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乳化机的新型驱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1539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乳化机的新型驱动机构。该技术方案为处理容器整体设计了摇摆式的驱动机构,并在罐体中增设了气流通道。具体来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罐体铰接在底座上,在罐体侧方设置电动推杆,利用电动推杆驱动罐体摇摆,从而可在处理过程中促使内部物料翻腾,到达混料作用。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罐体内部、位于旋转轴外周的位置固定套管,在套管上下两侧分别设置进气口和布气口,可将外界的气流以一定初速度冲入物料中,带动物料翻腾,进一步达到混料效果。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促进乳化处理环节的物料混合效果,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乳化机的新型驱动机构
本技术涉及乳化机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乳化机的新型驱动机构。
技术介绍
乳化机是通过均质头的高速旋转,对物料进行剪切,分散,撞击,从而使物料粒度更细小,进而促使油水相融、达到乳化效果的设备。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护肤品等领域,同时,在石油化工,油漆涂料等领域中也普遍被用到。在乳化机的构造中,驱动机构及均质头是重要的核心组件,对乳化处理的效果和效率具有直接影响。驱动机构一方面是指驱动均质头旋转的机械组件,另一方面,也指促使物料混合的机械组件。在常规乳化机中,均质头固定于转轴上,随转轴的旋转而旋转。由于转轴一般位置固定,因此均质头的作用范围相对有限。尤其当物料粘度较大、流动性较差时,仅依靠均质头自身的作用,很难实现罐体内不同位置物料的混合,因此,容易导致均质头附近物料乳化效果较好、周边位置乳化不够充分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改善乳化机内不同位置物料,在乳化效果上的均一性。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用于乳化机的新型驱动机构,包括底座,支撑臂,罐体,圆槽,收料容器,凹槽,电动推杆,耳座,进料管,电机,旋转轴,均质头,套管,进气口,布气口,其中,在底座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臂,在支撑臂的内侧具有凸出的圆盘,在罐体的外壁上具有圆槽,所述凸出的圆盘嵌入至所述圆槽中;在罐体的下方放置有收料容器;在底座上开设有凹槽,在罐体的外壁上焊接有耳座,电动推杆的下端铰接在凹槽中,电动推杆的上端铰接在耳座上;在罐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料管;电机固定连接在罐体顶端,在罐体的顶端通过轴承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与电机传动连接,旋转轴纵向伸入至罐体内部,在旋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均质头;在罐体的内部顶面上固定连接有套管,套管套接在旋转轴外周;在套管的侧端具有进气口,在套管的下部开设有布气口。作为优选,还包括进气软管,所述进气软管的一端连接在进气口上,所述进气软管的另一端延伸至罐体外部、并与气源相连接。作为优选,在罐体的下端设置有排料管,在所述排料管上连接有球阀。作为优选,在进气口处连接有滤网。作为优选,支撑臂位于底座一侧,在底座另一侧内置有配重钢板。在以上技术方案中,底座用于起到支撑、承载作用;支撑臂用于供罐体铰接于其上,罐体与支撑臂之间的铰接,是通过支撑臂内侧的圆形凸盘与罐体外壁的圆槽相互嵌合来实现的;罐体用于容纳待处理的物料;收料容器用于在处理完毕后承接排出的物料;凹槽用于供电动推杆铰接于其中;罐体外壁的耳座用于同电动推杆的自由端铰接;电动推杆可用于推动罐体摇摆,从而促使内部物料翻腾混合;进料管用于在处理前向罐体中加入物料;电机用于驱动旋转轴转动,进而带动均质头旋转;均质头为常规构造,可模块化的自市面购得,通过均质头的旋转,对物料起到剪切、乳化作用;套管用于向罐体中导入气流,外界的气源通过管路连接至套管侧壁上部的进气口,从而将气体接入至套管中,再从套管下部的布气口排出,冲入至物料中,从而促使物料翻腾,达到混合效果;在处理过程中,罐体顶端的进料管可用作为排气通道,也可另行开设排气通道,排气通道的上端口应保持在较高位置,以避免液体物料在气流的裹挟下从排气通道上端口溅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乳化机的新型驱动机构。该技术方案为处理容器整体设计了摇摆式的驱动机构,并在罐体中增设了气流通道。具体来看,本技术将罐体铰接在底座上,在罐体侧方设置电动推杆,利用电动推杆驱动罐体摇摆,从而可在处理过程中促使内部物料翻腾,到达混料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技术在罐体内部、位于旋转轴外周的位置固定套管,在套管上下两侧分别设置进气口和布气口,可将外界的气流以一定初速度冲入物料中,带动物料翻腾,进一步达到混料效果。