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灌装机的输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381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灌装机的输送机构。该技术方案在输送路径上增设了推倒机构和夹持结构,从而使瓶体在输送过程中将位置、角度、间隔调整一致。具体来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挡板将竖放的瓶体阻挡在出口处,利用后侧的第一电动推杆将其前推,使瓶体从出口处向前翻倒、落在传送带上;基于这种构造,当保持第一电动推杆的动作间隔一致时,即可保证传送带上的瓶体间隔基本一致;而且,翻倒的状态重心较低,体位相对稳定。在传送带上,利用第二电动推杆间歇性的推拉平移板,将传送带上的瓶体推至固定板一侧,从而使各瓶体的位置、角度保持一致。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输送的瓶体,间隔、位置、角度保持均一,可省去整瓶工序,直接同包装机的执行机构对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灌装机的输送机构
本技术涉及输送机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灌装机的输送机构。
技术介绍
灌装机是工业上用于将物料装入容器的机械设备。由于涉及到容器与灌装头之间的密切配合,因此输送机构是灌装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灌装机整体设备中,输送机构分为两大类别,其一是与上游烘瓶设备相对接的空瓶输送机构,其二是与下游包装设备相对接的满瓶输送机构。二者虽都起到输送作用,但构造及功能的侧重点具有一定差异:前者除了起到输送作用之外,需要对空瓶加以间隔并精准定位至灌装头下方;后者除了起到输送作用之外,应尽量确保容器在到达包装机构时,间隔均一、体位一致。目前,用于同包装机相对接的输送机构,在上述方面普遍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灌装机的输送机构,以解决常规输送机构,难以保证所输出的瓶体间隔均一、体位一致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用于灌装机的输送机构,包括带式输送机,限位板,挡板,出口,主动辊,从动辊,固定架,传送带,托架,第一电动推杆,水平条,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灌装机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带式输送机(1),限位板(2),挡板(3),出口(4),主动辊(5),从动辊(6),固定架(7),传送带(8),托架(9),第一电动推杆(10),水平条(11),固定板(12),固定杆(13),平移板(14),第二电动推杆(15),其中,在带式输送机(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在带式输送机(1)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挡板(3),在一侧限位板(2)的末端开设有出口(4);主动辊(5)和从动辊(6)分别通过轴承设置于固定架(7)上,主动辊(5)由电机驱动,在主动辊(5)和从动辊(6)之间绕接有传送带(8),传送带(8)的初始端位于出口(4)前侧;在另一...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灌装机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带式输送机(1),限位板(2),挡板(3),出口(4),主动辊(5),从动辊(6),固定架(7),传送带(8),托架(9),第一电动推杆(10),水平条(11),固定板(12),固定杆(13),平移板(14),第二电动推杆(15),其中,在带式输送机(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在带式输送机(1)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挡板(3),在一侧限位板(2)的末端开设有出口(4);主动辊(5)和从动辊(6)分别通过轴承设置于固定架(7)上,主动辊(5)由电机驱动,在主动辊(5)和从动辊(6)之间绕接有传送带(8),传送带(8)的初始端位于出口(4)前侧;在另一侧限位板(2)的上方具有固定的托架(9),在托架(9)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10),在第一电动推杆(10)上固定连接有水平条(11),水平条(11)位于出口(4)后方;固定板(12)和固定架(7)分别位于传送带(8)两侧,在固定板(12)和固定架(7)之间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秀娜卢良民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漳州久依久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