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引流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1411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多功能引流袋,包括外护框和连接绳,所述外护框的前端端面上方位置处连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上方在位于外护框的顶端端面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的顶端端面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右端端面连接有负压引流球,所述负压引流球的底端端面连接有延伸管,所述延伸管的右侧设置有防护盖,所述外护框的前端端面连接有袋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固定杆的外表面设置有磨砂涂层结构,可增加握持摩擦力,同时本身自带的颜色可起到提示握持位置的作用,延伸杆的整体设置较为简单且制造成本较低,但提供了更加突出的握持位置,延伸杆的设置避免了十字阀在使用中与排液口的外表面为贴合设置带来的握持麻烦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引流袋
本技术属于引流袋相关
,具体涉及多功能引流袋。
技术介绍
引流袋一般指的是手术之后身体内部或局部手术深处的渗血、积液等需要用管道引出,引流管末端接的一个专门盛引流出来液体的透明塑料袋,常用的引流袋为一次性引流袋,是手术之后身体内部或局部手术深处的渗血、积液等需要用管道引出,引流管末端接的一个专门盛引流出来液体的透明塑料袋。现有的引流袋技术存在以下问题:使用中通过十字阀控制设备排液口的开启和关闭,十字阀在使用中与排液口的外表面为贴合设置,导致在需要推动十字阀进行控制时没有合适的握持位置给使用者带来了一定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多功能引流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使用中通过十字阀控制设备排液口的开启和关闭,十字阀在使用中与排液口的外表面为贴合设置,导致在需要推动十字阀进行控制时没有合适的握持位置给使用者带来了一定麻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多功能引流袋,包括外护框和连接绳,所述外护框的前端端面上方位置处连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上方在位于外护框的顶端端面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的顶端端面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右端端面连接有负压引流球,所述负压引流球的底端端面连接有延伸管,所述延伸管的右侧设置有防护盖,所述外护框的前端端面连接有袋体,所述袋体的下方在位于外护框的底端端面设置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的内表面连接有十字阀,所述十字阀的右端端面连接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包括有连接杆和固定杆,所述连接杆的右端端面连接有固定杆。<br>优选的,所述十字阀包括有延伸柱、连接柱、固定柱和阻隔柱,所述延伸柱的右端端面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右端端面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右端端面连接有阻隔柱。优选的,所述负压引流球包括有上稳定柱、上支撑柱、球体、下支撑柱和下稳定柱,所述上稳定柱的底端端面连接有上支撑柱,所述上支撑柱的底端端面连接有球体,所述球体的底端端面连接有下支撑柱,所述下支撑柱的底端端面连接有下稳定柱。优选的,所述延伸杆可带动十字阀相对于排液口进行运动,所述十字阀的外表面与排液口的内表面为相贴合设置,所述延伸杆的外表面设置有磨砂涂层结构。优选的,所述排液口可通过管道与外部设备固定连接,所述袋体的内侧为中空设置且与排液口和连接管为贯通设置,所述袋体的前端端面设置有竖直分布的刻度表,所述外护框的前端端面上方位置和下方位置均设置有单向阀。优选的,所述连接绳具有弹性可伸缩,所述连接管的内表面为中空设置且具有透光性,所述负压引流球可进行按压,所述防护盖可套接在延伸管的外表面处。优选的,所述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的内侧均设置有单向阀,所述球体具有弹性且可进行按压。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左端端面胶连在十字阀的右端端面处,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设置有磨砂涂层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多功能引流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包括有延伸杆且延伸杆包括有连接杆和固定杆,使用中连接杆胶连在十字阀的右端端面出对自身的位置进行固定,这种固定方式较为简单且牢固,可在使用中不对设备的正常功能具有影响。2、本技术固定杆的外表面设置有磨砂涂层结构,可增加握持摩擦力,同时本身自带的颜色可起到提示握持位置的作用,延伸杆的整体设置较为简单且制造成本较低,但提供了更加突出的握持位置,延伸杆的设置避免了十字阀在使用中与排液口的外表面为贴合设置带来的握持麻烦问题。