应用本技术,可有效促进乳化处理环节的物料混合效果,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外部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中,罐体外部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中,旋转轴及其附近结构的剖视图;图中:1、底座2、支撑臂3、罐体4、圆槽5、收料容器6、凹槽7、电动推杆8、耳座9、进料管10、电机11、旋转轴12、均质头13、套管14、进气口15、布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实施例1用于乳化机的新型驱动机构,如图1~3所示,包括底座1,支撑臂2,罐体3,圆槽4,收料容器5,凹槽6,电动推杆7,耳座8,进料管9,电机10,旋转轴11,均质头12,套管13,进气口14,布气口15,其中,在底座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臂2,在支撑臂2的内侧具有凸出的圆盘,在罐体3的外壁上具有圆槽4,所述凸出的圆盘嵌入至所述圆槽4中;在罐体3的下方放置有收料容器5;在底座1上开设有凹槽6,在罐体3的外壁上焊接有耳座8,电动推杆7的下端铰接在凹槽6中,电动推杆7的上端铰接在耳座8上;在罐体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料管9;电机10固定连接在罐体3顶端,在罐体3的顶端通过轴承设置有旋转轴11,旋转轴11与电机10传动连接,旋转轴11纵向伸入至罐体3内部,在旋转轴1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均质头12;在罐体3的内部顶面上固定连接有套管13,套管13套接在旋转轴11外周;在套管13的侧端具有进气口14,在套管13的下部开设有布气口15。该装置的结构特点如下:底座1用于起到支撑、承载作用;支撑臂2用于供罐体3铰接于其上,罐体3与支撑臂2之间的铰接,是通过支撑臂2内侧的圆形凸盘与罐体3外壁的圆槽4相互嵌合来实现的;罐体3用于容纳待处理的物料;收料容器5用于在处理完毕后承接排出的物料;凹槽6用于供电动推杆7铰接于其中;罐体3外壁的耳座8用于同电动推杆7的自由端铰接;电动推杆7可用于推动罐体3摇摆,从而促使内部物料翻腾混合;进料管9用于在处理前向罐体3中加入物料;电机10用于驱动旋转轴11转动,进而带动均质头12旋转;均质头12为常规构造,可模块化的自市面购得,通过均质头12的旋转,对物料起到剪切、乳化作用;套管13用于向罐体3中导入气流,外界的气源通过管路连接至套管13侧壁上部的进气口14,从而将气体接入至套管13中,再从套管13下部的布气口15排出,冲入至物料中,从而促使物料翻腾,达到混合效果;在处理过程中,罐体3顶端的进料管9可用作为排气通道,也可另行开设排气通道,排气通道的上端口应保持在较高位置,以避免液体物料在气流的裹挟下从排气通道上端口溅出。实施例2用于乳化机的新型驱动机构,如图1~3所示,包括底座1,支撑臂2,罐体3,圆槽4,收料容器5,凹槽6,电动推杆7,耳座8,进料管9,电机10,旋转轴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乳化机的新型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撑臂(2),罐体(3),圆槽(4),收料容器(5),凹槽(6),电动推杆(7),耳座(8),进料管(9),电机(10),旋转轴(11),均质头(12),套管(13),进气口(14),布气口(15),其中,在底座(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臂(2),在支撑臂(2)的内侧具有凸出的圆盘,在罐体(3)的外壁上具有圆槽(4),所述凸出的圆盘嵌入至所述圆槽(4)中;在罐体(3)的下方放置有收料容器(5);在底座(1)上开设有凹槽(6),在罐体(3)的外壁上焊接有耳座(8),电动推杆(7)的下端铰接在凹槽(6)中,电动推杆(7)的上端铰接在耳座(8)上;在罐体(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料管(9);电机(10)固定连接在罐体(3)顶端,在罐体(3)的顶端通过轴承设置有旋转轴(11),旋转轴(11)与电机(10)传动连接,旋转轴(11)纵向伸入至罐体(3)内部,在旋转轴(1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均质头(12);在罐体(3)的内部顶面上固定连接有套管(13),套管(13)套接在旋转轴(11)外周;在套管(13)的侧端具有进气口(14),在套管(13)的下部开设有布气口(15)。/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乳化机的新型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撑臂(2),罐体(3),圆槽(4),收料容器(5),凹槽(6),电动推杆(7),耳座(8),进料管(9),电机(10),旋转轴(11),均质头(12),套管(13),进气口(14),布气口(15),其中,在底座(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臂(2),在支撑臂(2)的内侧具有凸出的圆盘,在罐体(3)的外壁上具有圆槽(4),所述凸出的圆盘嵌入至所述圆槽(4)中;在罐体(3)的下方放置有收料容器(5);在底座(1)上开设有凹槽(6),在罐体(3)的外壁上焊接有耳座(8),电动推杆(7)的下端铰接在凹槽(6)中,电动推杆(7)的上端铰接在耳座(8)上;在罐体(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料管(9);电机(10)固定连接在罐体(3)顶端,在罐体(3)的顶端通过轴承设置有旋转轴(11),旋转轴(11)与电机(10)传动连接,旋转轴(11)纵向伸入至罐体(3)内部,在旋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良民吴秀娜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漳州久依久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