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关节液引流灌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1411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关节液引流灌洗器,由抽吸管、灌洗管、第一握持部、第二握持部、送药动力组件、调节阀和调压器构成,手持第一握持部、将抽吸管和灌洗管一同插入患者关节内,然后启动送药动力组件和调压器,通过抽吸管进行引流,并通过灌洗管给清洗药液,调节阀又是由第一管、第二管、第三管、凸起部、插销、弹簧、转轴、凸轮和限位轴构成,插销在正常状态时,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并未将第一管和第二管的通道隔离,拨动凸轮沿着转轴转动,推动插销从第三管内壁朝里滑动,直至将第二管和第三管之间的通道隔离,并由限位轴限制凸轮转动,进而获得在调压时将抽吸管与调压器暂时隔离,保护患者在调压时不受压力波动太大而引起不适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关节液引流灌洗器
本技术涉及医药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关节液引流灌洗器。
技术介绍
在医院里,风湿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及痛风性关节炎等出现的关节积液,会导致人体关节肿痛,活动受限的不良症状,针对此类病症,都是采用灌洗器进行灌洗,清除关节内脱落的组织碎屑及炎性疼痛介质,从而缓解疼痛,灌洗器在使用时经常需要调节抽吸压力,但在抽吸压力调节的过程中,抽吸管尚还在患者体内,压力调节波动太大会造成患者不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关节液引流灌洗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抽吸压力调节的过程中,抽吸管尚还在患者体内,压力调节波动太大会造成患者不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一种关节液引流灌洗器,所述灌洗器包括抽吸管、灌洗管、第一握持部、第二握持部、送药动力组件、调节阀和调压器,所述灌洗管套设在所述抽吸管的外围,并与所述抽吸管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握持部与所述抽吸管的尾部连通,所述第二握持部与所述灌洗管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握持部的尾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送药动力组件与所述第一握持部的上端连通,所述调节阀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握持部的尾端连通,所述调压器与所述调节阀的另一端连通;所述调节阀包括第一管、第二管、第三管、凸起部、插销、弹簧、转轴、凸轮和限位轴,所述第一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握持部的尾端连通,所述第二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调压器与所述第二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管的轴线与所述第一管的轴线相互错开,所述第三管的一端与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连通,且所述第三管的轴线与所述第一管的轴线垂直以及与所述第二管的轴线垂直,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第三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插销与所述凸起部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三管内,所述插销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管的内径长度,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凸起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插销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插销与所述第三管的间隙之间,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三管的开口端面与所述插销远离所述第二管的端面之间,所述凸轮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并与所述插销抵持,所述限位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三管的内侧,且位于所述第三管的开口端面与所述插销远离所述第二管的端面之间,所述限位轴与所述转轴相对设置,且所述限位轴的轴线与所述转轴的轴线相互错开,所述限位轴与所述转轴之间的间隙小于所述凸轮的厚度。其中,所述抽吸管的前端伸出所述灌洗管。其中,所述抽吸管的前端为钝头。其中,所述第二握持部与所述第一握持部的尾端螺纹连接。其中,所述送药动力组件包括三通、注射器、进液管、出液管、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三通的下端端口与所述第一握持部的上端连通,所述注射器与所述三通的左侧端口连通、所述进液管与所述三通的上端端口连通,所述出液管与三通的下端端口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与所述三通固定连接,并被所述三通套合,且位于所述三通与所述进液管连接处,所述第二单向阀与所述三通固定连接,并被所述三通套合,且位于所述三通与所述出液管连接处。其中,所述调压器包括真空制造器和集液瓶,所述集液瓶通过软管与所述调节阀连通,所述真空制造器通过软管与所述集液瓶连通。其中,所述第一握持部和所述第二握持部的外侧都具有防滑纹。本技术的灌洗器,通过由抽吸管、灌洗管、第一握持部、第二握持部、送药动力组件、调节阀和调压器构成,手持所述第一握持部、将抽吸管和所述灌洗管一同插入患者关节内,然后启动所述送药动力组件和所述调压器,通过所述抽吸管进行引流,并通过所述灌洗管给清洗药液,在进行冲洗术时,若需要调节所述抽吸管抽吸的速度,则先启动所述调节阀,所述调节阀又是由第一管、第二管、第三管、凸起部、插销、弹簧、转轴、凸轮和限位轴构成,所述插销在正常状态时,在所述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并未将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的通道隔离,拨动所述凸轮沿着所述转轴转动,进而将所述弹簧朝所述凸起部的方向挤压,以及推动所述插销从所述第三管内壁朝里滑动,直至将所述第二管和所述第三管之间的通道隔离,并由所述限位轴限制所述凸轮转动,进而获得在调压时将抽吸管与调压器暂时隔离,保护患者在调压时不受压力波动太大而引起不适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灌洗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灌洗器的前视图;图3是本技术调节阀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送药动力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灌洗器、10-抽吸管、20-灌洗管、30-第一握持部、35-防滑纹、40-第二握持部、50-送药动力组件、51-三通、52-注射器、53-进液管、54-出液管、55-第一单向阀、56-第二单向阀、60-调节阀、61-第一管、62-第二管、63-第三管、64-凸起部、65-插销、66-弹簧、67-转轴、68-凸轮、69-限位轴、70-调压器、71-真空制造器、72-集液