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多功能引流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延伸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十字阀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负压引流球结构示意图;图中:1、十字阀;2、延伸杆;3、排液口;4、袋体;5、外护框;6、连接绳;7、进液口;8、连接管;9、负压引流球;10、延伸管;11、防护盖;21、连接杆;22、固定杆;12、延伸柱;13、连接柱;14、固定柱;15、阻隔柱;91、上稳定柱;92、上支撑柱;93、球体;94、下支撑柱;95、下稳定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多功能引流袋技术方案:多功能引流袋,包括外护框5和连接绳6,外护框5的前端端面上方位置和下方位置均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可避免液体出现回流的情况,外护框5的前端端面上方位置处连接有连接绳6,连接绳6具有弹性可伸缩,连接绳6的上方在位于外护框5的顶端端面设置有进液口7,进液口7的顶端端面连接有连接管8,连接管8的内表面为中空设置且具有透光性,可直观的观察到连接管8的内侧情况,避免外部异物,连接管8的右端端面连接有负压引流球9,负压引流球9包括有上稳定柱91、上支撑柱92、球体93、下支撑柱94和下稳定柱95,上稳定柱91的底端端面连接有上支撑柱92,上支撑柱92的底端端面连接有球体93,球体93的底端端面连接有下支撑柱94,下支撑柱94的底端端面连接有下稳定柱95,球体93通过按压实现负压将指定位置处的液体吸入,负压引流球9的底端端面连接有延伸管10,上支撑柱92和下支撑柱94的内侧均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可避免液体出现回流的情况,球体93具有弹性且可进行按压,可通过按压实现负压。多功能引流袋,包括延伸管10的右侧设置有防护盖11,负压引流球9可进行按压,防护盖11可套接在延伸管10的外表面处,防护盖11可对延伸管10的底端端面进行保护,外护框5的前端端面连接有袋体4,袋体4的内侧为中空设置且与排液口3和连接管8为贯通设置,袋体4的前端端面设置有竖直分布的刻度表,袋体4的下方在位于外护框5的底端端面设置有排液口3,排液口3可通过管道与外部设备固定连接,将内侧液体传输至指定位置处,排液口3的内表面连接有十字阀1,十字阀1包括有延伸柱12、连接柱13、固定柱14和阻隔柱15,延伸柱12的右端端面连接有连接柱13,连接柱13的右端端面连接有固定柱14,固定柱14的右端端面连接有阻隔柱15,阻隔柱15可避免十字阀1超出限位,保证其始终在工作位置处,十字阀1的右端端面连接有延伸杆2,延伸杆2可带动十字阀1相对于排液口3进行运动,可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角度调节,十字阀1的外表面与排液口3的内表面为相贴合设置,避免在关闭状态下液体通过十字阀1流出,延伸杆2的外表面设置有磨砂涂层结构,磨砂涂层结构可增加握持摩擦力,同时自身自带的颜色可起到提示握持位置的作用,延伸杆2包括有连接杆21和固定杆22,连接杆21的右端端面连接有固定杆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功能引流袋,包括外护框(5)和连接绳(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框(5)的前端端面上方位置处连接有连接绳(6),所述连接绳(6)的上方在位于外护框(5)的顶端端面设置有进液口(7),所述进液口(7)的顶端端面连接有连接管(8),所述连接管(8)的右端端面连接有负压引流球(9),所述负压引流球(9)的底端端面连接有延伸管(10),所述延伸管(10)的右侧设置有防护盖(11),所述外护框(5)的前端端面连接有袋体(4),所述袋体(4)的下方在位于外护框(5)的底端端面设置有排液口(3),所述排液口(3)的内表面连接有十字阀(1),所述十字阀(1)的右端端面连接有延伸杆(2),所述延伸杆(2)包括有连接杆(21)和固定杆(22),所述连接杆(21)的右端端面连接有固定杆(22)。/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引流袋,包括外护框(5)和连接绳(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框(5)的前端端面上方位置处连接有连接绳(6),所述连接绳(6)的上方在位于外护框(5)的顶端端面设置有进液口(7),所述进液口(7)的顶端端面连接有连接管(8),所述连接管(8)的右端端面连接有负压引流球(9),所述负压引流球(9)的底端端面连接有延伸管(10),所述延伸管(10)的右侧设置有防护盖(11),所述外护框(5)的前端端面连接有袋体(4),所述袋体(4)的下方在位于外护框(5)的底端端面设置有排液口(3),所述排液口(3)的内表面连接有十字阀(1),所述十字阀(1)的右端端面连接有延伸杆(2),所述延伸杆(2)包括有连接杆(21)和固定杆(22),所述连接杆(21)的右端端面连接有固定杆(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阀(1)包括有延伸柱(12)、连接柱(13)、固定柱(14)和阻隔柱(15),所述延伸柱(12)的右端端面连接有连接柱(13),所述连接柱(13)的右端端面连接有固定柱(14),所述固定柱(14)的右端端面连接有阻隔柱(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引流球(9)包括有上稳定柱(91)、上支撑柱(92)、球体(93)、下支撑柱(94)和下稳定柱(95),所述上稳定柱(91)的底端端面连接有上支撑柱(92),所述上支撑柱(9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佳洲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