、健侧耳廓耳垂最低点到面部中轴线的间距定位再造耳廓耳屏中点和再造耳廓耳垂最低点时不容易出现误差,最后利用再造耳廓的长轴与鼻背部中轴线平行的原则来确定再造耳廓的倾斜角度时不容易出现偏差,如此使得患者最终再造耳廓与健侧耳廓形状尺寸一致,且对称分布,美观性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标记点A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标定轴线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再造耳廓上缘线画线时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再造耳廓耳垂下缘线画线时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健侧耳屏中点位点标定时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再造耳屏中点位点标定时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健侧耳廓耳垂最低点位点标定时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再造耳廓耳垂最低点位点标定时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再造耳廓上缘线、再造耳廓耳垂下缘线、再造耳屏中点位点、再造耳廓耳垂最低点位点和连线的示意图;图10为整形康复后患者的两侧耳廓的示意图。图中:A标记点、B标定轴线、C再造耳廓上缘线、D再造耳廓耳垂下缘线、E再造耳屏中点位点、F再造耳廓耳垂最低点位点、G连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侧耳廓再造的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以人面部的轴线为标定轴线B,利用丝线以患者健侧耳廓的上缘作为起点沿横向拉直并与所述标定轴线B垂直,再将丝线的另一端牵引至患者再造耳廓侧至丝线位于标定轴线B两侧长度等长的位置处画线作为再造耳廓上缘线C;步骤2:利用丝线以患者健侧耳廓耳垂的下缘作为起点沿横向拉直并与所述标定轴线B垂直,再将丝线的另一端牵引至患者再造耳廓侧至丝线位于标定轴线B两侧长度等长的位置处画线作为再造耳廓耳垂下缘线D;步骤3:利用丝线以患者健侧耳屏中点作为起点沿横向拉直并与所述标定轴线B垂直,再将丝线的另一端牵引至患者再造耳廓侧至丝线位于标定轴线B两侧长度等长的位置处画点作为再造耳屏中点位点E;步骤4:利用丝线以患者健侧耳廓耳垂最低点作为起点沿横向拉直并与所述标定轴线B垂直,再将丝线的另一端牵引至患者再造耳廓侧至丝线位于标定轴线B两侧长度等长的位置处画点作为再造耳廓耳垂最低点位点F;步骤5:利用丝线将再造耳屏中点位点E和再造耳廓耳垂最低点位点F连起,并沿丝线画线将再造耳屏中点位点E和再造耳廓耳垂最低点位点F连接得到连线G,并根据所述连线G、再造耳廓耳垂下缘线D和再造耳廓上缘线C来确定再造耳廓的范围,同时根据再造耳廓的长轴与鼻背部中轴线(即鼻梁脊线)平行的原则来确定再造耳廓的倾斜角度(由于人耳朵的长轴的上端通常向后倾斜角度约15°,而鼻背部中轴线下部向前凸,其上端向后,如此鼻背部中轴线向后的倾斜角度也约为15°,如此可以鼻背部中轴线作为参照来确定再造耳廓的长轴的倾斜角度)。其中,所述标定轴线B、再造耳廓上缘线C、再造耳廓耳垂下缘线D和连线G均画为虚线。其中,所述步骤1中标定轴线的标记方法为:测量患者两侧眉毛的头端之间的间距,并在患者两侧眉毛头端之间的中间位置处画点作为标记点A,利用丝线以标记点A作为起始点沿患者面部中轴线向下经患者鼻尖端牵引至患者人中处,并沿丝线画线即得到标定轴线B。其中,所述步骤1至步骤5中均是采用记号笔沿拉直的丝线进行画线或画点。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工具包括记号笔、20cm长的手术线和测量尺。以一患者为例,其左侧耳廓发育不良,在采用上述定位方形对再造耳廓进行定位并行耳廓再造术后,其恢复良好,且两侧耳廓对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侧耳廓再造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以人面部的轴线为标定轴线(B),利用丝线以患者健侧耳廓的上缘作为起点沿横向拉直并与所述标定轴线(B)垂直,再将丝线的另一端牵引至患者再造耳廓侧至丝线位于标定轴线(B)两侧长度等长的位置处画线作为再造耳廓上缘线(C);/n步骤2:利用丝线以患者健侧耳廓耳垂的下缘作为起点沿横向拉直并与所述标定轴线(B)垂直,再将丝线的另一端牵引至患者再造耳廓侧至丝线位于标定轴线(B)两侧长度等长的位置处画线作为再造耳廓耳垂下缘线(D);/n步骤3:利用丝线以患者健侧耳屏中点作为起点沿横向拉直并与所述标定轴线(B)垂直,再将丝线的另一端牵引至患者再造耳廓侧至丝线位于标定轴线(B)两侧长度等长的位置处画点作为再造耳屏中点位点(E);/n步骤4:利用丝线以患者健侧耳廓耳垂最低点作为起点沿横向拉直并与所述标定轴线(B)垂直,再将丝线的另一端牵引至患者再造耳廓侧至丝线位于标定轴线(B)两侧长度等长的位置处画点作为再造耳廓耳垂最低点位点(F);/n步骤5:利用丝线将再造耳屏中点位点(E)和再造耳廓耳垂最低点位点(F)连起,并沿丝线画线将再造耳屏中点位点(E)和再造耳廓耳垂最低点位点(F)连接得到连线(G),并根据所述连线(G)、再造耳廓耳垂下缘线(D)和再造耳廓上缘线(C)来确定再造耳廓的范围,同时根据再造耳廓的长轴与鼻背部中轴线平行的原则来确定再造耳廓的倾斜角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侧耳廓再造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以人面部的轴线为标定轴线(B),利用丝线以患者健侧耳廓的上缘作为起点沿横向拉直并与所述标定轴线(B)垂直,再将丝线的另一端牵引至患者再造耳廓侧至丝线位于标定轴线(B)两侧长度等长的位置处画线作为再造耳廓上缘线(C);
步骤2:利用丝线以患者健侧耳廓耳垂的下缘作为起点沿横向拉直并与所述标定轴线(B)垂直,再将丝线的另一端牵引至患者再造耳廓侧至丝线位于标定轴线(B)两侧长度等长的位置处画线作为再造耳廓耳垂下缘线(D);
步骤3:利用丝线以患者健侧耳屏中点作为起点沿横向拉直并与所述标定轴线(B)垂直,再将丝线的另一端牵引至患者再造耳廓侧至丝线位于标定轴线(B)两侧长度等长的位置处画点作为再造耳屏中点位点(E);
步骤4:利用丝线以患者健侧耳廓耳垂最低点作为起点沿横向拉直并与所述标定轴线(B)垂直,再将丝线的另一端牵引至患者再造耳廓侧至丝线位于标定轴线(B)两侧长度等长的位置处画点作为再造耳廓耳垂最低点位点(F);
步骤5:利用丝线将再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鹏飞蒋海越潘博林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