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关节液引流灌洗器,所述灌洗器100包括抽吸管10、灌洗管20、第一握持部30、第二握持部40、送药动力组件50、调节阀60和调压器70,所述灌洗管20套设在所述抽吸管10的外围,并与所述抽吸管10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握持部30与所抽吸管10的尾部连通,所述第二握持部40与所述灌洗管20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握持部30的尾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送药动力组件50与所述第一握持部30的上端连通,所述调节阀6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握持部40的尾端连通,所述调压器70与所述调节阀60的另一端连通;所述调节阀60包括第一管61、第二管62、第三管63、凸起部64、插销65、弹簧66、转轴67、凸轮68和限位轴69,所述第一管6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握持部的尾端连通,所述第二管6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6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调压器与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关节液引流灌洗器,其特征在于,/n所述灌洗器包括抽吸管、灌洗管、第一握持部、第二握持部、送药动力组件、调节阀和调压器,所述灌洗管套设在所述抽吸管的外围,并与所述抽吸管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握持部与所述抽吸管的尾部连通,所述第二握持部与所述灌洗管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握持部的尾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送药动力组件与所述第一握持部的上端连通,所述调节阀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握持部的尾端连通,所述调压器与所述调节阀的另一端连通;/n所述调节阀包括第一管、第二管、第三管、凸起部、插销、弹簧、转轴、凸轮和限位轴,所述第一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握持部的尾端连通,所述第二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调压器与所述第二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管的轴线与所述第一管的轴线相互错开,所述第三管的一端与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连通,且所述第三管的轴线与所述第一管的轴线垂直以及与所述第二管的轴线垂直,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第三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插销与所述凸起部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三管内,所述插销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管的内径长度,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凸起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插销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插销与所述第三管的间隙之间,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三管的开口端面与所述插销远离所述第二管的端面之间,所述凸轮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并与所述插销抵持,所述限位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三管的内侧,且位于所述第三管的开口端面与所述插销远离所述第二管的端面之间,所述限位轴与所述转轴相对设置,且所述限位轴的轴线与所述转轴的轴线相互错开,所述限位轴与所述转轴之间的间隙小于所述凸轮的厚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关节液引流灌洗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灌洗器包括抽吸管、灌洗管、第一握持部、第二握持部、送药动力组件、调节阀和调压器,所述灌洗管套设在所述抽吸管的外围,并与所述抽吸管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握持部与所述抽吸管的尾部连通,所述第二握持部与所述灌洗管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握持部的尾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送药动力组件与所述第一握持部的上端连通,所述调节阀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握持部的尾端连通,所述调压器与所述调节阀的另一端连通;
所述调节阀包括第一管、第二管、第三管、凸起部、插销、弹簧、转轴、凸轮和限位轴,所述第一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握持部的尾端连通,所述第二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调压器与所述第二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管的轴线与所述第一管的轴线相互错开,所述第三管的一端与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连通,且所述第三管的轴线与所述第一管的轴线垂直以及与所述第二管的轴线垂直,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第三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插销与所述凸起部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三管内,所述插销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管的内径长度,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凸起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插销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插销与所述第三管的间隙之间,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三管的开口端面与所述插销远离所述第二管的端面之间,所述凸轮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并与所述插销抵持,所述限位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三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兴臣王德华谭响皮昌军王光健莫育霞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荣昌区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